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很多时候 孩子只是需要理解和陪伴

(2018-03-28 19:38:12)
标签:

刘称莲

家庭教育

情绪管理

分类: 家庭教育

很多时候 <wbr>孩子只是需要理解和陪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孩子有时候是会跟我们说:“妈妈,我觉得很难,我不想做了。”


我不知道你会如何做,有的家长就会说:“宝贝,不难,你再加把劲就可以了!”


可是孩子还会说:“不行,就是很难!”


可见,家长的那句回应并没有帮助到孩子,孩子依然在不想做的那个状态里。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回应呢?


这时候就要用到对孩子的同理心了。


第一,要认同孩子的观点。可以如此说:“宝贝,我听到你说这事情对你很难!”这时注意不要对孩子正在说的事情做出评论,比如有的家长会说:“这件事情就是很简单的,你平时比这难的事情都做得挺好的,这个你一定也可以的。”大人的理解跟小孩子的理解会截然不同,在我们大人认为简单的事情,小孩子可能的确觉得难呢。


第二,要认同孩子的情绪。一个孩子真正遇到难题的时候,他可能会有很无奈很无助的感觉。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说:“宝贝,你是不是特别希望有人可以帮助你一下?”这时候,孩子就可能觉得被理解到了,他也许会点头说是。


这样我们就和孩子建立了很好的联结,便可以询问孩子:“如果我可以帮助你的话,你希望我怎么帮助你呢?”那么孩子也许会提出他的具体要求,后面的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这意思就是先别直接到行为上,试图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先要和他内心深处的情绪、观点以及被看到、被理解的需求建立联结,先让孩子感觉到舒服了。当孩子不被情绪所困扰的时候,才能够真正联结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