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禅师念佛诀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难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生者,盖念佛之人未得诀耳。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死”之一字在念头上,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得;见闻知解,到此时却使不行。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刹;不生净土,恐堕地狱!纵然无恶业,亦不免人道往还(得人身比往生净土难);即使有善因,其争奈天福易尽,仍旧堕落。
莫云“自有主宰”,业果所牵,诚难回避;莫道“本无生死”,识心未尽,总属轮回!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事为轻,错过此生,永劫沉沦!凡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急之事;于一切时,总作临命终时,即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净土。须下死功夫,才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成佛之阶梯,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天如禅师云: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
轮回是个绞肉机,人体是个造粪机,灵魂是个摄像机,宇宙是个放映机,生命是个幻灯机,生活是个粉碎机,一切都是枉费心机,看破放下正合天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千古良机!
念佛法门,即浅即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十地菩萨,不离念佛,薄地凡夫,亦蒙佛恩。
阿弥陀佛,法界藏身,包容虚空,周遍微尘。
死心和尚《劝修净土文》
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而世人不肯信向,但只贪生,不知有死。且夫三界火宅,业系受生。寿命短长,皆酬宿报。前世有十年分,今世受用十年;前世有二十年分,今世受用二十年。人生百岁,七十者稀;大限到来,还他一死。
《阿含经》有四仙人,获五神通,自知过七日当死,各往逃避,隐空藏石,入海居廛;过了七日,依旧还死。三世诸佛,也须涅盘;何况我辈凡夫,不死安归?只如功名富贵之家,财宝如山,妻妾满室,日夜欢乐,他岂不要长生在世?争奈前程有限,暗里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滞。阎罗老子,不顺人情;无常鬼王,有何面目?
且据诸人眼里亲见,耳里亲闻,前街后巷,亲戚眷属,朋友弟兄,强壮后生,死却了多少也!古德云:“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我劝少年人,趁早修行。壮年人血气刚强,色力未衰,正好修行。
奉劝衰老人,最好念佛。年纪衰迈,日月无多,发白面皱,眼花耳聋,头低背曲,脚手颤掉;去天堂甚远,入地狱甚近。不办死路,又待如何?
有儿女人,正好念佛。自从早年娶妻,养子经营家计,受尽千辛万苦;今日儿女长大,家计已成。好将担子分付儿孙,落得现成享福,念佛修行。若不回头,定是痴人。忽然三寸气断,不免万事皆休!若是孝顺儿孙,斋得几众僧,看得几部经,哭得几声,犹是记念爹娘;若是不孝之子,父母方死,尸骨未冷,作耗财产,出卖田园,恣意作乐。以此观之,著甚么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女谁见了!
无男女人,正好念佛。孤单一身,无忧无虑;不须男婚,不愁女嫁;粗衣淡饭,多少清闲。若不修行,后悔何及!
富贵之人,正好念佛。高堂大厦,衣食丰足,百事现成,皆是前生修来。
贫穷之人,正好念佛。衣食不足,贫穷下贱,常受饥寒,只因前生不肯修行,遂招现报。若不改往修来,一死之后,如秤锤落井,何时出头?古人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参禅之人,正好念佛。或根机稍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如世袭荫官,不忧落第,爵禄现成。
有等愚人,说道“心好便了,何须念佛”。此等邪见,惑乱世人。古德云:“冷笑富家翁,营生忙似箭。囤里米生虫,库中钱烂贯。日里把秤称,夜间点灯算。形骸如傀儡,莫教绳索断。眼光忽落地,追悔有何用?”
汝若念佛,不生净土,我愿替汝堕拔舌地狱!他年净土花开日,记取娑婆念佛时!
——录自《径中径又径》、《西方公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