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六种译本对照版
(2024-12-28 10:03:52)分类: 人文关怀 |
《金刚经》六种译本对照版
自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之一,更是般若系经典的纲领,所以译本众多,如众星捧月。不同译本,其经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译为《金刚般若(br)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pramit-s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再如“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一句,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被歪曲为“一切法得成于忍”。而留支译为“知一切法无我,得无生法忍”,真谛译为“于一切法无我、无生,得无生忍”,就容易理解了。鸠摩罗什译本中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多难解释啊,解释起来多繁琐啊!可是译为“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成就”(菩提留支译本)、“一切圣人皆以无为真如所显现”(真谛译本)、“以诸圣者皆是无为所显现”(义净译本),原来圣贤就是因彻悟无为法而得解脱啊,你翻译成“有差别”不就成了有为法了吗?……总之,流行本的此类问题不一而足,而流支译本、真谛译本和义净译本则较为圆融完善、义理晓畅,修行人不可不读,善学者开卷有益!当然,如果是单纯念诵,不求甚解,任何版本都可以从一而终,但是若想深入了解经义,特别是契入第一义谛,那必须择善而从之。成佛路上,最理想、最究竟、最完美的途径就是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彻底脱离六道轮回,跟阿弥陀佛和诸佛菩萨俱会一处,天天听经闻法,速证无上菩提,不亦快哉!
南无阿弥陀佛!
【经名及译者】
【梵语】 Vajracchedik nma triatik prajñpramit*
Vaidya, Dr. P.L ed.
【汉译】0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748c-752c)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弘始四年.西元404年)
0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752c-757a)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永平二年.西元509年)
0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762a-766c)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天嘉三年.西元562年)
04《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766c-771c)
隋大业年中三藏笈多译 (开皇十年.西元590年)
0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七〈第九能断金刚分〉(大正7,980a-985c)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显庆五年~龙朔三年.西元660~663年)
06《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8,771c-775b)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长安三年.西元703年)
(提示:梵语经文前的序号系按昭明太子所分32品分段标记;汉语经文前的序号系上述七种译本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