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小孩 身教胜于言传
(2010-10-08 15:28:23)
标签:
少儿《颜氏家训》宋体习惯成自然模仿育儿 |
分类: 家庭教育 |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论语里的名言,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好比天生的一样。最近读《颜氏家训》,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的教诲,也在强调教育孩子要从小时候就下功夫。
对于小小孩(学龄前)来说,父母的说教是没有多大用处,模范作用倒是非常有效。
小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心灵澄澈,无色无味,而且每个孩子都基本相同,不仅身体器官相同,也指内心。为什么到两三岁的时候,孩子们就有了明显的差异,或者到后来上学的时候,差距就都有了呢?这就全仰赖他出生后大人的教养了,而家长(此处没有用父母,因为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祖父母或者别的家长照顾了)是孩子最亲近的人,自然家长的教养是最关键的了。
小小孩的思考能力很差,他的学习主要是模仿学习或者叫观察学习,所以大人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家庭日常的生活环境造就的就是孩子最早的学习环境。这个时候,做大人就应该注意,自己希望孩子长大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做什么样的事情,让孩子熟悉、模仿、学习,最终达到成就。
很难想象一个经常说粗话的爸爸,他的儿子能不时时冒出一两个粗词来。上次听一个爸爸说,有一次他和妻子开车带两岁的儿子出去玩,路遇堵车,他那刚刚学会说话的儿子说了句:“他妈的,堵死了!”他和妻子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只能相视无语。后来反思,他知道是他有的时候顺嘴就说出句话,不知不觉中儿子就模仿爸爸学会了骂人。后来他有意识地改了这个毛病,即使在孩子不在车上的时候,也绝不“骂堵”。因为他们是很理智的家长,在孩子骂人的时候,他们听而不闻,用别的话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去阻止孩子说粗话。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就再也没有在车上说那句话了。有些上了小学的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一回家就开电视,不去先写作业,仔细询问就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了,因为那家的爸爸就是这样,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这压根就是耳濡目染。认识一个朋友,她就从来不看电视,而是把书柜摆在了客厅里,大人看的书放在上面的几层,孩子的书摆放在下面几层。而且,她的家里随手就可以拿到报刊杂志,闲的时候,她就翻书看。她的女儿现在四年级,爱好也是看书。小家伙回家做完自己的事情,就坐在地毯上,从书柜里抽出自己喜欢的书看。那小女孩虽然只有四年级,阅读量已经相当丰富,说起话来满腹经纶的样子,很是可爱。
希望儿子长得壮实,做爸爸的就多运动,带着儿子一起。希望自己的女儿做淑女,妈妈就应该率先垂范,不做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