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气骤然就热起来。“北京没有春天”这话,从来不假。
好不容易熬过了期中淹死人的deadline狂潮,趁着期末的阴影还没有完全笼罩,我得着了个小闲,赶紧伙同三两好友冲到北大西门外的畅春园食街吃东西。
吃得心满意足从饭店出来,眼前忽然闪过了几团红色的身影。看着真眼熟。定睛一瞅,原来是不远处母校一零一的学弟学妹来这边吃饭了。他们穿的,正是我两年前脱下的那身红白相间的校服。
几个男孩子背着拖在屁股上的大书包,拎着一出校门就迫不及待脱下的校服,露出里面张扬的彩色T恤衫,勾肩搭背、谈笑风生;几个女孩子清爽的马尾一甩一甩,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新买的发卡和年级里转来的帅哥,雀跃极了。
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他们从我面前走过、走远。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了两年前的自己,想想竟然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心里涌起复杂的感情,很亲切,很温暖,甚至很羡慕。
我从不自诩是“老人”,但看到他们,才越发觉得,中学的时光有多美。
是啊,每天都要六点多起床、十二点之后睡觉,早上起来困得坐在马桶上都打瞌睡,刷牙恨不得都闭着眼。胸口一直憋闷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一直幻想,在早上跑操时晕倒在操场上该是怎样的拉风。于是跑去测了个心电图,医生说,累的,休息休息就好。果真,一放假就自愈。那日子,真心不舒坦。
是啊,每天从早到晚上课,到后面副科都没了,天天高考那几门颠来倒去连上好几节,看到课表就有种想吐的欲望。每个老师都一直强调自己的科目有多么重要,一边说自己的作业有多么精炼精简精华,一边发下雪片一般的卷子。不,不是雪片,是雪崩。课间出去上了个厕所回来桌子就被卷子埋了,这可真不是传说。
是啊,喜欢上了班里的某某,看到ta就觉得生活充满了色彩。结果老师围追家长堵截的,一套亘古不变的“青涩果子不好吃”的说辞,配合严厉的惩罚措施,生生将懵懂情愫的小嫩芽按回了土里。
是啊,“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学习,学习,要心无旁骛!”不能出去玩,不能打游戏,不能谈恋爱,不能……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能做,连对高考作文帮助比较小的闲书都看不得。
是啊,这样的日子,有什么“美”可言?
当时不觉得,现在回忆起来感觉可不同:一个班的同学每天聚在一个教室里,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努力、为了一个梦想拼搏的日子,多美呢?那种“完美座位就是身边坐着一个学习好的人,一个喜欢的人,一个好朋友和一个搞笑的人”的简单快乐的生活,多美呢?那种可以经常回家,学累了就能推开房门和爸妈聊聊天、吃点削好的水果喝点泡好的茶的时光,多美呢?我们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还记得高三那年在北大上自习,吃完午饭在园子里消食儿。我喃喃自语:“要是以后能来这儿上大学,该有多好。”说的时候,我还是个摸不着北大门槛的人。但是之前十几年的读书学习,和那三百多个没有周末、没有假期的日日夜夜,终于给了我想要的回报。于是我知道了,敢想,敢拼,就能做到。
是啊,我的中学生活很丰富。交了三教九流各式各样的好朋友一大帮,也尝到了恋爱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ups
and downs,也学会了享受生活。总之一句话,吃喝玩乐啥都没落下,没留下啥遗憾。但直到收到北大通知书的那刻,我才感觉到,我的中学生活圆满了,因为在青春里,我没荒废追求理想的光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最近很火。
青春终将逝去,那中学该怎么过?青春该怎么过?
网上有句话这么说:“你不约会不恋爱不出去玩不逛街不疯不闹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恋不表白不喝酒不聚会不K歌,请问你的青春被狗吃了吗?”
别急着高兴,还有这一句:“你要约会要恋爱要出去玩要逛街要疯要闹要叛逆要追星要暗恋要表白要喝酒要聚会要K歌,你不学习,请问你的青春狗会愿意吃吗?”
这两句话我都不同意,因为最好的青春,是玩好,也学好。
我要约会要谈恋爱要出去玩要逛街要疯要闹要叛逆要追星要暗恋要表白要喝酒要聚会要K歌,我还要学习!还要奋斗!
在我心里,这样的青春才是圆满的。
朋友,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