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凑了一段日子,一家子都没有事情了,可以放马心情,开车玩了趟内蒙古。从出发到回来共9个日子,在内蒙境内是8日。
几个感觉:1.内蒙的景太美了;2.内蒙的路修得太好了;3.内蒙的人民很淳朴;4.去内蒙玩恐怕只有开心;5.内蒙的风景都在路上而不在景点;6.内蒙的住宿和吃饭都不太贵,而且不需要提前定,到了地点再找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1.草原蚊子多,需要做好防蚊工作,一是穿长衣裤,二是备好蚊不叮;2.草原紫外线非常强,需要做好防晒工作;3.车子要保养好,在路上也要时常查看车况,以防出问题。
我们的目的地是阿尔山,最近的路应该从锡林浩特-西乌朱穆尔沁-东乌朱穆尔沁-阿尔山,先路过锡林郭勒大草原,在阿尔山玩过后从呼伦贝尔草原沿线回来。结果出发前打听到锡-西-东一线正在修路,非常难走。于是,女儿和她老爸在一个夜晚熬到一点多钟,设计了东、西、中三条路线,打算从东线出发,先科尔沁大草原,再呼伦贝尔草原,然后奔阿尔山,在阿尔山询问从北京来的人,看看西线的路修得如何,如果修好了,就西线回家,如果路依然在修,就从中线返回,打克什克腾旗国家地质公园回家。
路线设计好,我们于2011年的8月8日就开路了!http://cnc.qzs.qq.com/qzone/em/e179.gif因为之前约好同行的另外一家放了我们鸽子,我们就一辆车单独行动了。一行五人——我和先生还有女儿以及她的两个小姐姐。现在想起来,真是够勇气够豪爽啊。
为了能给大家做个参考,下面我分天介绍我们的行程,而且“图文并茂”地把经验教训都给大家唠一唠。虽然我的文字不见得美丽,虽然我们的照片拍得并不见得漂亮,我也要勇敢地献出。
第一天(2011.8.8),北京-赤峰-通辽,夜宿通辽。
早6点从北京出发,13点多在赤峰吃的中午饭,到通辽是晚上6点多。这条线本来可以从河北的围场县走,那里有两个景点非常不错,因为我和先生去年夏天专程去玩了一趟围场,且在那里住了三个晚上,所以委屈了三个孩子,放弃了美丽的塞罕坝林场和红山军马场,打赤峰直奔通辽,目的是奔科尔沁草原的腹地而去。这一天差不多是在赶路。小小的插曲是我们本应该沿着大广高速去往赤峰的,却在承德把方向搞错了,差一点跑到辽宁的朝阳。最后绕平泉县沿国道来到了赤峰,估计比大广高速多耗时2个来小时。路修得还行,就是国道车比较多,且不少大车,因而耽误了行程。
赤峰开往通辽的路上就到了草原的边缘,时不时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孩子们先高兴坏了,要和那些可爱的生灵亲密接触。呵呵,后来发现,好景真的在后头。令我们惊喜的是看到了奇形怪状的胡杨,原来在我印象中只有新疆才有的景致,却在通辽地区看到了,也算是妙手偶得了。

初见草原

貌似枯死实则活着的胡杨树
第二天(2011.8.9),通辽-扎兰屯,夜宿扎兰屯。
从通辽开始,进入内蒙古贯通东西南北的“绿色通道”行车,当地人叫“大通道”,路很宽敞,却少有车。我们的爱车,那辆黑色帕沙就享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她可以很轻易地就被开到120迈,撒了欢的奔驰在茫茫原野上。开车几年,我很少把车开到100迈,这次却大胆地创下了140KM/H的历史记录。
内蒙的大通道虽然不是高速,比国内许多地方的高速都要好开,而且很是人性化。车很少,有时候几十里都只有自己一辆车,而且视野非常好,可以看到前面很远的路上有没有车,因而可以非常自如地掌控车速。说人性化是通道上只要有村庄的地方都会打开,允许当地的车辆和行人进入。方便了远途客人的同时,也方便了当地人的出行。不像许多地方的高速路,老百姓眼看着路在自己门前修成,却很少可以用到,因为压根进不去。这一点是我和先生一路啧啧的内蒙的道路的好处。
出通辽没多久,科尔沁草原就在眼前了。随着地域的开阔,心胸一下子打开了。车子行进的速度很快,思维却似乎停滞了,丢掉的是烦恼和喧嚣,满怀的都是舒适和惬意。
科尔沁草原是内蒙高原上的大草原之一,草原上分布着稀稀疏疏的树木,也称为疏树草原,因为是夏天,草树一色,都是绿的,到了秋天,树种不同颜色不同,草色也会有变化,那应该更加漂亮吧。

