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乡人孩子的求学路
(2008-12-23 14:20:42)
标签:
教育 |
1996年初到北京的时候,就因为是外乡人,一进公司就被告知去办理暂住证,还要缴纳180元/年的费用,第一次感受到北京人对外乡人的歧视。
后来去租屋子,房东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暂住证,没有的话不让住,问到原因,说是公安局会来查,如果被查到没有暂住证就会遣送回老家。在没有拿到暂住证之前诚惶诚恐,只怕被遣送回老家。后来公安局的真的
来了,不过是暂住证办好了才来的,拿着证件对着本人看了又看,确认不是假冒的才似乎有点遗憾的离去。
再后来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想让女儿上个好点的幼儿园,就到处去打听。人家一听是外地户口,开口就是“我们是收赞助费的”,到那时候才明白赞助费就是针对外地户口的孩子收取的额外费用。那时候穷啊,每个月赚的钱只够生活费,清华幼儿园4000元/3年,一次付清,我们付不起,再找别的幼儿园,北大幼儿园1000元/年,入园时必须缴清,我们付不起……只好让女儿上了海淀乡办的有所打工子弟幼儿园,赞助费200元/年。女儿的第一批同学大多是买菜人的孩子、建筑工人的孩子以及北京下岗职工的孩子。那所幼儿园硬件就不说了,老师们的素质真实不敢恭维。女儿上了一个学期后,我们拼命攒了1000元,又苦苦求北大幼儿园的园长收留了她。
就因为是外乡人,我的女儿上小学要花更多的赞助费,女儿是北大幼儿园毕业的,我们非常想让她跟她的小朋友一起接着上北大附小。可是北大附小35000元的赞助费必学一次交清,这把我们又一次挡在了门外。只好转而求别的小学上。还好,清华附小六年小学赞助费30000元,可以一年一清。为了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我们上了清华附小。
不为别的,就为孩子,我们也要拼命工作拼命赚钱,因为我们已经了解到,女儿上中学缴纳的赞助费费用更高。
可喜可贺,就在女儿上到三年级的时候,北京市推出了人才引进政策,满足条件的外地人可以申请《工作居住证》,获得批准申领到《工作居住证》人可以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北京市民待遇。幸运的是我是符合条件的,也顺利申请到了《工作居住证》。女儿在升入初中和高中的时候一路绿灯,跟她的同学们一样享受到了同样的待遇。用她的话说:“同在一片蓝天,我快乐,因为大家是一样的。”
然而,我们现在却陷入了无限的惆怅之中,不知道让女儿继续在北京读完高中还是送她回原籍。为什么呢?因为根据2009年北京市的高考报名政策,没有北京户籍的孩子不允许在北京报考大学,拥有《工作居住证》者的子女同样不能报考。女儿再有两年也该高考了,到时候要是北京还不允许她考试怎么办?
女儿知道这种情况的时候,非常震惊。她从三岁就到了北京,骨子里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北京人,她觉得她应该顺理成章的跟她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参加高考的竞争。当她听到爸爸妈妈提议她回到原籍学习剩余的高中学业的时候,她哭了。她不会说原籍的话,甚至连听懂都成问题。她无法想象让她离开父母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是个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