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2024-08-08 10:15:59)
分类: 人生感悟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憨山大师梦游集》卷五
示石镜一禅人

古人为生死大事,走向山中吊影单栖,专为究明己躬下事。故云: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不是养懒图安闲,任意度时光也。必欲究此大事,只可运粪出,不可运粪入。直须将妄想恶习,文字知见,一齐吐却,放得胸中乾乾净净,了无一法当情,只是一句佛号作自己命根。古人三十年不杂用心,正是此耳。

若今住山,任意悠悠,随情放旷。妄想起来,又要逗凑几句诗,作两首偈,当成悟的道理,消遣日子。如此只是一个养懒的痴汉,如何唤作住山道人。不唯唐丧光阴,抑且虚消信施。挨到腊月三十日(命终时),将什么见阎王老子?并不是将一首诗,一首偈,便可抵得他过也。禅人当思为甚住山,毕竟要讨个下落,方不负百劫千生一遇之胜缘(佛缘)。古德云:三途地狱受苦者,未是苦也;向袈裟下失却人身,诚为苦也,可不念哉!

示观智云禅人
学道人须知,第一, 要看破世闲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
第二,要办一片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不被妄想攀缘以夺其志;
第三,要将从前夙习恶觉知见,一切洗尽不存一毫;
第四,要真真放舍身命,不为死生病患恶缘所障;
第五,要发正信正见,不可听邪师谬误;
第六,要识得古人用心真切处,把作参究话头;
第七,要日用一切处正念现前,不被幻化所惑,心心无闲,动静如一;
第八,要直念向前,不可将心待悟;
第九,要久远,志不到古人田地,决不甘休,不可得少为足;
第十,做工夫中念念要舍要休,舍之又舍,休之又休。舍到无可舍,休到无可休处,自然得见好消息。
学人如此用心,庶与本分事少分相应。有志向上,当以此自勉。

生死未了,如丧考妣
大安法师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八万大劫之前,八万大劫之后,它都没有脱离鸽子身。这说明畜生道的时间这么长。那么鬼道、地狱道的时间比这还要长百千万亿倍,可谓久经长劫,何时了休?

而且在三恶道里,无量剧苦交煎,无归无救,不得休息啊。即使佛菩萨示现去救它,由于它业障深重,它也接纳不了,信受不了,也没有办法得到救度。地藏菩萨在地狱好不容易度一个众生,度上来以后,很快又堕回去了。

所以说人身最难得到,又最容易失去,这可是很悲痛的事情。我们不了解真相,阿罗汉证果,了解八万大劫以来自己在三恶道受苦的情景,他都胆颤心惊,吓得流出血汗。

我们不知道害怕,等到果来了,都晚啦。所以我们现在要痛念生死,这个生死问题不解决,就“如丧考妣”,如救头燃,头都燃上火了,你还能想其它的吗?

彻悟大师每当念到三恶道剧苦的时候,五脏六腑似乎都在焚烧啊。

祖师对生死、对轮回有着深刻的敏锐性,哪像我们一天到晚麻木不觉,感到幸福生活甜如蜜啊。觉得这个世间好得不得了,对生死轮回的苦难很漠视。

所以我们要痛念生死啊。生死问题不解决就“如丧考妣”啊。所以禅宗说未悟之前如丧考妣。

我们生死未了就得要有这种心态,如救头燃,头都燃上火了,你还能想其它的事情吗?

我们有没有这种真为生死心?如果真的是如丧考妣、如救头燃,一天到晚还能泛泛悠悠的吗?叫他念佛,就说“哎呀,我没有时间啊,我很忙啊,等我退休以后再说吧”。也许不等你退休,你的命早就没了,你能忍心自欺自误吗?
从中我们看到为什么这个万修万人去的截图法门,现在怎么成了“易往而无人”了?因为我们没有真为生死的前提啊。所以这句话我们要好好地去体会,去落实。


(大安法师?《彻悟禅师语录》讲记)



生死大事未了,如丧考妣

修行人应提起警觉之心,时时刻刻将生死大事挂在心中提醒自己,切不可荒废时日,无常迅速,修行没有场合时间之分,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我昨晚意识到了身心脱落,也就是说此色身非我,只是意识依附在色身上,给予了它动力和思维,本质上只是一堆活性的肉而已,

不过凡夫执着于此色身为我,不肯脱离色身放下执着,认为有我而痛苦万分,不愿舍离肉体。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众说: “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后来田已开了,师晚间上堂,僧问“田已开竟,请师说大义。”师下禅床行三步,展手两畔,以目示天地云:“大义田即今存矣。”大家想想,百丈老人说了什么呢?要用心体会圣人的指点。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中辰时颂曰:“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识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

既然坐卧都是道,开田自然也是道,世法外无佛法,佛法与世法无二无差别;佛法是体,世法是用。庄子也说:“道在屎尿”,所以屙屎放尿都是道。高峰老人插秧偈曰:“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佛法非同异,千灯共一光,你们今日插秧,道就在你手上,坐卧是道,插秧也是道。低头就是回光返照,水清见天,心清就见性天,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打交道,便不清净,就没有道了。

佛性如灯光,房子一灯光满。房内虽有千灯亦皆遍满光,光光不相碍。宇宙山河,森罗万象,亦复如是,无所障碍;能回光返照见此性天,则六根清净,处处是道。

要使六根清净,必须退步。退步是和《楞严经》所说的“返闻”,“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这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若退得急,就进得快,不动是不成的。根不缘尘,即眼不被色转,耳不被声转等,能作得主才不被物转。“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但如何才做得主呢?沩山老人说:“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如今插秧,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是被苦乐境界转了。孔子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即无分别;无分别,就无障碍,食也不知其味了。

鼓山为霖道霈禅师,精究《华严》以《清凉疏抄》和《李长者论》,文字浩繁,不便初学,乃从《疏》、《论》中纂其要者,另辑成书。由于专心致志,不起分别念故,有一次侍者送点心来,置砚侧,师把墨当作点心吃了也不知道。侍者再至,见师唇黑,而点心犹在案上。这就是心无分别,食而不知其味。

我们今天行住坐卧,能不起分别心,不生烦恼心吗?若能,则与道相应,否则“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长期在烦恼中过日子就苦了。烦恼即菩提,要自己领会。


一心向道了生死     
传喜法师

      我们这个地球的人都是要反思的,整个人类要反思。

   一个流浪狗被车撞了,另一个狗还要拼命的用牙齿咬住它把它往回拉,拉到路边围着它,一个猫、一个狗都是这样。

   而在中国,一个老人在街上倒下来都没人敢扶,一个小孩子在车轮下被碾过都没人去喊,去照顾,已经到了猪狗都不如的地步。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种事都不可能发生的,现在我们就堕落到这样一种地步。这不仅是中国人的耻辱,而是整个人类的耻辱!

    现在我们人类真的要整体的忏悔,整体的反省,回归到我们的精神世界,找出我们的佛性来,把我们的佛性奉在最高最高位,而不是把我们的佛性踩在脚底下。不觉悟就是凡夫,不觉悟就是无明,无明就造恶业,我们的佛性颠倒,认贼为子,认我们的贼当我们自己一样的。我们把它觉醒过来,这对每个生命来说都是需要很努力很努力去做的一桩事情,一时生死未了,生死未明,生死大事不明我们心里总是不安。

        所以古人说生死未了如丧考妣,像爸爸妈妈死掉一样,没有心思在虚伪上,没有心思在放逸上,时时刻刻的警醒,这个是很重要的,向道之心很重要。要有向道的心,在生灭当中要悟出不生不灭的佛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