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院子里坐着纳凉,听旁边俩人在聊天。
听上去叙述者是位儿媳妇,说是把婆婆从老家接来北京住。他们两口子和女儿都很忙,一早两口子出去上班,女儿去上学,下午他们三很晚才回来。老婆婆白天就一个人在家,晚上大家好不容易都回来了,还是各忙各的。儿子是大学教授,很多时候晚上都要去实验室加班,媳妇是小学教师,晚上要备课,孙女是中学生,晚上要看书写作业。
老婆婆很明白事理,她每天在大家回来之前就把晚饭做好了,也就吃晚饭的时候跟大家说说话,吃完饭她去收拾厨房,然后一个人看电视或者看报纸,从不打搅儿子儿媳和孙女。不过因为她刚从外地来京,一个人也不认识,免不了孤单。她嘴上虽然不说什么,有的时候也会轻轻的叹气。
这轻轻的叹气声被儿子听到了,他立马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冷落,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想多陪陪妈妈。后来他就跟妈妈说:妈,我每天陪你说20分钟的话,到时候我就要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吗?
妈妈像得到天大的恩惠似的,赶紧点头答应。
从此以后每天晚饭后,儿子都陪妈妈坐在电视机前,听妈妈家长里短的说话。二十分钟到了,妈妈就会说:儿子,二十分钟到了,你快忙你的去吧。
这样的聊天听得人直想掉眼泪。做了父母的人哪个不知道哺育儿女的不易,在儿女长大的过程中,哪个不是要妈妈白天黑夜地陪伴,而且要什么就是什么,算得清楚那是多少个小时吗?别说分钟了。哪个妈妈不是无怨无悔,没有任何条件地给与。轮到父母老了,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却每天只有20分钟,或者有的人连这20分钟都没有。而妈妈还非常体谅儿女,并且感到非常满足。
《常回家看看》在我心里唱响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