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有恒教授谈发愿

(2024-11-09 11:09:02)
分类: 净土故园
发愿须具足欣厌
——张有恒教授谈发愿

   以净宗而言,‘愿’是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即将平生所修功德,专求回向往生西方,不作他用;且发大菩提心,乘愿再来,广度一切众生。详言之,净土法门之发愿须具足欣、厌二门:
 
1、厌门:即厌离娑婆。以深知娑婆世界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一切众生,皆在生死苦海之中,头出头没;吾人起心动念,五欲六尘皆为造业之所,起业感报,故依苦集二谛,因而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及‘烦恼无尽誓愿断’之大愿。若吾人于娑婆世界,深生厌离,更无贪恋,所谓‘但求一日之速脱,不欲须臾之暂留’,是名厌门。

 2、欣门:即欣求极乐。由深信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常得听闻三十七道品等法,而且诸上善人聚会一处,长生不老,受诸快乐,故依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此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得不退,无上菩提,一生补处,故依灭谛,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大愿。若吾人于极乐世界,切愿欣求,更无二志,所谓‘求生之心已定,虽万牛而莫挽’,是名欣门。
 
总之,‘愿心’即是‘因心’,有因心才有果觉。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此学佛要立大愿心,了解‘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此才能由因生果,也才能达到最后成佛的目标。尤其净土法门之发愿,更要具足欣、厌二门,厌即舍于秽土,欣则取于净土。此欣厌取舍之方,为十方三世诸佛转凡成圣之通则。盖若不厌舍,如何转凡?若非欣取,何以成圣?故自凡夫乃至等觉,无不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欲修净业之同修,不可不知也。
  (张有恒教授现为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台湾行政院飞航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清凉小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