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圆法师:以逃离牢狱之心求生净土!

(2024-11-05 10:13:11)
分类: 三界如狱

宏圆法师:以逃离牢狱之心求生净土!

  对于娑婆世界,我们要看破放下,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只有极乐世界,这就叫做愿。
  古人说:“金刚非坚,愿力最坚。”金刚石硬度非常强,能够消磨宝石、玻璃、瓷器,但是金刚石不如这个愿力坚固。《普贤行愿品》中说,人到临欲命终时候,一切的诸根都败坏了,一切依靠都没有了,唯有愿王不相舍离,可见这个愿力非常重要。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是往生的关键,我们要在信愿上多下工夫的。
  佛在阿弥陀经中三番四次劝发愿往生,这就说明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心是很难发起来的。

  难就难在厌离娑婆上。这个娑婆世界,我们也知道非常浊恶,我们也知道苦多乐少,但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这都是我们的邪知见。我们住习惯了,宁可受苦还是舍不得。我们贪恋着钱财,得不到也想贪,因为财物可以让我们受用;我们贪色,为了快乐;贪名,可以荣耀;贪吃,可以享口福养身体;贪睡,为了安逸。还有些文化人,他们贪恋文章诗赋、林泉花卉。总之,人人心里都有放不下的,都有所贪恋的目标。
  只要有一样东西放不下,临命终时,就会为此物所牵,就是临终的障碍,而不得往生。因为有一物不忘,就叫念不专一,“念不一不生极乐”,都会成为我们临终的障碍。

  我们要了解这个世界有种种的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八苦交煎,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苦。《法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个娑婆世界就是火宅、就是牢狱,危机四伏,不容一刻停留,以这种出离心求生净土,这就是切愿。 
     
宏圆法师:发愿要发真实愿

   现在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往生者寥寥无几呢?主要是因为人们愿力不深切,发愿也大多是浮泛之愿,不注重发切实的真愿,以至于临欲命终的时候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身心俱乱,又被家亲眷属、恶友所干扰,这个时候很难提起正念的。所以愿力不够强、提不起正念来,会被业缘所牵,继续六道轮回。

    就像大兵压境,你的这个力量不够,你是很难冲突重围的。如果能在病苦当中,心心极乐、念念弥陀、愿生净土。就像穷子思父、游子忆母一样,心心都扣在求生净土上,怎么能不会往生?所以我们这个愿力非常重要的。

   有的老居士认为临终还早着呢,我现在先敷衍了事,我想念我就念念。如果一旦到临命终时,你这个愿力不够强大的话,你不在平常加以修炼,愿力不够,你临命终时怎么能克服这些干扰?怎么能克服这些业缘的种种障难?克服不了,结果就是随业轮回!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锻炼,让我们的愿心坚固。信愿行三资粮中,愿力最为重要。有愿,信就永无改悔;有愿,行就能有所归。如果有愿,必然具足信和行。释迦牟尼佛悲心特切,再三劝发愿,如果我们再不发愿求生净土,就太辜负佛恩了。 
                               摘自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文珠法师:发愿往生是何等重要!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发愿往生极乐国土,得不退转,正是佛说阿弥陀经的宗旨。然非信不能发愿,非愿不能往生。故释尊继劝信之后,再劝发愿,依愿起行,即使是五逆十恶众生,亦可以带业往生。是以‘已发愿’者,当然已往生,‘今发愿’者,今生即得往生,‘当发愿’者,当来必定往生。无论是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凡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皆得往生。无论已生、今生,或当生,凡生彼国者,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之故,佛告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此是释尊第三次劝导众生,发愿求生净土。第一次是说完极乐国土,依正庄严后,即劝言:‘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其次是说完七日念佛一心不乱,命终即得往生之后,再劝说:‘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而今释尊又于六方诸佛称赞劝信之后,不但再三劝信,而且再三劝令发愿。已发愿已生,今发愿今生,当发愿当生;若不发愿,则不能生。如信舟车,能运能载,可达目的,然若不愿乘之,又怎可以到达目的地呢?可知发愿往生是何等的重要!

