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局进化:怎么看“救人于危难”?

(2018-09-13 11:18:43)

      常有人说要多做好事,要救人于危难。但是,很多情况下,好心并不一定会有好结果。比如我的一个同学,在各行业都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经另一个同学推荐到我这来当副总。我手把手教他,结果他是第一个出去开公司和我对着干的。我好心帮助他,可他呢,反过来和我对着干,好心没有得到好结果。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好心没有得到好报就灰心,从此不再去主动救人于危难。这样做的话,就太过于功利了。

      古语说,救什么都别救人。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消极,但它是有道理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些人,你觉得他可怜,其实好些是自找的。至于那些天生就有残障的人,社会应该对其进行救助。但好些看似可怜的人,其实一点也不值得帮助。比如某些要饭的,是可怜,但也有可恨之处,他年纪不大,四肢健全,干什么都能活着,但他不自强呀。

      把握尺度

      救人于危难,必须把握好度,要区分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是每个可怜的人都值得同情,值得你去救助他。你盲目遵循“好心有好报”的老理儿,可能会让你受到巨大伤害。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采取绝对化的态度对待一切情况。

      慈不掌兵,义不行贾,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含义呢?


      本文来自“王吉鹏察聊”微 信公 众号,关 注“王吉鹏察聊”,我们一起解读更多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