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志愿早就该有了

(2015-06-24 17:44:33)
标签:

育儿

家庭教育

刘称莲

分类: 家庭教育

 

高考季,考试的温度刚刚降了下来,又掀起了报志愿的热潮。这两天高考分数一出来,我的微信里就有几个留言,询问孩子报志愿的事情。因为我对各地报志愿的情况并没有太多研究,只能笼统告知大家:“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之所以那样建议家长,是因为觉得大学是孩子上,将来的人生路是孩子走,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孩子最有发言权和决定权。

可偏偏有家长告诉我:“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他自己不知道如何选择。”

参加高考的孩子基本上已经成年,马上就要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生活了,还不知道到底喜欢什么,这问题其实挺严重的。造成这样的结果大约是因为孩子从小到大对人生的体验太少,除了学习之外他没有机会做更多的事情,也没有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逐渐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我的女儿是2011年的文科高考生,当年报志愿之前,女儿就告诉我和她爸爸经济类、法律类等专业她都不选择,要学就学纯文科的专业,比如文史哲或者外语。至于上什么样的学校,根据实力填报志愿,所以,当年女儿在选则专业上非常轻松。如今女儿在北大中文系念大四,四年来专业课学得轻松、愉快。今年下半年她即将出国读研究生,选择的是英语语言学,跟她高中时的意愿依然没有太大变化。关键在于,无论是当初选择学中文还是将来学英语都是她自己的意愿,我和她爸爸只是尊重了她的选择。

        孩子的成长需要引导,家长不仅要提供机会让孩子在体验中认识自己,也要引导孩子不断明确自己将来的学习和从业方向。

我女儿从小喜欢小动物,不仅在家里饲养动物,还经常带着猫粮狗粮喂养外面的流浪狗流浪猫。她从小的理想就是在长大后开一家专门照顾穷苦老人的养老院,并在养老院的旁边开一家流浪动物收容所,这个理想直到高中都没有变。她的想法其实非常纯真,之所以在养老院旁开一个动物收容所,就是养老院的老人可以帮助照顾小动物,还不至于寂寞。我和先生感动于女儿的善良,因此一直表示支持她的想法。

高一的一次,我们正式帮女儿分析了如何才能实现她的理想的问题。我们分析,开这样的机构要先期资金上的投入,而且数目不小,机构建立起来以后平日的支出也会很大。我们告诉她,以爸爸妈妈目前的收入水平和专业知识来看帮不了她的忙。要实现她的理想,要么她将来自己可以赚好多的钱,要么她有能力发动社会的力量来做这件事。

       女儿想来想去,把目标锁定在了“发动社会力量”上,为此我们比较了多个职业。

      “新闻媒体!”女儿最后得出了结论,“我可以做记者,用我的笔写出真实的情形,打动更多有爱心的人,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可不是吗?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慈善事业都是在媒体的推动下开展起来的。摄影记者解海龙的那副《大眼睛》不就大大地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壮大吗?女儿的这一目标,我和我先生投了绝对的赞成票。

女儿确实比较适合做记者这个职业,她从小善于观察,也很善于捕捉事物的敏感点,而且文笔也很好,写文章出手又快。相信通过大学几年的锻炼,她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这样,女儿把自己的职业方向确定了下来,不仅在高中的学习中没有太多的纠结,也大大缩小了报志愿的范围。后来之所以没有选择新闻传播专业是因为考虑到做文字工作在北大念中文系会学得更扎实一些。

我的女儿已经长大,她现在已经完全可以为自己做主了。回望过往,我依然觉得及早引导孩子看到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及早确立目标,不仅为孩子高考报志愿甚至为孩子人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