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以十八种譬喻,为父王解说三界如梦,身心如幻
(2024-09-26 11:04:05)分类: 圣贤遗教 |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
(世尊以十八种譬喻,反复为父王解说三界如梦,身心如幻,最后指归净土一真法界,授记成佛,圆满菩提正觉。)
佛言:“大王!诸根如幻、境界如梦,譬如有人睡于梦中,与诸婇女共相娱乐(与诸冤对共相斗战、闻妙乐声心生适悦、为彼非人断其鼻根、为饥渴之所逼切、梦中舌根断坏、与诸宝媛共相执持、持热铜鍱以为衣服而自缠身、自见其身悉皆散坏不觉诸触、见彼幻师幻作五欲种种欲乐、为彼瀑流漂没己身受诸惶怖种种苦恼等十八种梦事,可谓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大王!是人觉已,忆念梦中事,为实有不?”王曰:“不也!”
佛言:“大王!是人所梦执以为实,为智者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婇女(冤对)毕竟非有,何况与之共相娱乐(斗战),当知是人忆梦中境,徒自疲劳(忧恼),都无有实。”
“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此名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有相,则无愿求(希求),名无愿解脱门。若能了知三解脱门,与空共行,涅盘(菩提)先道,决定如法界(广大如法界),周遍虚空际(究竟如虚空)。于此譬喻,当如是知。”
尔时,世尊告净饭王言:“大王!如上所说解脱法门,当自系心,正念观察,勇猛精进,决定修作。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依此得证无上菩提,能招世间一切富乐,能消世间一切渴爱,能伏世间一切我慢,能破世间一切邪见,能灭有情一切罪恶。未登初地凡夫异生,皆令证得平等法性。如是法要,非诸声闻及辟支佛所行境界,唯诸菩萨之所修作。大王!应作是念:‘我当云何于人天中得为眼目?于长夜中得为照明?于爱河中得为船筏?于险难处得为导师?无依怙者为作主宰?自得度已,复能度他;自解脱已,令他解脱;自得安隐,令他安隐;自证涅槃,复令他证。’大王!不应观彼现在世间所受富乐五欲自在,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不应于色境声香味触,心生贪着。是故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系心正观,勿生疑惑。”
安住三种解脱门, 谓空无相及无愿。
得佛无上甚深慧, 了一切法皆虚幻,
大悲愍念诸有情, 离冤亲想悉平等。
善巧方便应群机, 不违世俗谈真谛。
是诸众生闻法已, 了法自性悉皆空,
大悲方便演三乘, 胜义法中无所说。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十(指归净土,舍假归真):
尔时世尊为马胜比丘说伽陀曰:
“马胜当谛听, 今放净光明,
为利乐释种, 令见真实智。
彼等善了达, 诸法不可得,
于我正法中, 寂静心安住。
释种大名称, 了法无所依,
得离彼疑心, 未来当作佛。
从此最后身, 得生极乐国,
于莲华化生, 奉觐无量寿。
安住彼佛刹, 精进无退转,
游化于十方, 承事俱胝佛。
于一一世界, 兴种种供养,
为利诸有情, 勤求无上道。
经一一佛刹, 建立诸佛事,
如来所加持, 勇悍心坚固。
于无量亿劫, 严持妙香花,
奉献诸世尊, 后当成正觉。
于彼彼佛所, 宣扬助法化,
成熟诸有情, 皆得心明悟。
又彼诸佛土, 无缘觉声闻,
唯有住大乘, 清净菩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