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祖师说梦幻

(2024-11-14 08:09:25)
分类: 世间如梦

历代祖师说梦幻

六祖说梦

   又有近臣问曰:“此身从何而来?百年之后复归何处?”师(六祖)曰:“如人梦时,从何而来?觉醒时从何而去?”曰:“梦时不可言无,既觉不可言有。虽有有无,来往无所。”师曰:“贫道此身亦如其梦。”师又偈曰:“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会梦如两般,一悟无别悟。富贵与贫贱,更亦无别路。”  (《五灯会元》卷二)

 

唐朝高僧寒山大师,有一首诗说:

    “昨夜得一梦,梦中一团空,

   朝来拟说梦,举头又见空,

   为当空是梦?为复梦是空?

   相计浮生里,还同一梦中。”

唐朝高僧鸟窠禅师有一首偈语:

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在梦中。   

这是浮生若梦的最佳写照!

历代以来有许多的诗人骚客,以梦来比拟人生的蜉蝣若寄、空幻变迁,例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白居易《读禅经》)

苏东坡也感叹说: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幻影殊。”(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凡夫当梦时,眼见种种色。此非作故有,亦非求故获。不知今是梦,道我能蓄积。贪求复守护,尝怕水火贼。既觉方自悟,本空无所得。死生如梦幻,此理甚明白。

 

省庵大师说梦

省庵大师《警世偈》曰:

茫茫大海中,长夜谁能寤,反恋梦中欢,将醒还重做。

做得不如前,一错是百错,做得胜如前,依然空懡罗。

造了梦中业,从苦又入苦,劝君早回头,直走西方路。

万缘都放下,勤修净业课,日夜望还乡,一心求觉悟。

豁然心地空,即是真净土,弥陀忽现前,原来是这个。

 

云门禅师说梦

昨日梦说禅,今日禅说梦。梦时梦如今说底,说时说如今梦底。昨日合眼梦,如今开眼梦。诸人总在梦中听,云门复说梦中梦。(《大慧录》卷8)

 

鸟窠禅师说梦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在梦那知梦是虚, 醒来方觉梦中无。

迷时恰是梦中事, 悟后还同睡起夫。 

 

大慧普觉禅师说梦: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八卷:

“昨日梦说禅,如今禅说梦。梦时梦如今说底,说时说昨日梦底。昨日合眼梦,如今开眼梦。诸人总在梦中听,云门复说梦中梦。”

   第二十卷:“三世诸佛说梦,六代祖师说梦,天下老和尚说梦,即今妙喜与如是老人又在梦中说梦。忽然有个没量大汉从梦里觉来,方信三世诸佛所说者不是梦,六代祖师所说者不是梦,天下老和尚所说者不是梦。何以故?梦与觉(醒来)一,语与默一,说与无说一。”

 

湖州吴山端禅师说梦

众生久流转于生死。盖乃日用而不知,未登真觉,常处梦乡。古人道:“昨夜得个梦,梦见一团空。今朝拟说梦,举头又见空。为当空是梦?为复梦是空?料想浮生里,还同此梦中。”

 

慈受怀深禅师说梦

   师云:沤生沤灭几千回,只为金刚眼不开。一日爱河波浪息,始知无去亦无来。汝等诸人,波浪息也未?金刚正眼开也未?此眼若开,照了万法,如梦如幻。当知此身,如影如响。坐断千圣路头,不落祖师阶级,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泡),一切圣贤如电拂!

   师退院辞众,上堂云:三年住此空花相,今日归欤水月同。去住不须论彼此,人生万事转头空。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成就梦中佛事。是知,三世诸佛说梦。六代祖师说梦。天下老和尚说梦。今朝资福说梦。说此一梦,三年零七个月。其间有利根者,轻轻唤著,便乃回头。有根性暗钝者,至今犹在梦中。山僧有个惊瞌睡底句。临行不免倾肠倒腹。尽为诸人道却,照顾鼻孔乍远。伏惟珍重。

一回相见一回老,悟取空花梦里身!

