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子喻与净土法门

(2025-09-20 16:59:11)
分类: 人生感悟
穷子喻与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何谓果地觉?即佛之知见,亦即佛果地之无量功德;何谓因地心?即众生对佛之知见的信心,亦即众生对诸佛如来将果地功德无条件地惠于吾人的信心。就净土法门而言,印光大师云:“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者,以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念佛众生,果能恳到执持忆念,则以弥陀果德,熏染自己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全众生心,成如来藏。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如是如是。”

  净土法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则,全体是佛果地所证境界,末法众生,狭劣无识,难以了达;净土法门称佛名号即得往生之事相,不断烦恼证涅槃分,带业往生,妙因妙果,非通途教理所能诠释,末法众生,障深慧浅,难以生信,故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称叹净土法门,乃极难信之法。

  今略述《法华经》中穷子之喻,会通于念佛法门,愿于净土起信,有所裨益。

  穷子喻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犹如慈悲父母忆念舍父出逃的浪子,无时不在企盼浪子回家,继承家业。法华会上,释尊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直揭诸佛度生之本怀。与会大众,悉皆授记作佛。大富长者(喻佛)善巧方便,以羊车鹿车牛车(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诱引诸子(喻众生)出离火宅(喻三界)。然后,各赐诸子大白牛车(喻大乘佛果),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证知释尊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尔时慧命须菩提等上首弟子,从佛所闻未曾有法,欢喜踊跃,恭敬礼拜,以譬喻向佛禀陈自己的信解。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至五十岁。

  ——此喻凡夫无明不觉,轮转六道。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喻佛德无量)。父每念子,心怀悔恨,冀子得归,委付财物,无复忧虑。尔时穷子展转来到父亲所居城邑,遥见其父,而不相识,见其有大势力,居所富丽堂皇,即怀恐怖,疾走而去。

  ——大福长者,乃穷子之父,此喻阿弥陀佛实吾人慈父。阿弥陀佛有无量功德,有大慈悲,有大愿力,而此功德愿力皆为救度我等而施设,喻如慈父冀子得归,委付财物,无复忧虑。而我等无明障深,于净土法门不生信愿。

  尔时大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遣旁人,急追将还。尔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内心惶怖,昏厥于地。父知其子志意下劣,不敢认父,继承豪富家产,遂令使者以冷水洒面,令子醒悟,遣令自由。穷子欢喜,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

  ——此喻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含摄阿弥陀佛积功累德所积无量功德宝藏,即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结晶,亦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今诸佛欲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此是阿弥陀佛之本愿也。

  而九界自力众生志意下劣,于此圆顿念佛成佛之法不能信解也,故释迦本师随顺众生根机意乐,于观经会上,开定散二门,示净业三福,委曲劝进诸念佛人,念佛求生净土。

  尔时长者密遣二人,以高薪诱引其子,来长者家作除粪之务。长者怜愍儿子自甘低贱,冀其自知门第种姓的高贵,即脱璎珞上妙之服,更着粗弊垢腻之衣,与儿子一道共作除粪之劳,于二十年中,常令儿子除粪,循循善诱,渐令儿子管理珍宝库藏。穷子下劣之心,长期未能转变。复经少时,父知儿子渐以通泰,自鄙先前狭劣之心,成就大乘志向。

  ——大富长者以高薪诱引其子来家作务,比喻诸佛劝进众生念佛,求福求慧求生净土。穷子二十年中常务除粪之劳,比喻众生自甘低贱,虽然也在念佛,只知追求衣食温饱,此与净业三福中第一世善相应;

  穷子渐渐学习管理珍宝库藏,比喻众生渐渐生起出离心,发愿求生净土,此与净业三福中第二戒善相应;

  穷子自鄙先前狭劣之心,心志渐以通泰,比喻众生志慕大乘,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求生净土,此与净业三福中第三行善相应。

