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电视节目创新引擎
电视节目创新引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85
  • 关注人气: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记歌词了,比试音准,谁先出招

(2008-11-14 15:42:07)
标签:

音乐

歌词

湖南卫视

江苏卫视

音准

娱乐

分类: 欧美电视节目

江苏卫视:《K歌之王》
  1.节目定位:全民参与的电视卡拉OK大赛。
  2.节目内容:借鉴了卡拉OK的形式,由最广为传唱的歌曲,最平易近人的参与方式和最出乎意料的评判方式造就规模最大的电视卡拉OK大赛。
  节目拥有一台耗费巨资专门研制的音频分析机器,参与者演唱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由机器挑选歌曲中的关键字加以音频分析,谁能唱得更准确、更接近原曲就获得更高的分数。
  节目在环节设置方面仍包含竞争、对抗、过关、闯关、奖励等竞赛元素,紧张感和愉悦感相得益彰。

  3.节目看点
  没有评委的唱歌比赛:以往唱歌节目都是由人做评判,但《K歌之王》这个节目的评委却是一台功能强大的音频分析机器。分析演唱者和原声在各项声音指标上的相似度。摒弃冗长的点评,节目更紧凑,结果揭晓更加直观,更有说服力。
  最"靠谱"的唱歌比赛:《K歌之王》打破歌唱大赛比音色、比舞蹈的审美疲劳,在音调、节奏、音符长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看谁唱得更准确,更靠近谱子,比赛形式新颖且简单易懂。
  最平易近人的歌唱比赛:本节目不需要专业的唱功、姣好的外貌、过硬的舞蹈,只要热爱卡拉OK就有资格参加,真正零门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次,比赛选取的都是最熟悉的金曲,如"大腕成名曲20首"、"08年卡拉OK点击率最高的20首",演播厅就是豪华的卡拉OK厅,观众就是欢庆的人群,节目就是大party!
  挑战自我的唱歌比赛:节目仍然设置挑战、PK、闯关赢取奖励等环节。连闯3关的参与者,将在最后环节直接挑战"评委",也就是音频分析机器,并赢得奖励。挑战的难度呈梯度增加,参与者要根据难度判断是继续还是放弃,悬念迭出,扣人心弦。

  4.节目模式说明
  《K歌之王》模式来源于英国《大声唱出来》。该节目号称英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卡拉OK大赛",每周一档,在周六晚上的黄金时间播出。该节目在英国连续播出,收视成绩显著,名列同一时段的第1名。该节目在爱尔兰播出时,收视份额最高到达47%,全面超出平均收视率。

 

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 湖南卫视2009年编排周五晚19:35,湖南娱乐频道试水

  湖南卫视目前正在用唱歌机器从歌手的唱片中录制歌曲,每支歌都有自己特有的波段,选手拿着麦克风唱歌,唱完之后,唱歌机器能测试出选手唱歌的波段跟唱歌机器提前录制的相似度有多高,并打出分数。

  选手演唱的将是近30年来耳熟能详的歌曲,比如《军港之夜》、《冬天里的一把火》等等,但是挑选出来的片段大多是一首歌中最难掌握的部分,比如转音、变调等。可能出现这样的搞笑场面,选手一首歌都会唱,但基本不在调上,得分是零。

  《挑战麦克风》的选手还是采取“大海选”的方式,观众免费报名参加,每天晚上将有100名选手比赛,周一至周三是普通选手,周四将有明星加盟,和选手一起比拼。
=====================               =====================         =====================

节目模式简介:
节目为形式少有的卡拉OK大赛,每集会邀请到100位选手参加,但是不是他们中的所有人都能上场放声歌唱。
    规则如下:第一轮由中枢电脑挑选出一首人们歌曲,然后在场的所有100位选手一起跟着音乐合唱,最终由中枢电脑根据他们各自的表现打分。打分根据歌曲中提前选定的关键音调,演唱者是不会知道这些曲调到底出现在哪一句的哪一个单词上,所以演唱者必需尽力唱好每一个音和每一个词,最后中枢电脑会根据演唱者在唱这些曲调时候的表现与原版演唱者做对比,然后打出分数。最终从100名选手中选出2名得分最高的选手上台对决,对决的形式和前面海选形式一样,2名选手在歌单中选出自己最拿手的歌曲进行演唱,然后中枢电脑为他们打分,分高者赢!     第二轮:形式和第一轮一样,最终也是选出一名选手进入决赛。
    第三轮:两名选手进行对决,然后得分高的人进入最终一轮。
第四轮:进入这一轮的选手就有希望获得5万英镑的奖金。选手要演唱3首歌曲,歌曲有3个梯级,也就意味着3个奖励(5000,25000及50000)。奖金越高意味着难度越大,要求得到的分数也更高。通过3首歌曲的人就可以获得50000英镑奖励。如果通过第1首歌的考验,而未通过第2首歌的人就会失去所有的奖金。允许选手中途放弃拿走已经获得的奖金。

不记歌词了,比试音准,谁先出招不记歌词了,比试音准,谁先出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