上堂云:过去事,如梦不可得,未来事,如电不可定。现在事,如云仿佛而有。有此方便,能行人之不能行,忍人之不能忍。慧林为你诸人添个注脚:“过去事如梦,了然无罅缝。要当做梦时,便作觉时用。未来事如电,有无不可见。莫将希望心,昧却娘生面。见在事如云,目前仿佛有。安得东南风,吹散西山口。”良久云:山僧为你吹散了也。会么?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

上堂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镇江周子厚,及第了也,因甚却归不得?良久云:杨子江头春柳绿,也应为汝起悲风。子厚将仕。平生勤苦。志在青云:愿公悟死生如梦幻,了恩爱若空花。脱离凡缘,超登彼岸。诸人还会么?石火光中高及第,南柯梦里总无真。绿袍槐简些儿物,赚(欺骗)杀阎浮多少人。

夜来做底是梦,如今说底是梦。生底是梦。死底是梦。会么?梦里移厨梦里来,梦中升座梦中斋。梦中生也梦中喜,梦里死事梦里埋。万事不由人计较,一身休更巧安排。知梦里惺惺者,达磨西来鞋。

若能于此一念回光,如梦觉人,了无所得。又如磨镜,垢尽明现。一切众生,不能直下明心见性者,良由无始时来,颠倒妄想,障闭心光。昔有汾阳和尚,凡见僧来,便云莫妄想。凡有所问:皆云莫妄想。院主云:人传和尚佛法,只有一句子,今后休得也。自后汾阳凡见人来,只云休得也。师云:古人不欲学者所闻胜如所得,故言不敢华。解不敢作。直截向你道:莫妄想、休得也。诸人还休得也未。诸人每日开眼至合眼,所作所为,无非妄想。至于睡梦之中,亦是妄想。妄想一起,颠倒万端。开尘劳门,迷清净界。若能识得妄想根源,直下休歇去。上无佛求,下无魔怖。中无生恋,亦无死畏,便是清净本源。天真妙道。若不识妄想根源,轮回三界,汩没四生。出此入彼,未有休息。山僧自来多口。今朝狭路相逢。普劝诸人,记取汾阳一段因缘。诵取慧林两首拙偈。可以向人天路上。做得个小歇场。愿世世生生常同法会。偈云:莫妄想,好参详,不知终日为谁忙。若知忙里真消息,一朵莲花生沸汤。休得也便好休,百年浮幻水中沤。自家屋里天真佛,切忌区区向外求。

荼毗法语

  浮生岸树井藤,毕竟终归败坏。这僧撩起便行,也是平生庆快。著上没底芒鞋,抛下这个皮袋,且道:律上人,抛下这个皮袋子,向何处去。贫来始觉钱堪使,醒后方知酒误人。

  荼毗坛里火犹在,延寿堂中人又终,方言此身浑如梦,举世还同一梦中。是知三世诸佛亦是梦,六代祖师亦是梦。这僧做梦了也。敢问诸人,且道梦见个什么?良久云:三十四年如转掌,钱塘归梦此时休。

  阿呵呵了阿呵呵,聚落都如蝼蚁窠。一弄火销无影迹,几人于此悟南柯。

    临终一得老僧言,扫尽胸中事万千。回首荣华都似梦,便能谈笑死生前。

    劝君不用广贪求,随分家缘了便休。百岁光阴能几日,得回头处早回头。

     读《法华经·火宅喻》书偈:

  梦里分明有火殃,觉来心地本清凉。三车亦为儿童设,想见瞿昙别有方。

                    (据《慈受怀深禅师广录》)

 

大颠禅师说梦

从今莫做轮回梦

 

   本来这个没纤尘,只怕时人错认真。

   放下了然无一物,何处不是武陵春?

