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情绪就是你的孩子你会如何对待他?

(2019-05-10 12:02:05)
标签:

杂谈

如果情绪就是你的孩子你会如何对待他?

如果情绪就是你的孩子 你会如何对待他?

刘称莲

很多人对自己的情绪有分别心,比如喜欢平静,不喜欢焦虑,喜欢开心,不喜欢孤单,等等等等。而且对自己不喜欢的情绪,恨不得打倒它或者把它推得远远的永不再见。然而,你打焦虑,会觉得更加沮丧,你推孤单,会觉得更无力。情绪是生命的一部分,会自然而然地来,也会自然而然地走,它们不是你叫来的,也不会因你的不待见而走。

我拿孩子来打比方。在多子女家庭里,可能有个孩子叫平静,他听话乖巧懂事,什么都会做好;可能有个孩子叫焦虑,他顽皮淘气又搞怪,总是惹事。你是家长的话如何对待这两个孩子呢?如果你总是拥抱叫平静的孩子,不想要那个叫焦虑的孩子,焦虑会有何感受,他会做什么呢?

我们说孩子的行为背后是有原因的,要想支持调皮捣蛋的孩子,你需要拥抱他,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渴望。情绪也是来传递信息的,一个情绪来的时候,你也需要先接触它,和它对对话,看看它在说什么。

拿我自己打比方,我一当众讲话就无比紧张。过去我不喜欢这样,每次都在心里默念“别紧张,别紧张”,却依然紧张得不行。后来,我就把我的紧张当作一个来传递信息的小朋友,看着他,问他想跟我说啥,原来他说:“你不能讲不好!”“如果讲不好你会出丑的!”

原来是这些信念导致我的紧张的,而且明显的这都是限制性信念。

事实是什么呢?谁都不可能每一次都讲好的,讲不好也不一定出丑,况且出丑又能咋滴,改进不就是了吗,下一次必然会不同。

信念改变了,紧张就少了好多。每次紧张再来的时候,我没有了讨厌,而是把它当不断成长的孩子,和它拥抱。如今,我要上台演讲的时候,还是会紧张,但是这紧张差不多变成了像好朋友来捧场似的,坐在台下看着我并为我鼓掌了。看着坐在台下的紧张,我就会平静和从容。

我的老师贝曼老先生,他总是把情绪比作信使,说情绪来的时候你不要杀来使,而要打开信封看看里面的内容。这也是极妙的隐喻啊,你也可以试试的。

把我的体验和做法分享出来,希望也可以帮到看见这段文字的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