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成佛箴言录
(2024-08-01 17:23:11)分类: 圣贤遗教 |
念佛成佛箴言录
阿弥陀佛
法身常住,
念佛成佛 真实不虚。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本师本佛之本原;
念佛法门是横超三界、圆顿绝妙之捷径。
《观无量寿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
《般舟三昧经》云:“三世诸佛,念弥陀三昧,得成正觉。”
《月灯三昧经》云:“十方三世佛,现在过未来,皆以念佛因,得成无上觉。”
《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坐禅三昧经》:“菩萨坐禅,不念一切,唯念一佛,即得三昧。”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大悲经》云:
“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云:“(阿弥陀佛)是本久远实成,本有法身常住。……久远实成,法身常住。无量寿佛者,岂异人耶?今日世尊,我身是也。”
《无量寿庄严经》云:“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
《观无量寿经》云:“念阿弥陀佛即念十方诸佛,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
《文殊所说般若经》云:“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阿弥陀佛即是法界身),是名一行三昧。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辨才。”
《佛说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言:“无量寿国在九品净识三摩地,是即诸佛境界、如来所居,三世诸佛从是成正觉,具足三明,增长福慧。”
《大乘入楞伽经》云:“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于方广经中,
应知密意说。”
《入楞伽经》卷九:“报相佛实体,及所化佛相,众生及菩萨,并十方国土,习气法化佛,及作于化佛,是一切皆从,阿弥陀国出。应化所说法,及报佛说法,修多罗广说,汝应知密意。”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云:
念佛功德
超胜无比
功高易进 微妙难思
《大阿弥陀经》云:“(阿弥陀佛)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极尊。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魔不能犯。”
《观无量寿经》云:“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无量寿经》云:
“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无量寿如来会》云:“我今为大嘱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
《经》云:“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华严经·贤首品》:“若常修习波罗密,则能具足摩诃衍(大乘)。若能具足摩诃衍,则能如法供养佛。若能如法供养佛,则能念佛心不动。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若常睹见无量佛,则见如来体常住。”
古德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佛,其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一声佛,其福胜彼。”
原因何在?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护念”即是守护忆念,令其安稳,无诸障难。
故知:念阿弥陀佛,即是念十方诸佛;生极乐净土,即是生十方净土;能以此自利,即能普利一切。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十方诸佛名号。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观音势至,自然相随;并有其他大菩萨,共二十五位,不请自来,二六时中,欢喜拥护,令念佛人,离诸恼乱,常得安稳。
故知:但念弥陀,即已通念诸大菩萨,观音势至,自在其中,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菩萨。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当然超胜任何咒语;何况一句弥陀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故念佛之外,不必改口另外持念其他咒语。
《大经》之〈流通分〉佛告弥勒菩萨言:
故知:“念佛”既是无上大利功德,则一切咒语及诸行门,皆是有上小利功德。故有智之人,当舍有上小利之余行,而专念无上大利之六字洪名。
娑婆世界,苦不堪言
往生净土,刻不容缓
《大集经》云:“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佛说阿弥陀经》云:“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在其前,即得往生极乐国土。”“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
马鸣菩萨说:念佛是最方便的法门。
龙树菩萨说:念佛法门,是易行疾至之道。
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弥勒等等觉菩萨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经文
以下经文都在《大藏经》中可以查证,千经万论,指归净土,毋庸置疑!
文殊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文殊师利发愿经》:
愿我命终时 除灭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 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 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 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 满足文殊愿
尽未来际劫 究竟菩萨行
(《文殊师利发愿经》译经后记云:“外国四部众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生净土。”)
普贤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国。
既得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弥陀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往生极乐世界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彼二菩萨,一名观自在,二名大势至。阿难!此二菩萨从娑婆世界舍寿量已,往生彼国(极乐世界)!”
观世音菩萨摄取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
善男子,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变现种种(形象)救度无数百千万俱胝那庾多有情,令得往生极乐世界,见无量寿如来,得闻法要,皆令当得成菩提道。
大势至菩萨摄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菩萨言:)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为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传播净土法门的初祖;禅宗的初祖是迦叶,彼此不能相提并论)
龙树马鸣等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大乘入楞伽经》:
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
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
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
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发愿偈》(婆薮盘头菩萨造):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发愿偈》:
天亲菩萨《往生论》(婆薮盘头菩萨造 元魏菩提留支译)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论曰: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 ——《往生论注》
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菩萨
《无量寿经》: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阿鞞跋致菩萨)。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七宝华中,住不退转。
---《佛说菩萨内戒经》:
菩萨当知三愿乃为菩萨。何谓三?一愿我当作佛。我当作佛时,令国中无有三恶道者。皆有金银水精琉璃七宝。人民寿无极,皆自然饭食衣被,五乐倡伎宫殿舍。二愿我往生阿弥陀佛前。三愿我世世与佛相值(十地菩萨不离念佛)。佛当授我莂(授记成佛)。是为三愿。
---《观佛三昧海经》:
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
一切诸佛菩萨皆从极乐世界出!
---《入楞伽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彼相所有名, 是名分别相。
名相是分别, 因缘事和合,
若不生彼心, 是第一义相。
报相佛实体, 及所化佛相,
众生及菩萨, 并十方国土,
习气法化佛, 及作于化佛,
是一切皆从, 阿弥陀国出。
---《大乘入楞伽经》(楞伽经的另一种译本)
大周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 敕译
十方诸刹土, 众生菩萨中,
所有法报佛, 化身及变化,
皆从无量寿, 极乐界中出。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发愿偈)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我此广大殊胜愿,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发愿故,得值诸佛
《出生菩提经》云:
“复有四法得值诸佛。云何为四?一者、恒以一心专念佛故。二者、称赞如来诸功德故。三者、所受律仪遍清净故。四者、以胜意乐发弘愿故。”
由发殊胜大愿故,成就佛刹,得净佛刹圆满庄严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云: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尔时,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希有如来善说此法。世尊!由住不放逸故,获得一切菩提分法。住正修行故,得大菩提。以大愿殊胜故,成就佛刹。
佛告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由不放逸故,得菩提分法。由住正修行故,得大菩提。由发殊胜大愿故,得净佛刹圆满庄严。舍利子。如我往昔依胜愿故,成如是刹。舍利子。我由往不放逸故,满其本愿。由正修行故,得大菩提。舍利子。若但言说而不修行,尚不能至声闻之地,何况能得无上菩提?是故,菩萨应当要期真实如说修行,于诸学处应如是学。
尔时,会中四万菩萨,从座而起,合掌向佛。异口同声白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学处我当随学。住不放逸成就修行。满其大愿严净佛刹。如是之行我当行之。若诸菩萨随其所愿我当满足。
尔时,世尊熙怡微笑。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现此微笑?佛告舍利子:汝见此诸善男子作师子吼不?舍利子言:唯然已见。佛言:舍利子。此诸善男子过百千劫,各于异刹,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号愿庄严。亦如当来师子佛等。其国清净与无量寿如来刹土不增不减。唯除寿量。舍利子言:彼诸如来寿量几何?佛言:彼一一佛皆寿十劫。
回向偈(出《华严经》):
《净土偈赞》:
弥陀成佛至现在
於今虽说经十劫
实比尘点久远劫
久而更久之古佛
怜愍无明之长夜
法身光轮无边际
示现无碍光如来
影现於安乐界中
久远实成弥陀佛
为救度五浊凡愚
示现释迦牟尼佛
降生印度伽耶城
前一篇:出离心与向佛心本身就有很大功德!
后一篇:祖师念佛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