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仙
(2021-01-19 10:52:51)分类: 散文画廊 |
张大仙
张林
张大仙,是大表哥张成祥的绰号。背地里,我也叫他张大仙,可当面,还是亲切地叫他成祥大哥。叫他张大仙,是因为有人求他看手相,也有人找他算卦。在这方面,他似乎确实也混出了一些名堂,到华联商厦,一提张大仙,谁都知道是张成祥。
成祥大哥的老伴儿,也就是我的大表嫂,姓潘,她是我小学同学潘春久的亲大姐。小学同学潘春久,我知道他:聪明,学习又好。平时,鬼点子也多。也因为此,班里的同学才给他送上一个不太文雅的绰号——潘老鬼。
记得,潘老鬼没读完初中就随其父母回辽宁老家了。听成祥大哥讲,他这个小舅子回辽宁,读了高中,也考上了大学,可后来,潘老鬼却回乡自己创业了。尽管听说潘老鬼整得也不错,但我还是有些为他惋惜,以潘老鬼当年的聪明,该有更好的发展吧。
脑瓜好使,都是一窝一窝的。我的大表嫂也冰雪聪明,经济脑瓜儿,能说会道,八面玲珑。成祥大哥,脑袋也活泛,聪明,智慧,多才多艺。
小时候,就听说成祥大哥这个万里挑一的好媳妇是他扭秧歌扭来的。当时,大队组建的秧歌队,大高个儿、四方大脸、风度翩翩、一表人才的大哥是男队打头儿的;大表嫂是女队打头的,几场秧歌扭下来,两个人就扭到一起了。
那个年代可不同于当今年代,自由恋爱,不用媒人牵线,简直都有些不可思议。应该说,大哥大嫂这对才子佳人真可谓天造一对地成一双,他们创造了婚姻幸福的奇迹,也开创了自由恋爱的先河。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婚后,大哥大嫂走出农村,到城里发展。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看,都是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与气度。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们一下子就抓住了被许多商家忽略的商机:中老年人服装消费市场。就是现在,中老年人也是主要消费群体。2006年,他们在经济中心地段——华联商厦,租了店铺,开始做起了中老年人服装生意。
早些年,大哥主外负责上货,大嫂主内负责打理店铺。只要愿意突破思维设限,生命就能激发出无限的可能。夫唱妇随,比翼双飞,大哥大嫂很快就站稳了市场,真可谓: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滚滚达三江!
后来,字笔好,口才好,不甘寂寞的成祥大哥,刻手戳,瞧手相,给人算卦、看宅院……等等。日进斗金连天发,天生祥瑞诸事顺。大哥致富的路子也越走越宽广。
大嫂的性格和妻子的性格有相似之处:热乎人,联合人,心眼多,人也好。她俩也对心情。在乡下生活时,每次来安达,即便不买什么衣服,妻子也会到华联商厦二楼大嫂的服装店铺坐坐。一到一块儿,她们便像亲姐妹一样咋亲也不够。
华联商厦的店员,也都对举足轻重的大嫂恭敬有加。我们一旦相中了什么衣物,热心的大嫂就会领着我们来到店铺前,一脸笑意地把我们介绍给店主:“这是我二弟和二弟妹,给拿质量好的,价格上给个上价吧。”店主也特热情:“没说的,放心大姐,你去忙你的,任他们选购!”
华联商厦购物,虽不是高档消费,但物美价廉,货真价实。前些年,我们一大家子人,确实没少在华联消费。因为有大嫂在华联,我们才尽管放心购物。
成祥大哥呢,我们哥俩也挺对劲儿。见面,从来都有说有笑,无话不谈。我也总有求于大哥:孩子相门户让大哥代表我讲几句话,孩子结婚定日子,甚至请老黄仙、确定搬家日期……等等,我都会找他,他从来都有求必应,不厌其烦,每次也都会给安排得周周全全圆圆满满。
搬到街里生活,加了成祥大哥的微信,见面和联系的机会更多了,也更亲近了。大哥常把他播讲的评书段子发给我听,每次听完,都让我震撼:他的播讲,声音纯正,干脆利落,堪与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评书表演艺术大师袁阔成相媲美。
来而不往非礼也。有时,我也会把我的小文章分享给他,没想到,他精读细品,一字一句都读得非常认真,更让我惊诧莫名的是:他居然还会写出一段又一段的感想,字里行间,饱含着深沉情谊和热情鼓励,也显示出他横溢的才华。在文字的最后,他还会谦虚地打上一句:向二弟学习!我也会真诚回复:大哥才是榜样,大哥阅历丰富,阅人无数,大智慧,大哥大智者也!
有一天,和大哥语音,他说他现在正在钻研佛学呢,已有半年了,叮嘱我,有啥事找他。今年63岁的大表哥,精力旺盛,身体康健,奋斗不止,活力无限。他总在开辟自己喜欢的新领域,也总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单从这一点,就让我这个弟弟对他羡慕不已,羡慕他的背后,自然也还有更多的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