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和柳笛
周末和老公带了女儿去挖荠菜,说是挖荠菜,其实一是为了活动一下憋屈了一冬天的身体,最重要的是想让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女儿体验一下劳动的滋味,让她感受自己劳动收获的喜悦。
荠菜不是很多,而且那玩意的叶子跟土的颜色很象,一片片地紧贴地面趴着,而且总夹杂在别的野草中间,不深深地蹲下去低头仔细找是看不出来的。女儿和老公都不认识,教了好半天他们才辨别出什么是荠菜,小家伙干得最起劲,拿了小刀非常认真地挖,小身子在树下草丛里挪来挪去,就跟寻宝似的,如果发现一大片,便大声叫:“爸爸妈妈快来啊,这里好多!”没多会儿,小脸就红扑扑的,鼻尖上冒出细细的汗珠,把外衣脱掉搭在了我的肩上。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挖荠菜很好玩。
看着女儿可爱的模样,不由想起 了 自 己 小 时 候 。 我
跟女儿这么大的时候,一到春天,每天都出去挖菜。挖菜对山村的孩子们来说,是劳动也是玩耍,下午一放学,就结伴去地里挖菜,感觉比在学校里学习开心多了。山村里的人吃了一冬天的红白萝卜跟土豆,春天又没有什么青菜,野菜便是最好最好的菜。家家户户的孩子承担了采菜的角色,采回来的菜当时吃不完,就洗干净了腌了做咸菜吃。那时候挖的菜有许多,印象中好多野菜都可以吃,据说有些还是上好的中药,比如白蒿可以防治肝炎,麻刺可以治好痢疾,所以象这些可以入药的,采回来吃不了就凉在太阳底下晒干,储藏起来,以备急需。
春天可采的野菜,不光是长在地上的,树上的好多嫩叶和花也可以吃,柳芽有点苦但是上树比较早吃得也最早,所以柳树的第一茬叶子总是先下到人们的肚子里。榆钱非常抢手,因为吃着有甜甜的味道,最后吃的花是洋槐的花,开的时候就差不多5月了。
我们小时候采菜并不花很长时间,主要是大家一起玩耍,每次菜采得差不多了,就一起玩,在人家的地里跳房子,或者挖三个坑,在一定的距离外往里面滚石子,谁把石子扔进去了,就可以得到一把从每个人的篮子里抓出来的一把菜归为己有。每天总有一家人的麦子要被糟蹋掉一片。第二天,孩子们的家长总是向找上门的人道歉,然后孩子们就是挨骂,有的还得挨脾气暴躁家长的打。但是第二天还是有一块地糟同样的殃。
童年的春天总是在挖菜和在地里玩耍中度过,一切的一切,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日,苦难的岁月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挖了不一会,先生和女儿就不干了,我们带的小塑料袋也差不多装满。他们父女在地里嬉戏打闹,我坐在地上摘菜,发现里面有一些跟荠菜长得很象又不是荠菜的草,禁不住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教会女儿完全认识荠菜。抬头,她跟爸爸已经没了踪影。
过了一会,我就听到“笛……笛……”的声音,那是我非常熟悉而又久违了的声音——柳笛的声音,然后就听到女儿在叫:“爸爸,你真伟大,可以造出笛子来。”
是先生为女儿做了我们小时候在春天经常玩的一种玩具——柳笛,也可以用丁香花的枝干和柏树的枝干做成。那大概是我们小时候拥有的唯一的乐器,虽然吹出来的声音不成曲调,但那时候认为是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了。
当女儿吹着笛子,激动地蹦蹦跳跳跑到我身边,手里抓了一大把做好的柳笛,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妈妈,这柳笛比我们的竖笛还好,我明天去学校给我的好朋友一人一个。”我笑笑,从女儿手里拿过一个柳笛,吹了起来。我们三个人的笛声一定组成了独一无二的交响乐,引得周围的人都向我们这里看来,而且脸上都流露着笑容。
下午回到家,我做了荠菜馅的饺子,一家人吃得很香。第二天,女儿把柳笛带到学校,回来告诉我一个都不会响了,她说他们同学都没有听过柳笛的声音,很羡慕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