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企业要怎么做?

标签:
财经 |
分类: 管理杂谈 |
https://xtsimages001.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sers-157126/2021_03_24_09_34_28933083.png
2020年的财富500强中,中国企业总数增加至124家,第一次超越美国121家。但是,中国企业盈利水平较低。2019年,上榜的中国企业124家平均利润不到36亿美元,约为美国企业(70亿美元)的一半,也低于全球500家大公司平均利润41亿美元。
根据数据计算,上榜中国大陆公司平均销售收益率为5.4%,低于美国企业的8.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8%,低于美国企业的17%。而财富500强排名中最多的国资企业收益率提升问题成为了国企改革中重要的一环。
2019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选择10家企业作为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示范企业,分别是航天科技、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航集团、中国建筑、中国中车集团、中广核,探索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途径。
国资委提供的资料显示,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
“三个领军”是指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三个领先”则是在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效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等效益指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领先企业。而“三个典范”便是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拥有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企业。
1.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算是世界一流企业?
具体来讲,首先,世界一流企业所处领域应该是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的;其次,一流企业要在行业内具有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获得广泛的认可,一定是长期并持续性的。
仁达方略通过国资委、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等多方对世界一流企业的理解,再通过指标的归纳、对比、分析,萃取出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其中主要的一级指标包含经营业绩、业务发展、技术创新、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信息化、品牌价值和社会责任。
被选定的10家示范央企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主要有两个方面要升级,第一,企业动能的激发,让人才可以在企业中更多的带来创新与活力;第二,通过管理的提升来实现企业的各个方面的升级。
2.示范企业中两类企业的主要对标方向
在能源类企业中提升管理效率、安全管理、合规管理、风险控制、持续发展等管理水平上与国际能源类企业有很大的差距。在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也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制造类企业中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提升盈利能力,与此对比国际一流企业,并且给人留下产品、技术、管理等优秀的印象。
加快国际化进程将国内部分技术成熟、国际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向境外延伸,通过扩大对外投资、境外工程承包,带动国内设备、产品、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借鉴国际著名企业的升级模式,通过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升国有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3.社会责任
企业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之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和战略中。积极参加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展示我国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和履责成效。促进国内外标准评价体系的合作互认,不断扩大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影响。
国有企业公有制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对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二是引导国有企业在主营业务优势和广泛的社会问题之间找到结合点,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运营和管理中。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监督,推动企业在诚信经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国企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