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镜宙居士谈发愿

(2024-11-09 11:06:09)
分类: 净土故园
朱镜宙居士谈发愿
菩萨初发心(发愿)即成正觉
 
菩萨本有地上与地前之分。登地菩萨,自初地至十地,皆称法身菩萨。而地前菩萨,则为凡夫菩萨的总称。系指能发大心的凡夫,虽未登地,而其发心广大,不为自己功名富贵,或子孙福禄,而时能为法界一切有情,求生净土,速证菩提,像这样发心的在家弟子,始可称为初发心菩萨。世尊尝言:“菩萨初发心,即成正觉。”发心就是发愿,这说明了菩萨发愿的重要性。菩萨发愿求生净土,上度下化,终必得证菩提,过去诸佛为菩萨时如是,现在诸佛为菩萨时如是,未来诸佛为菩萨时也如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菩萨时,皆无不如是。是以《大智度论》卷七十八云:

‘发心菩萨有二种,一者,行诸波罗蜜等菩萨道。二者,但密发心。此中说行菩萨道者,是人虽事未成就,能胜一切众生;何况成就。如歌罗频伽鸟,虽在壳中,未发声,已能胜诸鸟;何况成就。菩萨亦如是,虽未成佛,行菩萨道,说诸法实相音声,破诸外道,及魔民戏论;何况成佛。有人言:若有能一发心,言“我当作佛,灭一切众生苦”,虽未断烦恼,未行难事,以心口业重故,胜于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自求乐,自为身故,爱其所亲。阿罗汉、辟支佛,虽不贪世乐,自为灭苦故,求涅槃乐,不能为众生。菩萨心生口言,是故胜。譬如一六神通阿罗汉,将(带领)一沙弥,令负衣钵,循路而行。沙弥思维:“我当以何乘为入涅槃?即发心:佛世尊,最上最妙,我当以佛乘入涅槃。”师知其念,即取衣钵自担;推沙弥在前行。沙弥覆复思维:“佛道甚难,久住生死,受无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师复以衣钵囊还与沙弥令担,语在后行。如是至三。沙弥白师:“师年老耄,状如小儿戏;方始令我在前,已复令我在后,何其太速?”师答:“汝初念发心作佛,是心贵重,则住我师道中。如是人,诸辟支佛尚应供养,何况阿罗汉?以是故,推汝在前。汝心还悔,欲取小乘,而未便得,去我悬远,是故令汝在后。”沙弥闻已惊悟:“我师能知我心,我一发意,已胜阿罗汉,何况成就。”即自坚固,住大乘法。’

 又引《摩诃衍论》云:“或有人如是言:其有发大乘心者,虽复在弊恶小人中,犹胜二乘得解脱者。”小乘、二乘,皆指声闻比丘。菩萨一发心,即超过小乘、二乘,则菩萨之非声闻比丘,更为明显。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见闻利益品》云:
  “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皈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论地藏经是佛对在家弟子的遗教》节选)
--------------------------------------------------
 附录【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初发心,即初发求菩提之心也,亦即发愿往生净土之心也。晋译《华严经?梵行品》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是为显华天两宗圆顿极意之经文。然华天于此文异其义,天台谓初发心者初住也,便成正觉者,破一分无明而现八相成佛之作用也,是为圆教初住成佛之意。华严谓若约于寄位而显,则始自十信乃至佛地,虽有六位不同,然得一位随得一切位,相即相入,主伴圆融,故于经中十信之满位得一切位及佛地,此谓之信满成佛。是于初心成究竟之正觉也。(《佛学大辞典》)
【初发心四十一义】 初发心的四十一种特征:一是心不杂一切之烦恼。二是心相续不贪异乘。三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四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五是心常能集善根。乃至四十是心护念,诸佛之神力故,四十一是心相续,三宝不断故。见《十住毗婆沙论》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