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心见性,就能了生死吗?

(2025-01-13 16:48:53)
分类: 人生感悟

     问:明心见性,就能了生死吗?
  徐恒志居士:明心见性的人,离了生死尚远,正象上面所说,暗室的电灯,虽已开亮,垃圾尚待清扫,不能认为开电灯等于扫清了垃圾;也不能认为垃圾未清,就说电灯没有开。有些人虽已开悟见性,只因习染深厚,一时不能净尽,遇个别境界当前,未能不动此心,但并不妨碍其已开正眼,自能不失觉照,知其虚妄,不取不舍,不至于粘滞执著,留连忘返,譬如有线风筝虽在空中飘荡,却有一线牵住。只要假以岁月,勤加打扫,习染分分化,佛性分分显,毕竟能了生死、成佛道。另外,历史上高僧大德已明心性,而生死未了的事例很多,象唐朝惠林寺的圆泽和尚,曾与李源友善,有一天他们相约去朝礼峨嵋山,圆泽想取道斜谷,李源要取道荆州。最后圆泽和尚同意从荆州方向前去,当船到南浦,看见一妇人在汲水,和尚望而悲泣。李源惊问其故,他说:“我原想取道斜谷,正欲避开这妇人。因为她已怀身孕,正待我投胎为子,不逢则已,现既相遇,实难避免。”他约李在三日后相见,以一笑为信,并说“十三年后,杭州天竺寺外,当再与公相见。”圆泽和尚当晚入寂。过了三日,李源到妇人家探望,果然生一儿,并对李源微微一笑,李便把来龙去脉向家里人讲清。十三年后,李源自洛阳到杭州,以赴前约,在葛洪井畔听到一牧童扣牛角唱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佛性)常存。”李源上前招呼说:“泽公健否?”牧童说:“您真是诚信君子!但我世缘未尽,未能亲近,彼此勤修不怠,以后自可再见。”大家看!圆泽和尚能知过去未来,得了宿命通,在生死关头仍然不能打破,这正说明仅仅开悟见性,而见思烦惑未尽,还是不免随业流转呀!此外,草堂青禅师转世为曾鲁公,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历史上均有记载。这几位禅师都是宗门巨匠,有解有行,只以情染未脱,依旧生死轮回,实值得人们深思!

  问:这样看来,明心见性,彻悟根本,好象也不管用,生死关头仍难透脱,是吗?
  徐恒志居士:不!人们依于般若正智而明悟本具的光明性体,这是学佛的根本。所以菩萨六度万行,都以般若为先导,若无般若,五度莫非世间有漏善法,不名为度。但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故佛随机施教,开示了无量法门。在无量法门中,学人必须自谅根性,择一专修。总的说来,专仗自力为难,兼仗他力为易。例如净土法门就是三根普被、得他力加持的特别法门,也是普济一切含灵(众生)的大总持法门,这是许多往圣先贤——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莲池、蕅益、彻悟、印光等诸大祖师所走过的道路,他们为我们作出了光辉榜样。所以说,“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实是我们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出离轮回苦海的正确航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