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次第分明,何必自欺自误!
修行有次第,犹如从幼儿园到博士后,决不可能颠倒,颠倒了就是自欺自误:
先破我执(断见思惑,证七信位,即阿罗汉),再破法执(断尘沙惑,即十信位以上的菩萨),最后破空执(断无明惑,初住位以上的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断尽无明惑,才能离幻归真,彻证实相。从初发心到圆满佛果有52个阶位,寿命/身高/光芒/威力等都是翻倍增进的,彼此不是一个时空,所谓一地不知二地事,一级更比一级难,所以《华严经》反复强调:从初地到十地菩萨,自始至终不离念佛。
入大乘的最低标准是初信位、断见惑。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52个阶位,三大阿僧祗劫,方能究竟成佛。可见证果之难,成佛路远。我们末法众生未悟之前,根本就谈不上修行,门尚未入,何况证果?!
五十二个阶位,是菩萨从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所要经历的五十二个等级,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述,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阶位。
从初信位菩萨到圆满佛果的52个阶位,诸位扪心自问自查,你已修到哪一级?
《楞严经》所说的五十阴魔,几人真正读懂?了生死,首先要破五阴魔障,就像囚犯越狱一般,有五道封锁线——色/受/想/行/识,每冲破一道,就面临十种阴魔的阻拦/狙击(共五十种阴魔,详见《楞严经》)!试问能突破”色阴区宇“(突破物质障碍,穿山如水,履空如地)的有几人?至于”受阴区宇“/”想阴区宇“/”行阴区宇“/”识阴区宇“,一切免谈。
生死事大,轮回路险,末法众生只有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佛力佑护,才能即生了脱生死,净土成佛。
基于此,末学研读楞严经、圆觉经近30年之后,专修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
再说说断惑之难,难于登天!
断除惑业有三大类: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总称“三惑”。
断惑有多难?涅槃经云:“须陀洹断见惑,如截四十里瀑流。”见惑有八十八种,思惑有八十一种。 断一品见惑,如断四十里瀑流,何况断思惑!
所以李炳南老师说:“我学佛七十多年,一品惑也没断!”
诸位听好了:断一品见惑,如断四十里瀑流(如长江截流四十里哦)!
八十八种见惑、八十一种思惑、无量的尘沙惑、是一世两世、一劫两劫能断尽的吗?你敢保证自己来世能得人身、闻佛法吗?除了净土法门,仰仗佛力,你觉得靠自力能断惑证真、了脱生死吗?
蕅益大师说: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
或问:彻悟人还须往生净土否?普贤愿王,导归极乐;初地至十地,皆云不离念佛。百丈清规:课诵、送亡等事,无不指归净土。故天如云:若果悟道,净土之生,万牛莫挽。云栖(莲池大师)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故知,凡言不必生净土者,皆是增上慢人!
印光大师指出:“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不济事。即使证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之人,亦难免来生因福造业,或致堕落。证四果(阿罗汉),方了生死。此依小乘说。若依大乘圆教说,初信位断见惑,与小乘初果同。七信位断思惑尽,方了生死。初信至六信,尚未了生死。初信位菩萨,其神通智慧,已非凡情所能测度,何况二、三、四、五、六信位乎?!
参禅之人,每以宗家机锋转语,净宗教宗皆无能答,为道高妙而人不能知。实则起此知见之人,亦不知古人之意。果真知者,必无自雄自矜之态。何以故?以绝妙之语,亦极平常之语。不但会得不济事,即使大彻大悟亦不济事!直须完全证得,方为了生死事。而后世能证者,实不多见。五祖戒禅师(五祖,寺名,师戒禅师为五祖寺住持,故称“五祖戒”),于宋初名喧宇宙,门庭高峻,若龙门然,死后转世为苏东坡(有事迹可证)。东坡以前世慧力,其文字、见地,俱不平常,而复不拘小节。其守杭时,尚常邀妓自娱,可知戒师并初果尚未能证。何以故?以初果得道共戒,任运(自然而然)不会犯戒。若不出家,亦娶妻室。纵以杀身威胁之,令犯邪淫,宁肯就死,决不肯犯戒。禅者若知此义,何敢藐视净土,高推禅宗,让愚夫愚妇仗佛力以往生,而自己甘处轮回,不愿出离乎?光说此者,恐汝不知所以然,被禅者所屈,而捨佛力以仗自力,致了生死于驴年(尽未来际亦无驴年)!”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
复化凡居士书)
生死事大,轮回路险,末法众生只有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佛力加持,才能即生了脱生死,迅速成佛。
未证阿罗汉,只能仰信圣言量,不可师心自用。
诚如佛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泛指五蕴四相)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佛说四十二章经》)
【宣化上人讲解:“慎勿信汝意”:你不要听你自己意念的话,你不要信你自己所想的东西,所以说你要特别谨慎一点,特别小心一点,不要信你的意念和你那个意思。“汝意不可信”:你那个心意是靠不住的,不可以相信的。
“慎勿与色会”:你切记,不要著到一切色相上。“色会即祸生”:你若是和色相合而为一,就会有祸患生出来。
“得阿罗汉已”,你若得到阿罗汉了,证果了,断见思烦恼了,“乃可信汝意”:你那时候,才可以稍微信你自己的意念一点,还不可以多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