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同学多年不联系,突然接到她的电话,告知她正在儿子学校的教务处,被教务主任"教育"。说是教导主任拿着一本书跟她说“看看人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并把书给了她看。她一看作者……
教务主任叫她试试与我联系一下,于是她拨通我的电话……与教务主任一番交流以后,答应下次去他们学校做一次讲座。
二
另外一朋友从北京去了深圳,这次回京跟一帮好友聚会,其中她一好友说她买了一本叫做《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的书,感觉挺好的,还说她已经推荐周围的人都买了。我朋友说,作者是不是叫刘称莲。那好友立即瞪大眼睛,一定要我朋友给她要一本签名的书。
于是,朋友特地约见,索要签名。
三
QQ上一多年好友,看到我的头像变成了书的封面,问:你也买了《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吗?我说:我写了《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他立马发过来一个
表情,随即,晕倒在地……
四
女儿拿回来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感谢学姐李若辰的妈妈",初拿到这张纸条的时候我很愣神,女儿给我讲了个中故事,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女儿的同学——北大中文系一男生,去做家教,所教的学生是一零一中初一的一个小孩。一天,小孩告诉中文系男生,说他妈妈最近对他的态度改变许多,让他觉得非常舒服。北大男生便问为什么他妈妈的态度会突然改变,小孩便拿出一本《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说他妈妈正是看了这本书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也不那么暴力了”。中文系男生翻到书的封底的时候,看到女儿的名字,猜想是不是他的同学。回校见到女儿便核实了此事,知道果真是她妈妈写的书。
再去上课,中文系男生便告知小孩,书的作者是他同学的妈妈,而且他的这个同学正是一零一中2011届的高中毕业生。
小孩便写了此感谢信,托北大中文系男生带给女儿,并要女儿一定带回家给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