  古往今来,凡念佛而又能发愿求生净土者,无一不往生。是以一人发愿,一人往生,多人发愿,多人往生,恒河沙数众生发愿,则恒河沙数众生,皆得往生。若能以此念佛法门,自行化他,则何止得往生,而且得上品上生。

  昔日,越国夫人王氏,领导妾婢念佛,共修净土。后有一婢无疾而逝,其夕夫人梦婢致谢:‘幸蒙夫人教诲,今得生净土’。夫人问:‘西方其可至乎’?婢居:‘可’。遂导夫人前行,见一大池,中有莲华,大小间错,荣悴不等,夫人问其故。婢说:世间念佛求生西方的人,才发一念,池中便生一华,勤惰不同,荣悴亦异。

  中有一人,朝服而坐,宝冠璎珞庄严其身,夫人问:‘此是何人?’婢答:‘杨杰也’。又一人朝服而坐,又问何人,婢答:马墟也。两人俱修净业,见其本传。夫人问:我当生何处?婢即导其前行数里,见一华台,金碧辉煌,光明灿然,即说:此是夫人生处,乃金台上品上生也。梦醒,悲喜交至,某年遇生日,晨起秉炉焚香,望观音阁而立,诸眷属方趣前为其拜寿,视之,则已立化矣。(录自圆瑛法师的弥陀要解讲义)

唯求临终往生净土,才能跟佛感应道交
宏海法师 

大家切记,所作的一切功德,唯求临终往生净土,不求来生人天福报。为什么呢,就是要断除轮回的相续心。娑婆世界任何果报,哪怕最好的果报,都不贪恋,都要视为毒药,唯恐远离不了。诸位想想,光这两条,我们基本上都过不了关。我们几乎是必求人天福报,控制不住地想这辈子好点儿。我们会把一切的功德,滑落到两边用,那就跟佛的誓愿相违背,往生不了。你把娑婆世界这边能够舍得纯粹,那么那边的佛法界才能够彻底圆满地打开,这才叫做感应。
  所以说,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唯求”,就是只有这一个愿望,唯一的愿望,临终的时候,跟净土发生作用,阿弥陀佛前来接应。这样才能跟佛的誓愿相契合,感应道交,定满所愿,才能满我们的所愿。所以,大家要树立这种正知见。
为什么印祖说,我们做的一切功德,千万不敢把它用在其他九法界了,不仅仅说做人,或者说我不堕地狱就可以了,包括不能生天,甚至不要光求自了,乃至生到菩萨法界做菩萨,都不要去做这个回向,唯求净土就是一种究竟圆满的回向,是最高境界的回向,往生净土,那就等于说只跟佛法界发生因缘,其它的九法界全部屏蔽掉,这才能够感应道交。
净土法门是非常究竟的,直接系缘在佛的法界——一真法界。所以它的超越,不仅仅是对三恶道的超越,不仅仅是对三界六道的超越,乃至对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个法界,也顿然超越了。 
  所以诸位,我们必须要了解学习佛的四十八愿,愿愿都是让我们彻底跟娑婆世界绝缘的。四十八愿非常微妙,都有这个功能,每愿都是让你跟娑婆世界绝缘,每愿都是让你对阿弥陀佛放心,每愿都是让你对极乐世界产生向往,每愿都是告诉你们,往生是这辈子必须要成功,必定能成功的事!

海涛法师: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请问法师,临终的时候念绿度母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答:当然可以啊。你念什么都可以,最主要是发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这是你的愿啊,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你。你是修绿度母的,你是修药师法门的,都可以,无所谓。你只要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阿弥陀佛必定来接引你。
你修绿度母,你就应该知道,绿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示现,那阿弥陀佛更会来接引你的。你修药师法门的,更是如此,阿弥陀佛还要派八大菩萨来接引你,怕你没信心。所以,我认为,各位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呢?
除非你现在已经证得八地、是无生法忍、证得空性的菩萨,否则都要发愿先去极乐世界再来,因为去了极乐世界,就可以证得无生法忍,得不退转,你再回娑婆世界来度众生的时候就不会颠倒,这个很重要。并不是说我们自私,怕来做人(去极乐世界不是为了逃避,而是去见阿弥陀佛授记成佛,普度众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