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3.7.9
把观众心中已经符号化的某类人群,以真人秀还原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性情,是真人秀节目不断创新的基本思路之一。江苏卫视这次选择了“企业家”这个群体,看头很足。其实,引擎觉得最有看头的是把各级官员群体,做成真人秀(湖南卫视变形计曾经做过一个退休的厅级干部,很好玩)
2013.8.20
国内电视节目中,属于原创的(拜托有点科技含量、拜托属于模式节目、拜托别把拼凑国外多个模式当原创),又能算得上成功的娱乐节目,有哪些?有吗?谁来推荐下。
比较接近原创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变形计,非你莫属……还有哪些?
2013.11.8
湖南卫视《变形计》即将开拍第七季。第七季,没错。这是湖南卫视正能量节目的高峰之一,可以和超女、我歌、爸爸去哪相提并论的节目。引擎非常喜欢这档节目,的第一季。说实话,后边的五季都没啥印象。调查下,你看过几季?
2014.2.10
"变形计"七季了,角色互换真人秀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没有看到说得很清晰的。引擎抛砖:角色互换核心是互换的两类人之间存在误解,为增加双方理解而互换;除此以外基本属于可以单方体验类,不必互换。再看“变形计”,穷孩子富孩子间有误解吗,没有!正因此才有人诟病该节目中穷孩子城市体验无意义。
2014.2.10
引擎很喜欢“变形计”,也认为它是国内不多的原创好模式。我探讨角色互换真人秀内在逻辑,不是批评变形计,但这模式的确不算完美。不能否认有人说的乡下孩子进城有负面效果,电视节目的仪式感加速了穷孩子的认知,他们很快发现真相:他们要努力奋斗获取的却是别人与生俱来的。残酷但不失真,惜无出路。
2014.2.24
看#变形计第七季#,电视毕竟是手艺活儿。这节目活儿好,达到了不需太多同期与配音,只凭镜头和音乐,故事自然流淌,情感翻腾前行。堪称范本!
2014.2.25
不少人指责变形计节目内容有道德瑕疵,这很正常。其实真人秀节目本来就是最易引发道德讨论的节目类型,沦为声色犬马才是背道而驰。
什么情况? //@只是做了个噩梦而已: //@卢安克: //@公益探索者:亲历者为大家揭开#变形计#背后制作的真相与伪善,想了解一个虚假节目如何披上公益的外衣吗?请认真看博主懂得长微博。(《我所知道的变形计第七季》……)
2014.2.25
还真没注意过这个现象,"变形计"节目中“女女交换”的节目的确数量很少,为什么?中国当下真的是熊孩子太多,而女孩都是乖乖女?恐怕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可能大家只是惯性只看到了表象。深入内心,需要“变形”的问题女孩,也许数量不会比熊孩子少。教育、心理专家们来指点下?
2014.2.25
批评“变形计”的人对节目忍无可忍,赞同节目的人理由更多,这档中国原创色彩节目影响力巨大。引擎此前发博说,交换类真人秀的核心是需要交换的两个群体间存在误解,交换互体验增进理解;而这在变形计中不存在,只是两个独立的体验过程。受指责的穷孩子进城环节其实无必要,只保留城里熊孩子下乡即可。
2014.4.22
《变形计》第八季昨晚首播,没有看,据说是新形式?怎么个新法,收视率不太高啊。湖南卫视新节目动作有点慢,变形计这样的老牌节目,量太大消耗品牌,可惜了。
前博看错,昨天收视0.7 ,还不错。变形计是国内真人秀的标杆性节目,大红大紫过,但这节目类型并没有出现扎堆跟风情况,这说明一是节目制作难度大,二是节目未能持续成为热点。季播无规律,量大消耗品牌,都使该节目进入疲惫期。舌尖也是大红节目,也未出现跟风,值得学习研究。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