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型企业集团需建立企业文化生态

(2007-09-17 10:48:41)
标签:

产经/公司

     中国企业经历了最初的发展阶段,规模正一步步扩大,企业在实行战略扩张的同时,各种问题随之而来,其中多种因素硬性结合后带来的消化不良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并购后的忧思及应对措施充斥各大媒体,更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文化整合的种种手段,提出如何让两种文化融合,我认为,跨国公司也好,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也好,不必一定非要在集团范围内建设一种大一统的企业文化,如果在集团内不同产业、不同地域的分公司或子公司,采取过于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就会容易在集团公司的发展中造成僵化的趋势。

 

     福特汽车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亨利"福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发明家,但是在开创汽车业辉煌历史的背后,亨利"福特却有一个固执的个性,使他总是为权力而殚精竭虑,并拒绝承认他人的权威,也不接受别人的看法。随着公司的发展,在福特汽车公司的非正式文化中,亨利"福特的权威模式被制度化了。渐渐地,独立的经理们都走了,而在他身边全都是些阿谀奉承的人。这种内部文化极其不利于公司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进行顺利的调整。尽管20世纪20年代中期,迅速减少的市场份额已经敲响了警钟,福特汽车公司最终还是未能预见到汽车市场的一次重大转变。他仍死死地抱住T型车不放,即使消费者的需求已经转向了追求款式上的变化、封闭的车身设计和型号的级别化。而通用汽车却做到了这一切。福特汽车公司的简短历史说明了过于统一、僵化的公司文化给公司发展造成的不良后果。

 

     以山东华电国际电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H股、A股上市公司)为例,华电国际公司目前参控股企业已达12个,以后随着公司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和规模不断扩张,管理范围还会不断扩大,公司本身具有集团公司的性质。在一个单一化的企业里,管理不同利益相关者已经是很困难了,而在一个集团公司中,复杂因素又会进一步增加,每一个基层企业都有自己的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且通常都有自己鲜明的管理风格。不可能在全公司范围内建设一种大一统的企业文化,如果不同地域的分公司或子公司都采用过于统一的企业文化,就容易在公司的发展中造成僵化的趋势。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华电国际着眼于建立“一主多元”的企业文化格局,坚持以本部为依托、以基层企业为基础的原则,在对各基层企业的文化进行适度整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理念识别系统。在这个共同理念识别系统的指导下,允许并鼓励公司所属各单位子文化的培育、创造和个性发展。所属各单位子文化的成熟与健康发展,又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向纵深发展的坚实基础。由此形成的理念体系,能够适应与协调公司集团化管理运营,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的内在规律。从更高层次来说,华电国际公司企业文化又是华电集团、发电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大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最优秀的部分。

 

     华电国际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企业文化生态的涵义。企业文化生态表明企业文化体系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能力、具有不同层次的完整系统,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还与其它文化体系相适应,互为依赖,和谐共生;其他文化系统不仅包括整个社会、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等,也包括公司各自内部的子文化。

 

     在企业文化生态体系中,我们始终强调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所属各单位必须适应和服从企业的一体化管理,局部发展要服从整体规划,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企业每一位员工必须自觉认同企业文化,并以其不断熏陶自己的思想感情,审视和约束自己的日常言行,坚持个人智慧服务于集体目标,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协调一致。

 
     与此同时,在企业文化生态体系中并不排斥个性文化的存在。对于一家区域性集团公司甚至全国性集团公司、以至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跨国公司来说,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子公司、不同的职能部门或者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学历的职员之间,会有不同的子文化。以华润集团为例,其主营行业包括零售、地产、啤酒、食品加工及经销、纺织、微电子、石油及化学品分销、电力、水泥等,而这些产业又分布在全国不同地区,集团整体上要有能够包容不同自文化的大文化体系,华润的核心价值观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员工价值最大化”,这是下属每个企业、每个产业的基本准则,但同样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员工价值最大化,啤酒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企业不可能用同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即使在华润啤酒内部,又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如哈尔滨的新三星、吉林的华丹、辽宁的沈阳、雪花、成都的蓝剑、合肥的零点、以及浙江钱啤等,东北、西南以及华东地区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过去20年跨国公司所实际发生的情况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大型跨国公司一直都希望产生出一个把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全球文化,他们寻求一套统一的价值观、信仰、规则、制度、行动和行为,甚至着装。然而,实践证明,文化上的完全一体化是不现实的,跨国公司提出了“全球思考,本土行动”的经营理念。这与我们所提出的企业文化生态体系中“一主多元,尊重个性”是一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