意大利——维琴察·泥瓦匠的天空:巴西利卡
标签:
旅游意大利维琴察帕拉第奥巴西利卡杂谈 |
分类: 我的旅行(国外) |
学建筑,高学历不重要,关键在于天份。
不服?那请看泥瓦匠那凝固在时光中的不朽乐章。
市中心的绅士广场(Piazza dei Signori),帕拉第奥的两个代表作品。
这些照片都是原图没加工,我就喜欢这种阴霾的天空,心理阴暗嘛。
巴西利卡(Palladian

卡皮塔尼奥(Capitaniato Loggia)
徐妻的甲方跟她要建筑说明,她说我们不写说明。看似没道理,其实她说的对。
建筑本身会说话,就象书和电影一样,看的人不同,理解和感受也不同。
难道帕拉第奥会从棺材里跳出来,告诉你他的巴西利卡为什么做成双柱式吗?
原来的开间接近于正方形的,帕拉第奥在中间加了两根小柱子,再从小柱子上发券。这就是著名的帕拉第奥母题。其实就是为了改变开间比例的加法而已。
母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师的立面处理手法,虚实对比、明暗关系、线条比例和构图,你就挑不出任何毛病。
上面是爱奥尼的。
柱身已经被大师简化了。帕拉第奥为什么能从泥瓦匠变成大师呢,秘诀就是有胆儿,处处敢拿规范开刀。
下面是塔司干的。
帕拉第奥跟我很像啊,喜欢做加法(没见过这么脸皮厚的?那见见)。
双柱共一个柱托,这手法如今已经被我们用烂了。
券边上的实墙上掏俩洞,使构图变得更加均衡。
这手法我们也常用,都是从帕老师这儿学来的。
巴西利卡对面的卡皮塔尼奥(Capitaniato Loggia)。
我更喜欢这个。



外墙材料和色彩都是呼应对面那个钟楼的。

这是对面钟楼的外墙,钟楼是保留建筑。

柱式和檐部,够我们抄一阵子的了,不,是借鉴。
钟楼、巴西利卡、卡皮塔尼奥——对比和呼应。
这是帕拉第奥改造的立面,还是个阴阳脸。

我觉的帕拉第奥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建筑比例的把握。
徐妻说最讨厌三段式(建筑),但事事无绝对啊。

转角的处理。
我超喜欢,拍了很多张。下面的几张都是P了的,其实P的还不如不P

向大师致敬!大师的雕像在一个角落里,差点儿被我漏掉了。
以上是维琴察的第一部分,还有好几部分,但都是某伪建筑师的一言堂,有错误那是绝对的,欢迎同行拍砖。
我的功课从来都是后做的,之前做,一般都记不住,一定得有了感性认识才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