   大千沙界水中沤,沤生沤灭皆幻化。波翻浪滚,水本常然。大颠禅师云:“到家底人,不见有生死,亦无生灭。天堂地狱,六道四生,一切皆幻化。于彻底的人,总无交涉,自然全身放下。”古德云:

诸行无常一切空, 即是如来大圆觉。

放下贪心登彼岸, 背尘合觉道才真。

不住相法超生死, 返妄归真道圆成。

  受想行识五阴魔  如蚕结茧下汤锅

 忙忙只为名和利  思心自纲自缠缚

 父母未生无些事  随着阴阳过爱河

 一片苦海翻波浪  越进越深无底没

 左右都是险峻地  只为粗行步步错

 矣误仔细离乡郡  无始以来造业多

 若免轮回不受苦  大众高声念弥陀

 若免四生不受罪  处心用意念弥陀

 若免六道生死业  行住坐卧念弥陀

 若免娑婆不来往  朝朝日日念弥陀

 若免阎王生铁面  闻早向善念弥陀

    西方净土人人有分 不假修持已现前

   诸上善人如见性  阿弥陀佛便同肩

  心经云“远离颠倒梦想”者。若挂碍无,恐怖绝,自然远离颠倒梦想。仙师云:日间无想念,夜后少梦寐。释云:梦因想生,想因梦生。世人只知合眼有梦,不识开眼也有梦。如何是开眼有梦?仙师云:“假若金银过北斗,大限来时一梦中。”岂不是开眼也做梦?若要梦觉,直待无常,方省生前所作所为、所贪所爱,一切万缘,尽是一场春梦。只自己一身也顾管不得,到此省时晚矣!若是有智之人,忽然自省自觉,无常到来,此贪欲爱乐,尽是轮回之种,地狱之因。远离颠倒,悟本性空,即知此身必无。古云:“圣人无意、无固、无必、无我。无依无倚。无晦无明。无相无名。无强无弱。无秽无净。无止无作。无任无灭。无默无言。绝思绝虑。一切语言道断。心行处灭。”太上曰:“实无所得,为化众生。”释云:“道妙幽微,不可得见。”大颠禅师云:“死了烧了。无饥无渴。无寒无热。无起无倒。无坐无眠。无六根。无九窍。无四百四病。无八万四千虫。永无颠倒。若不如是悟去。清净界中才一念。阎浮早通八千年。会得刹那间。不会尘沙劫。死死生生。展转不觉。睡长梦而不醒。万劫颠倒而无止。颠颠倒倒。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梦醒又梦。睡觉又睡。迷中更迷。终无了期。若有人打得彻透得过。永免颠倒也。”

   远离颠倒莫顾稍, 守定自性根基牢。 不作恶,罪山业海一齐消;凡情退, 一切业缘不能缚。 妄心无 ,自然魔境终须少。 恩爱断, 枷锁解脱乐淘淘。 心明朗, 闪开浮云光烁烁。 不随相, 破邪显证智量高。 无执法, 微尘世界碍不着。

 生死循还那个逃? 此心未了慢途劳。

 从今不做轮回梦, 只走人间这一遭!

 

    大颠禅师《般若心经注解》云:

    若要远离颠倒梦想,先断贪欲,及除爱渴,爱为根本。发心修行,先取见性,爱欲自除。众生轮回,颠倒不息,从过去劫中,不信般若,流浪生死,至于今日,被幻境所惑,贪着五欲,业识茫茫,日夜颠倒,被此幻身,三业昏暗,不觉不知。忽然自觉无常,知此过幻,念念变灭,顿然觉悟,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古云:“圣人无己无固,无必无我,无依无倚,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无净无秽,无立无作,无生无灭,无住无默,无言无说,绝思绝虑。”一切语言道断,心行处灭,实无可得。得无所得,其道常存,朝闻道夕死可矣。死了烧了,无饥无渴,无寒无热,无起无倒,无睡无眠,无六根无九窍,无四百四病,无八万四千虫,永无颠倒梦想。若不如此悟去,清净界中,才一念阎浮,早过八千年。会即刹那间,不会尘沙劫。死死生生,转转不觉,睡长梦而不醒,万劫颠倒而无止。颠颠倒倒,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梦醒又梦,如梦幻泡影,流转世间,梦中说梦,终无了期。若有人打得彻,透得过,永免颠倒,梦幻顿断。且道向甚么处去?千圣觅他踪不见,全身隐在太虚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