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路费

(2007-08-06 11:07:26)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人生感悟

 

    前几天带着孩子回老家过暑假,可算是领略了老家的过路费了。

 

    老家在临汾西边的山区,下火车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

 

    下了火车,本来打算乘公共汽车进山回家的。无奈天下着很大的雨,手里又提着从北京为父母买的小型洗衣机,而且还携着一双小手,我已经明显感觉到她手的颤抖,那是冷的。北京跟临汾的温差很大的,况且因为是伏天,我们没有准备更多的衣服。

 

    打车吧,在北京不是也经常打车吗?为了能尽快的见到久别的亲人,就奢侈一下吧!

 

    雨幕里,跟一位桑塔纳讨了半天的价,答应送我到山下80元。

 

    临汾变化很大,去年回来的时候也是雨天,当时正在搞修建,说是朱总理视察的时候批评了领导们,指责他们把当年全国有名的花果城糟蹋得不成样子,所以到处是泥泞,不坐车步行的话简直没办法下脚。这次的马路已经没有了泥,也变得宽阔了许多,路边上到处是服装专卖店,有我知道的品牌,更多是我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的,店面也打点得很有品位。我从来不穿名牌,也难怪孤陋寡闻,深切的感觉就是临汾人富起来了,敢于问津名牌了。

 

    感觉是要出城了,司机建议走红卫,说可以近点。我说随你吧,怎么好走怎么走。虽然曾经在临汾上过三年高中,记得从临汾到我家就走一条道,根本不知道还有近道远道。所以只能听从司机的了。

 

    车一拐就上了一坐桥,司机告诉我准备好两块钱,要交过桥费。这桥是我认识的,八十年代初我上高中的时候走的就是这坐桥,那时候每次经过的时候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就要交两元钱的。当时就很疑惑为什么交钱,大人告诉的答案是要收集修桥用钱,等收够了就不用再交了。如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车窗外的桥已经破旧,路面的泥泞几乎要埋了旁边经过的车半个车轮。难道修桥的费用还没有收够?

 

    就在司机停车付过桥费的时候,我从车的后玻璃向后望去,已经牌了一大溜车。这还是雨天的一大早,要是晴天,估计车还得多。我们可以做一个计算,假如一个小时过100两车,那么一个小时的过桥费就可以受200元,一天跑车的高峰期就10个小时,每天得收1800元。一年365天,可以收到过桥费557000元,二十年已了一经达到千多万。一千多万哪,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难道这么一坐小桥就要花千万都不至?

 

    车到了襄汾境内又收了一次5元的,就快到我家的那个路口,还有一个10元的,而且我清楚得记得,这些个收费点已经收了多年了。到最后一个收费点的时候,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司机说我们要是走高速的话,还得多花5元呢。

 

    结果到我下车的时候,80元加上来回过路费,花114元。

 

    记得当年在山西上班的时候,就赶上集资修太旧,所有工职人员每人100元,从工资里扣走,当时我跟先生的工资没人也就100多点,那个月一扣,吃饭都成了问题。

 

    如今的太旧高速还在收钱。

 

    要想富,先修路。确实,路的开通为封闭的山西提供了走出山门的便利,老百姓出点钱没什么。但交通部门的无限期无限制的敛钱却让人很难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咏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