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画饼充饥 不如满足当下
(2012-01-31 09:47:24)
标签:
育儿零花钱亲子沟通家庭教育刘称莲 |
分类: 家庭教育 |
一个家境不错的朋友跟我聊天,说她每个月给10岁的女儿20元的零花钱。女儿多次向她申请增加一些,因为女儿的同学大多一个月的零花钱100或者200元。她一再拒绝增加,女儿非常不解地问:“妈妈,我们家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为什么咱家住着这么好的房子,开着这么好的车,你却总是给我这么一点点零花钱?”她回答:“咱家有钱,而且咱家的钱不少,将来我们老了这些钱也许还会留给你和弟弟。不过,你现在如果需要什么东西告诉妈妈,妈妈都会给你买回来,所以你没有必要拥有那么多的零花钱。”每次,她这么说,女儿都不再吭气,但是过几天,女儿又会有同样的问题问她,搞得她都不知道如何才好了。
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家里的钱将来都给她,是一件太遥远太抽象的事情。在孩子那里,这样的承诺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对她来说也就没有意义。这就好比画饼充饥,看着是个很诱人的东西,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而不能吃。更何况,那本来就是个未知数,天知道10年20年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对于这个女儿来说,她眼下就是希望妈妈多给她一些钱,让她可以跟同学一样能自由地支配,在自己想买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可以自己做主。家长肯定不能100%满足孩子的愿望,那么,对这个孩子该怎么办呢?。
眼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零花钱增加不增加的问题,加多少的问题。加,如何加;不加,怎么能说服孩子。因为之前妈妈屡次拒绝的理由都没有让孩子信服,说明并不适用。当我们发现一个方法不凑效的时候,那就要想办法变换了。
我觉得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探讨一下零花钱的问题。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就想要那么的零花钱,别的小朋友那么多零花钱都用来买什么,买的那些东西到底值不值得。立足当下、尊重现实,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也把家长的想法告诉孩子。如果孩子说得确实有理,可以跟孩子讨论,是否逐步增加,而不是一下子加那么多。或者也可以跟孩子讨论,如果有些东西确实需要的话,可以临时跟妈妈申请,而不必自己拿那么多的钱。或者也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账户,把孩子一年要花的钱都存在这个账户里,让孩子学着理财。通过讨论,把多种选择摆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来选,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因为孩子亲自参与了问题的解决,也是自己做出的选择,相信,她会遵守相当长一段时间。如果有反复,说明孩子又一次经过了思考,要允许她再做选择,如果孩子的要求合情合理,家长要给孩子机会。
这样,问题也解决了,孩子也成长了。最终的目的还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问题有多种解决办法,不同的办法会有不同的结果。
家长经常跟孩子说:“好好学习,将来可以找个好工作!”甚至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家长们都会这么说给孩子。道理是一样的,“好工作”对孩子来说太模糊,不如跟他说“儿子,吃完饭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咱去动物园看熊猫”来得更实惠一些,因为孩子对后者的概念非常明确,而且是他喜欢做的事情。所以说,要让孩子听话,给他一个够得着的甜头让他尝,而不要长篇大论地讲道理,也不要给孩子遥不可及的一个“饼。”
活在当下!是现在许多大人耳熟能详且倾力追逐的一种境界。其实,孩子才是自然地活在当下的,他饿了绝对不会忍着,他疼了就会哇哇大哭。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小心呵护孩子的这个天性才是,免得将来长大了他们像我们一样得“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