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参老和尚:信心不是一句空话

(2024-11-19 12:56:59)
分类: 人生感悟
梦参老和尚:信心不是一句空话

    我现在给大家讲讲信。我要说你没信心,你心里绝对会骂我胡说,“我信佛这么多年了,怎么会没信心?”我肯定大家信,但信心不具足!为什么?那我问你,有信心没有? (众答:“有!”)你没有,你不承认,我说你没信心。
   信心不是一句空话!你相信你自己是佛吗?相信你能成佛吗?相信你的心是佛,你就已经修行一半了,这要一万大劫。《华严经》上讲,修这么一个信心得十万大劫。

    我们学佛法入了佛门,这心刚要信,不是信心;信心是有标准的,不是我们随便想的。有什么标准呢?“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华严经》上说,信心入位,入信心位。那个信要生根——“信根”;由根而产生力量,叫“信力”,相信自己是佛。佛都干些什么事,你回光返照看看你自己,你都做些什么事!是佛事吗?“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这个功夫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念头岔了马上能回转,这才算有信心。
    我们很多道友学佛好多年了,好像对佛很了解似的,对佛法也很清楚,有人问我:“老和尚出家多少年了?”我说:“快八十年了,七八十年了。”他说:“那你信佛很恳切吧!”我说:“不行,我信心还没具足。”
    这话大家可能有怀疑,没有什么好怀疑的,确实如是,没入信位。我举个例子!问我们有信心没有,没有一位回答说“没信心”。三宝弟子,有信心的菩萨,能够在一百个世界,示现成佛度众生;不只在一个世界示现,而是一百个世界,你能做得到吗?我这是根据《华严经》讲的。
     在《华严经》上是三十位——十信、十行、十回向。咱们这修行不是建立在信心基础上。信位的菩萨绝不再犯错误。为什么呢?恶念不生。他信自己本性是佛,绝对能成佛,念念都能希望(成佛),认识自己是未来诸佛。
    这个功夫(七信位)做到了,就不再堕生死了。相信自己本性是佛,不再随业力流转,那你这个信心就是佛;相信极乐世界就是你自己的(家),阿弥陀佛就是你,你就是阿弥陀佛。你能这样信不?不光这样信,还得承认,承认我这个心就是佛。第一个条件:信。
   信了之后,是行!那个行不是待在屋里行,而是在你行、住、坐、卧、吃饭、穿衣,乃至于上厕所都在修行!如《华严经净行品》所说。你所有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要践行《净行品》!乃至进洗手间都发愿度众生——“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你能够从早晨一睁开眼睛:“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到晚上睡觉,这一天中每一个动作,都没离开《净行品》文殊师利菩萨的教授,这就是入信位的菩萨。自己所做的全是清净的,这是信位菩萨。
     像我在美国万佛城,宣化法师知道大家会忘记,怎么办?到处贴条子,从饭厅到厕所,走到哪儿都贴着《净行品》的开示。念久了后来就记住了。最初是经常忘,贴个条子提醒自己,这才真正“入信位”,是这样的信,让你念念是佛,念念不忘众生。
     你念念阿弥陀佛,念念都度众生,让一切众生都生极乐世界,这才是真的信心。《华严经》里要求我们的都得兑现,而不是说空话。怎样兑现呢?依着文殊师利菩萨的教导去做。

  
    你这个信是从妄心生起的一个欣悦心,所以我希望诸位道友从头做起。从哪一头呢?信!如果你的信能生根,产生力量了,那么我们的恶门就全关闭了,善门就全开了。
     因此我们这信,有时候要回头检查检查——我们念阿弥陀佛,真正相信极乐世界没有?自己问自己,自己能做得了主吗?我出家七八十年了,我现在还是做不了主!
    《金刚经》中,须菩提请问佛,“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你能把你的心降伏吗?当你念阿弥陀佛时,你心里就是阿弥陀佛,缘念阿弥陀佛,让他把你的心降伏住。住在什么地方?住在阿弥陀佛。但是住即无住,阿弥陀佛是如来法身。
     因此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阿弥陀佛的法性身,念法性佛。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包括一切世界,这样念佛效果会更大一些。

不求佛刹,何免轮回?
慈氏(弥勒菩萨)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净土?”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刹,何免轮回?!”
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著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三界狱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欲相救免,邪见业王,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汝见愚痴之人,不种善根,但(只)以世智聪辩,增益邪心,云何出离生死大难?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刹(净土佛刹),趣佛菩提,当生佛刹,永得解脱!”——《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