科尔沁草原上的芨芨草

五角枫自然保护区

不知道名字的河
照片皆为沿途的风光,随时停车,或拍照或吃饭,玩得随性随意。
第三天(2011.8.10),扎兰屯-海拉尔,夜宿海拉尔。
按照计划,我们这天是要赶往满洲里的。在扎兰屯的时候跟海拉尔的一个朋友联系,打听满洲里住宿的情况。他说满洲里住宿非常紧张还昂贵,不如住在海拉尔,第二天去满洲里,也别住那里,可以在天黑前赶往西旗,也就是新巴尔虎右旗。当地人对地名的习惯叫法总跟地图上标的有些出入。一般地图上标的字数都很多,当地人就简化成两个字,比如“新巴尔虎右旗”他们简化成“西旗”,“西乌朱穆尔沁旗”他们简化成“西乌”。叫起来很是方便,不过我们每次问路都要核实好几遍,才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扎兰屯到海拉尔这段路很短,本来可以5个小时走完的,我们却用了8个小时,就因为贪玩。路上太多好玩的地方了,花啊草啊的还路过大兴安岭一段,于是路上的时间长了一些。害得在海拉尔等我们吃午饭的朋友等了两个小时,都没见我们的影子。因为路上开得快,先生怕电话打扰,所以关掉了手机,跟他们的联系中断了几个小时。这次,对于热情的海拉尔俩夫妻,表示深深的歉意。请原谅我们的贪玩哈!
朋友虽然中午被我们放了鸽子,下午我们到的时候,依然带我们吃了当地非常地道的酱牛排,然后带我们去了当地的西山樟子松原始森林公园。樟子松生长在特定的纬度带,在中国只有海拉尔地区有,且因为海拉尔的地质特征,使得这里的樟子松更加有特征。因为海拉尔的风和沙,樟子松的根部都暴露在地面外,但为了生存,他们拼命抓住地面,树根往里扎,树干往上窜。于是,那些年龄足有几百岁的樟子松们身姿挺拔,根部在整个山坡上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根坡”。
西山公园出来,我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深入呼伦贝尔草原的深处,观看了草原日落。
照片为扎兰屯到海拉尔路上的一片花海、海拉尔的樟子松还有夕阳下的呼伦贝尔草原。

铃兰

樟子松的根坡

天黑前的呼伦贝尔草原
第四天(2011.8.11),海拉尔-满洲里,夜宿满洲里。
呼伦贝尔草原的魅力必须在这附近领略。呼伦贝尔草原更加开阔,再也看不到边际也看不到任何比草更高的植物,只有茫茫的草和草,而且呼伦贝尔草原没有破坏,草长得很是茂盛,不时看到的湖泊也更加清澈,真正是草肥水美。这次走过了三大草原,唯有呼伦贝尔草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气势。因此,要看草原,一定要到呼伦贝尔。
我们是早晨7点从海拉尔出发的,一路玩,到满洲里是中午1点多。满洲里是中俄边界的一座边贸小城,建筑很有俄罗斯的味道。主要的景点是国门和套娃广场。逛完景点,孩子们买了买纪念品,已是下午6点。由于天色将晚,原本要夜宿西旗的打算取消,在满洲里现找房屋住下。虽然费了点劲,还是找到了一个可以住下我们五人的套间,房间很干净且可以洗澡。孩子们兴奋的是房间很有欧洲风格,看起来也豪华气派。
满洲里的夜景非常不错,灯火通明的时候,好似走在欧洲的某个小镇上(不过,欧洲很少有小镇大晚上亮灯的吧),街上溜达的大多是游客。中国人和俄罗斯人都有,虽然语言不通,却很和谐。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到了“满洲里红人”。听旁边一个当地人介绍,她59岁,因为丈夫前些年被火车轧死,因而精神失常。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也很孝顺,她却每天晚上都要把自己打扮得袅袅婷婷的到步行街上去跳舞。她爱穿一件红色撩人的小睡裙,自己带着小音箱,选人多的地方就打开音箱翩翩起舞,每当有人拍照的时候还会配合着摆出POSE。她,因为精神失常便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旁若无人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令我这个正常人着实羡慕加钦佩了一把。

呼伦贝尔草原上奔跑的骏马

呼伦湖以及上空翱翔的鸟

国门

套娃广场

和中国小孩一起玩耍的俄罗斯男孩

“红人”在人群的围观中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