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家长:这本书真的是越早阅读,越多受益,越少遗憾

(2012-01-18 10:06:44)
标签:

兰心草

刘称莲

北大出版社

家庭教育

高考

教育

分类: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博友兰心草在“一口气读完”我的《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以后写的感想。转过来与各位家长分享。自己觉得很是惭愧,我其实并没有兰心草说的那么好,只是为做一个好父母确实尽了最大的努力,尽量为孩子创造条件,营造尽可能好的成长氛围。非常非常感谢兰心草的支持与认同,同时也把最好的祝福送给她,送给和我一样正在努力做好父母的朋友们!

 

                越早阅读,越多受益,越少遗憾

                                                  兰心草

与《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 》这本书的结缘,源于偶然间看到的一篇博文《高三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呢?》,这篇博客,改变了自己刚刚成为高三家长时的那种慌张和忙乱,同时有幸认识了这篇博客的主人,一位优秀的北大学子李若辰的父亲——“一起成长”,期间得到了他给予的无私帮助。当得知其夫人刘称莲基于女儿的培养经历,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本,并一口气读完,其后又细细品尝,反复回味,真正感觉受益非浅,对这个团结进取、温馨的三口之家由衷地感到佩服。其中的某些理念和具体方法,如果能早点学到并运用,何苦会在家庭教育方面走弯路呢?又何愁不会培养出一个令人羡慕的优秀孩子呢?

   感想一父母因性格性别、知识背景的不同,导致在家庭教育问题上风格上观念上迥异,这很正常。但一定要多沟通交流,达成意见的一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在本书中,爸爸和妈妈经常就孩子的情况平等地协商讨论,虚心听取对方有益的建议,不搞“一言堂”,有问题的一方积极调整自己的方法和方式,实践证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感想二孩子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要从孩子幼年时期就开始重视,而不是单单指望通过高考就能“一蹴而就”。我们有些家长常常感叹自家的孩子怎么这么不行,学不如人,才不如人,遇到挫折,跌倒了就难再爬起来。其实,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会有优秀的家长。李若辰父母为培养孩子所花费的心血恐怕是一般家长难以企及的,既有现代版的“孟母三迁”(租房始终围绕北大和清华),又有休闲的“餮饕餐”(坐飞机陪孩子去内蒙看流星雨,到农村去看真正的社戏等),还有争作“学习型”父母(妈妈为了丰富自己培养孩子的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心理学等)。难怪孩子受到北大清华氛围的浸染,从小就立下了自己的大志;难怪孩子在休闲旅游中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也难怪父母洞悉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一次次化解了孩子的郁闷迷茫的负面情绪。

   感想三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小、从细微处着手。貌似随意的一些习惯,却造就了孩子兴趣,并奠定了某些学科成绩优秀的基础。譬如妈妈在孩子年幼时将一些书籍散落在沙发上地板上,看似凌乱,但孩子却是时时刻刻有书可读,日积月累,孩子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譬如妈妈将英语磁带当作“催眠曲”在孩子睡觉前播放,渐渐地孩子的英语听力和口语也很不一般了。看来,没有笨孩子,只有不用心的家长。 

   感想四:关心孩子的需求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有句话说“爱护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父母在物质上过分关爱自己的孩子,衣食住行处处细心呵护,即便有些父母眼光开始投向孩子的精神世界,也仅仅是看看电影打打球,很难去细心观察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在孩子年龄增长,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索性放任不管了。李若辰的父母动脑筋,想办法,在孩子青春期时,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依然能挖掘到孩子乐于参加的家庭活动,收获了浓浓的亲情和孩子的感激之情。他们的经验相信对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是一个启发。

  感慨良多,以上仅略举一二。抚卷长叹,恨时光不能倒转,错过了孩子如白纸一般的可塑岁月,尽管也曾探究过,也曾行动过,但比之李若辰的父母,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些经验我已无法借鉴,有些却可以马上付诸行动。

    对更多还处在家庭教育困惑的家庭来说,这本书真的是越早阅读,越多受益,越少遗憾----此肺腑之言,送给同为家长的您。

                   ——转自兰心草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47b6bf010115x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