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曾经的“游戏时间”
(2012-03-06 10:13:07)
标签:
小学育儿亲子沟通家庭教育刘称莲家庭作业 |
分类: 家庭教育 |
女儿刚上小学那段时间,作业并不是很多,她可以很快就做完。我们就和她商量好,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有一会“游戏时间”。根据她完成作业的情况,“游戏时间”可以是一小时也可以是半个小时。所谓游戏,就是在女儿写完作业以后,爸爸或者妈妈陪孩子玩一会互动游戏,或者我们三个人一起玩耍。小学好几年,时间长的话,女儿最喜欢到楼下去荡秋千。要是时间有些短,我们就在家下五子棋、跳棋或者玩扑克牌。
我和先生更喜欢跟女儿玩扑克牌,女儿也最喜欢“争上游”或者“斗地主”。因为打牌可以三个人一起参与,而且三个人有输有赢,输赢也不固定在某个人身上。赢了,我们会表现得非常高兴,输了,我们也会表示懊恼,并说“再来,下次我一定会赢。”跟她一起玩牌,我们很少让着她,不会故意让她赢牌,目的就是培养了女儿从小就“输得起”的品质。
一次,一个小朋友来我家玩,我就带着她们两个一起玩牌,那个小朋友每次输牌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不高兴,要是连输两次还会哭鼻子。每当看到这种情形,女儿都会很不解地看着那位小朋友,因为在她那里输赢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后来了解到,那位小朋友在自己家打扑克的时候,大人为了让孩子高兴,总是故意输牌,每次都是小朋友获胜。殊不知,天外有天楼外楼,孩子总会走出大人的怀抱,当他在外面遇到挫折就表现得很脆弱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输得起”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在游戏中 “输得起”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较量中也会“输得起”。孩子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这是同学之间的较量。考试,不可能每次都考出好成绩来,如果“输得起”,那么就不会看重一次的得失,考好了会高兴,考不好会重整旗鼓努力再来。将来的生活和事业中也会时时遇到较量,只有“输得起”的心态才能平和看待每件事,尽力而为,努力做到自己的那份精彩。
别看这小小的扑克牌,和孩子一起玩还可以锻炼他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先生在玩牌的时候时常“耍赖”,女儿会据理力争,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斗地主的时候,每一轮牌局都会有两个人成为一家,那么如何观察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或者如何跟你的“朋友”联手“对付”敌人?这一切,看似是轻松的游戏,其实锻炼的都是孩子的能力。
我觉得每天晚上的“游戏时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女儿在写作业的时候非常专注,写作业的速度也很快,因为她觉得作业写完后有好事情在等着她。
这两年接触了一些小学生的家长,他们诉苦说孩子写作业磨蹭,明明觉得很快就能写完的作业孩子总是能写到10点多11点。仔细分析才发现,许多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写作业也是很快的,毕竟一二年级的课业很简单的。有些家长就觉得孩子没有“吃饱”,于是在孩子写完作业后,再给孩子补充有些额外的作业。孩子非常聪明,他知道爸爸妈妈给他的那些是分外的事情,从心里就不爱做。但是,迫于家长的威严,他们又没有不做的理由。于是,有些孩子就用磨蹭来对付家长。听听孩子的心声:反正,我很快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还会有新的作业,不如我写慢点,把时间拉长,这样妈妈就不会再给我布置新的作业了。所以,许多孩子写作业磨蹭都是这样形成的。
殊不知,磨蹭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后患无穷。毕竟后面的初中和高中的作业量会大大增加,就算不给他们额外的作业,孩子也会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磨蹭,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减小,效果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就算到了日后的工作中,也是要讲求高效的。
相比较,承诺在作业完成后给孩子一些甜头,孩子的尽头要大一些,也更容易配合家长把作业尽快写完。
再者说了,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陪他玩耍,比不得我们那时候,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回家做完作业几个人可以聊聊天或者玩一玩,一天结束会非常放松。如今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家长只能补上这一空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