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称莲家庭教育育儿 |
分类: 教育视点 |
刘称莲
电影故事反应的现实教育问题
第一个故事:
一个9岁的小学生,他在重读三年级,之所以重读是因为他一年级到三年级在学校里所学的内容他没有学会。可是第二年再学三年级的课程,他依然不懂。总也考最后一名,学校里所有的老师都觉得这个孩子是朽木一块,是个教不会的孩子。后来校长叫来了小男孩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把孩子领回了家。妈妈无奈无助,爸爸生气郁闷,他们纳闷自己怎么会生了这样一个笨蛋。连小男孩也奇怪自己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别的同学都能学会,唯独他就学不会。在他的内心深处常常会对他的妈妈发出一个疑问:“妈妈,你是知道我的,对吗?”可是他的妈妈也没有答案。
爸爸妈妈的另外一个孩子,也就是小男孩的哥哥却是非常优秀的,他门门功课都是第一。这也是让这一家人感觉奇怪的原因。后来爸爸找了一家管理特别严格的学校,把小男孩送了进去,他认为小男孩之所以没有学会,是因为学校管理不严。他们哪里知道,小男孩进了这所学校对老师所讲以及老师所问依然一无所知。面对更加严厉的老师们,和那些嘲笑的同学们,小男孩彻底绝望了。他开始一言不发,甚至想跳楼自杀。
幸亏班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发现了小男孩跟别的孩子的不同,对小男孩展开了调查。这位老师发现,小男孩的问题在于他有“阅读障碍”,需要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帮助。当这位老师找到小男孩的家里,告诉他的爸爸妈妈孩子问题的症结的时候,爸爸竟然不信,还表现出了对老师的不屑。好在这位老师非常有爱心,他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帮助小男孩纠正,最后小男孩不仅学习障碍接触,可以跟上普通的同学,而且因为绘画天分,获得了学校绘画比赛的第一名,从而自信心提高,变得开心活泼。
第二个故事:
一个17岁的男孩,被爸爸送到一所贵族学校。爸爸对他抱了非常大的希望,希望他又朝一日可以考入哈佛医学院,成为出色的医生。他没有辜负爸爸的希望,努力学习,门门功课的成绩都是A。后来,他发现他非常喜欢表演,就参加了学校的剧团,在课余时间排练。他的爸爸发现他在演戏之后,非常生气,甚至是暴怒,斥责男孩不务正业,要他马上退掉正在排练的角色,把全部心思用在学习上。因为担任不可或缺的主角,且原定的演出日期就在眼前,已经来不及换掉角色。男孩苦苦恳求他的爸爸,爸爸才勉强同意他演完那场戏。
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老师同学们都祝贺男孩,夸赞他是表演天才。也就是在那个晚上,男孩的爸爸来到学校把男孩接回了家,并且告诉男孩他已经给他选了另外一所学校,要他不要再回原来的学校。一切决定都是爸爸一个人说了算,男孩子没有半分的选择权,连为自己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男孩子听完爸爸冷冰冰的话,彻底绝望。就在当晚,在爸爸妈妈回卧室睡着的时候,男孩用爸爸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两个故事分别来自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和《死亡诗社》。虽然是电影故事,却反映了真实又现实的教育问题。9岁男孩无疑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而17岁男孩则成为了严苛的家庭教育的牺牲品。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要尊重的是孩子的独特性,用适合他的方法去陪伴和教育他,孩子才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并尊重孩子的特点,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强加于孩子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对孩子的伤害,严重的也许会导致电影中17岁男孩的悲剧。
怀抱好奇心了解孩子的特点
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马来西亚的林文采老师把孩子的天生气质分为乐天型、忧郁型、冷静型、激进型几个类型。每个类型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特点,对照下面的两个表格,大家是否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的天生气质是属于那种类型的呢?
美国的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还提出了八大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也是不同的。
我们要怀抱一颗好奇心,从孩子日常的表现里大约判断孩子的天生气质在哪个类型是占主要的,同时也了解孩子的智能特点。了解到孩子的天生气质和只能特点,我们就可以扬长避短,让孩子在他天生具有优势的方面充分发展,在不足的地方及时引导,规避问题的发生。
就算我们明白了孩子的天生气质,也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一个标签就不再管他了,依然要时刻观察孩子,在每个当下给到孩子在那个当下需要的陪伴和爱。就算我们根据林老师列出的指标判断孩子是冷静型的孩子,那冷静型的孩子和冷静型的孩子也还是非常不同的。而且孩子的成长每时每刻都在变化,5岁时候需要的帮助和10岁时候需要地帮助就截然不同。
用独特的爱养育独特的孩子
我的女儿就属于敏感型再加上乐天型的孩子,她从小表现出来的就是很细腻的观察能力,这是我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发现的。那个时候,每天下午我们几个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出来以后,都会带他们在北大办公楼前面的草地上玩一阵子,很多时候都是玩到天黑才回家。我就发现我的女儿跟别的小朋友很不一样,她总是跟小朋友跑几圈以后,就蹲在一个地方静静地观察和研究各种小虫子,比如蚂蚁或者球球虫(又叫潮虫,学名叫鼠妇)对那些小昆虫充满了好奇。
发现了女儿的这个特点之后,我们没有去阻止她,而是陪着她一起去观察。就因为这一个爱好,在她小时候我家会养育各种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里就有春蚕,很多女孩害怕的虫子,比如吊死鬼、毛毛虫我们家都养过,还有一种山里长的叫做蚁蛳的小虫子。
为了弄明白这些昆虫的生活习性,她要翻阅工具书,还有关于昆虫书籍。所以在她三年级的时候就看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到了书店里,看到关于昆虫的书籍她也会要求买回来。
看上去好像养育这些玩意是在玩耍,但是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习。我女儿因为观察细腻,感觉也很敏锐,她小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就很有意境。因为我们总是带着女儿出去玩耍,她对大自然的感受也比较丰富,她曾经在她的文章里写道“空气中充满了秋的香息”,非常受老师的赞赏。
因为我女儿比较细腻,我们和她的沟通也很不同,比如我们家曾经建了一个“家庭邮局。”这个家庭邮局很简单,就是三个布的挂袋,袋子外面分别写上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名字。各自有心里话就写信给对方。
我的女儿也有不擅长的方面,比如她的数理化学习就比较差。我一直觉得她的数理逻辑智能没有语言智能强。她在高中的时候,数学会在班里考倒数,这对孩子来说很挫败的。后来我们一起面对,给他找了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她的数学成绩一点一点提高,到高考的时候,语数英三科,数学的分数反而是最高的。读过我的《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的朋友应该了解到这个故事了。
无论如何,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被自己的担心和焦虑所控制,再想想看可以做些什么真正帮助到孩子。在相信孩子的同时也要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某一科学习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孩子这个人不好。很多时候,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状态,家长淡定地支持孩子才会把精力放在对困难的克服上。如果家长每天很焦虑担心,并在孩子面前叨叨个没完,本来就压力很大的孩子,还要花费精力来应对家长的情绪。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TA所需要地陪伴也一定是独特的,我在这里分享我家的养育方法,其实也是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爱我们的孩子,只要我们肯开动我们的智慧,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养育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