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打假》第一期:谁的意见对,听谁的

标签:
仁达方略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管理咨询企业如何管理 |
好的理论可以产生正向的效果,当然一个不适合的管理观点、企业管理理论,可以让企业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基地。那么对于理论的甄别就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之一。当然,企业用于各种因素对于管理观点的甄别缺乏能力,实际上也没必要,我们可以以第三方的身份帮助大家认识理论、甄别观点,一起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基于这样的考虑,早在2002年,仁达方略王吉鹏就提出了管理打假这样的事情,很多媒体的朋友对此深表兴趣,但是因为各种因素,这个事情进行的断断续续,现在各方条件都支撑我们这个方式可以广泛的、持续的开展。因为现在都移动互联时代了,我们可以用各种触手可及的方式来传播我们的观点,和大家一起进行同广激荡、相互借鉴。
今天作为第一期管理打假,先谈一些观点,供大家来探讨。早些年有一本书叫第五项修炼,提出来一个学习组织概念,学习组织学习企业、甚至后来出现学习中党和学习社会,这个理论在全国一度广泛传播,那么这个五项修炼里面有很多的观点,本身是错误的。我曾经出来一本书,当时起名就叫“学习组织批判”,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出版社建议把名字改掉,之所以提这样一个动议就是因为在学习组织里面冲刺了假观点,错误观点,所以得打假。比如说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观点,在很多企业被得了应用,叫“谁的意见对,就听谁的”,当时我走了很多企业,很多人提了这个观点,希望能够把这个观点以咨询的方式植入到企业内部,让他们得到有效的落地,我断然拒绝,我认为这是一句扯淡的话,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所谓“谁的意见对听谁的”看起来很美好,我们当然要以正确的观点来指导企业的经营,指导企业的管理,问题在于谁来评价谁的意见对;以什么形式、什么流程来确定谁的意见对,如果后两个问题得不到解答,和正确的执行的话,所谓“谁的意见对,听谁的”,只能带来无中风主意,只能让大家议而不决,因为他从根本上否定了组织程序。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即使不是科层制,起码的组织程序要有的、起码的组织分工还是要有的,不能人云亦云啊、不能听那个意见都觉得对都觉得好。最后总要有一个决策的程序,总要有一个决策拍马的岗位或者机构。
所以“谁的意见对,听谁的”就是一个虚假的命题,我们就要打假,必须把他说清楚,否则的话无论物理泛滥,企业里面因而不决,就会给组织带来极大的损失。如果您想跟王吉鹏教授一起探讨更多话题,请关注“仁达方略”公众号,在对话框回复“报名”,亲自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