  而阿弥陀佛慈悲随顺众生心愿,随顺众生之世善、戒善、行善,分别惠与世福、戒福、行福,由此俾令众生对阿弥陀佛之信心渐次增上,渐次坚固。

  长者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来集,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我逃走,竛竮辛苦五十余年。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库自然而至。须菩提等上首弟子禀白:“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我等皆是佛子。” (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

  ——大富长者临终付嘱财物,譬喻阿弥陀佛宣说本愿,众生但能信愿念佛,必能往生成佛;弥陀本怀,从始洎终,无非此愿。穷子闻言生大欢喜,譬喻众生于净土法门,信心决定,从此永无疑惑,获大安心,得大安乐,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

  上述譬喻表法义趣甚为深邃,与净宗理念不谋而合。阿弥陀佛怜念救度十方众生,犹如大富长者忧念救助其子。阿弥陀佛五大劫的思惟肇愿,无量劫的积功累德,圆成西方极乐世界无尽的功德庄严,十劫以来都在盼望着吾人前去受用继承。终日垂金色臂,接引念佛众生;时时望众生求生净土,如慈母倚门望子。而众生不肯念佛,遂致弥陀慈父垂手徒勤、倚门空望。吾辈众生心志陋劣,不敢担荷念佛往生速疾成佛的圆顿大法,每以凡情揣度:业力凡夫只是信愿称名,就能往生到弥陀净土,快速成佛,哪有这等便宜的事?如是陋见,恰如历劫流浪三界的穷子不敢认领父亲的宝藏一样。对此可怜愍的下劣凡夫,释尊令其修持渐法,执除粪之务,笃修净业三福,培植福德,福厚则心灵,待至慧光渐发,堪能荷担念佛出世大法时,释尊便不失时机,无问自说,称性宣说念佛法门,令其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净土,证不退转,直至无上菩提。十方众生闻信净宗念佛妙法,表证当人成佛的机缘成熟,实乃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也。一念净信,弥陀慈父即可委付当人佛地功德法财,穷子骤能豪富,即大欢喜,得未曾有。经云:“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十方众生闻信弥陀名号,发愿往生彼土,即可领纳阿弥陀佛无上功德,获得疾速成佛之大利。不断烦恼而得涅槃,念佛他力果地法门实乃大不可思议之大安乐法门。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
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平生后,入彼涅槃城!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老实念佛,莫换题目。
深信因果,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为智者。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极乐, 
花开见佛,圆满佛果,普度众生,迅速成佛!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跟佛走吧,现在出发,梦已醒来,心不害怕。  
西方净土,快乐老家,一心念佛,九品莲花。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念佛法门,即浅即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十地菩萨,不离念佛,薄地凡夫,亦蒙佛恩。
 
觉者为佛,凡夫痴迷;梦里梦外,非一非异。   
诸佛慈悲,托梦开示;唤醒众生,千方百计。   
缘起性空,心作心是;忆佛念佛,转识成智。   
烦恼菩提,不即不离;梦外无觉,当体即是。   
阿弥陀佛,法界藏身,包容虚空,周遍微尘。 

众生心性 与佛同俦 由迷背故 轮回不休  
如来慈悲 随机说法 普令含识 就路还家   
无奈根性 万有不齐 非出格人 决难出离   
因兹特开 净土法门 普摄一切 上中下根   
五逆十恶 地狱相现 一念投诚  即登彼岸   
等觉菩萨 德与佛齐 尚须往生 方证菩提   
博地凡夫 具足烦恼 不肯念佛 如何是好   
寄语世人 同生信愿 执持佛号 始终莫变   
待至临终 蒙佛接引 顿出五浊 直登九品   
见佛闻法 亲证无生 乘大愿轮 普度有情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莲开上品,圆满佛乘,早证菩提,广度有情!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一旦无常至,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世上光阴短,地狱噩梦长,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欲免轮回苦,及早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妄念死,自性法身活。
得道西方去,莲花朵朵开,花开无数亿,朵朵见如来。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反观此世间,犹如梦中事。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究竟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南无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