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子归父经

(2024-04-13 16:48:39)
分类: 圣贤遗教
穷子归父经
《正法华经》卷三 信乐品第四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于是贤者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大目揵连等,听演大法,得未曾有,本所未闻;而见世尊授舍利弗决,当得无上正真之道,惊喜踊跃咸从坐起,进诣佛前偏袒右肩,礼毕叉手瞻顺尊颜,内自思省心体熙怡,支节和怿悲喜并集,白世尊曰:“唯大圣通,我等朽迈年在老耄,于众耆长佥老羸劣,归命众祐冀得灭度,志存无上正真之道,进力鲜少无所堪任,如来所讲我等靖听,次第坐定诸来大众,不敢危疲无所患厌。前者如来为鄙说法,已得于空.无相.无愿,至于佛典国土所有,于一切法无所造作,其诸菩萨所可娱乐,如来劝发多所率化。鄙于三界而见催逐,常自惟忖谓获灭度,今至疲惫,尔乃诲我以奇特谊,乐于等一,则发大意于无上正真道。而今大圣授声闻决当成正觉,心用愕然怪未曾有,余得大利各当奉事,乃获逮闻如是品经。从过去佛常闻斯法,故初值遇,则我禄厚喻获妙宝,无央数妙意所至愿,现在于色而无所畏,珍琦鼓乐自然为鸣,而燃大灯照耀弥广,栴檀丛林芬蕴而香。唯然世尊,我岂堪任而说之乎?” 告曰:“可也。”

  时诸声闻共白佛言:“昔有一士离父流宕,侨亭他土二三十年,驰骋四至求救衣食,恒守贫穷困无产业。父诣异城,获无央数金银珍宝、水精琉璃、车马瑙、珊瑚虎魄,帑藏盈满,侍使僮仆、象马车乘不可称计,眷属无数七宝丰溢,出内钱财耕种贾作。子厄求食,周行国邑城营村落。造富长者适值秋节,入处城内循行帑藏,与子别久忽然思见,不知所在。自念:‘一夫,财富无量横济远近,窃惟我老朽耄垂至,假使终没室藏骚散,愿得见子恣所服食,则获无为不复忧戚。’其子侥会至长者家,遥见门前,梵志君子大众聚会眷属围绕,金银杂厕为师子座,交露珠璎为大宝帐,父坐其中分部言教,诸解脱华遍布其地,亿百千金以为饮食。子觐长者色像威严,怖不自宁,谓是帝王若大君主,进退犹豫不敢自前,孚便驰走。父遥见子心用欢喜,遣傍侍者追呼令还。遑懅躄地,谓追者曰:‘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侍者执之俱诣长者。长者告曰:‘勿恐勿惧,吾为子勤广修产业帑藏充实,与子别久数思相见,年高力弊父子情重。’将入家内,在于众辈不与共语。所以者何?父知穷子志存下劣不识福父,久久意悟色和知名,又见琦珍。长者言曰:‘是吾子也。以权告子。今且恣汝随意所奉。’穷子怪之得未曾有,则从坐起行诣贫里求衣索食,父知子缘,方便与语:‘汝便自去与小众俱。’子来至此而再致印,曰:‘至此宅有所调饰。’父付象马即令粗习,假有问者答亦如之,当调车马严治宝物恣意赐与,父求穷子所可赈给,具足如斯。时子于厩调习车马缮治珍宝,转复教化家内小大。父于窗牖遥见其子所为超绝,脱故所著沐浴其身,右手洗之,以宝璎珞香华被服,光曜其体皆令清净,而告之曰:‘尔从本来何所兴立?何所系属?舍吾他行,勤苦饥寒。吾以耄矣,以情相告,便时纳娶,嬉游饮食以康祚胤。吾所造业不可訾计,众宝具足子知之乎!求汝积年而恋恶友,今乃来归宜除瑕垢,吾有妙宝夜光明珠琦珍瑰异,皆为汝施,僮仆侍使男女大小,恣意所欲,一以相付。吾爱念汝,犹如国王幸其太子。’”

  诸尊声闻共白佛言:“彼时穷子,播荡流离二三十年,至长者家乃得申叙,追惟前后游观所更心悉念之。时大长者寝疾于床知寿欲终,自命其子而告之曰:‘吾今困劣宜承洪轨,居业宝藏若悉受之,周济穷乏从意所施,辄备奉教喜不自胜,所行至诚不失本誓。’父知子志身行谨敕,先贫后富益加欣庆,宗敬亲属礼拜耆长,父于国王君主大臣众会前曰:‘各且明听,斯是吾子则吾所生,名字为某,舍我流迸二三十年,今乃相得。斯则吾子吾则是父,所有财宝皆属我子。’子闻宣令大众之音,心益欣然而自念言:‘余何宿福得领室藏?’”

  诸声闻等又白佛言:“大富长者则譬如来,诸学士者则谓佛子,勉济吾等三界勤苦,如富长者还执其子度脱生死。于是世尊,有无央数圣众之宝,以五神通除五阴盖,常修精进在彼道教,志于灭度谓为妙印。殷勤慕求初不休懈,欲得无为意中默然,熟自思惟所获无量,于如来所承顺法行,遵修禅定而常信乐。谓观我等懈废下劣,而不分别不能志愿,此如来法珍宝之藏,于今世尊以权方便,观于本际慧宝帑藏,蠲除饥授大妙印。唯然大圣于今耆年,斯大迦叶从如来所朝旦印印,当至无为。又世尊为我等示现菩萨大士慧谊,余党奉行为众说法,当显如来圣明大德,咸使畅入随时之谊。所以者何?世雄大通善权方便,知我志操不解深法,为现声闻,畏三界法及生老死,色声香味细滑之事,趣欲自济不救一切,离大慈悲智慧善权,禅定三昧乃知人心,不睹一切众生根原。譬如穷士求衣索食,而父须待欲使安乐,子不觉察。佛以方便随时示现,我等不悟。今乃自知成佛真子,无上孙息为佛所矜,施以大慧。所以者何?虽为佛子下贱怯弱,假使如来,睹心信乐喜菩萨乘,然后乃说方等大法。

  “又世尊兴为二事,为诸菩萨现甘露法,为诸下劣志愿小者,转复劝进入微妙谊。譬如彼子与父别久,行道遥见,不识何人呼而怖惧;后稍稍示威仪法则乃知是父。佛亦如是,吾等不解菩萨大士,虽从法生为如来子,但求灭度,不志道场坐于树下降魔官属度脱一切。我辈自谓已得解脱,以是之故,今日睹闻未为成就,不为出家不成沙门。今如来尊现诸通慧,我等以获大圣珍宝,佛则为父我则为子,父子同体焉得差别。犹如长者临寿终时于大众前,宣令帝王梵志长者君子,今诸所有库藏珍宝用赐其子,子闻欢喜得未曾有。佛亦如是,先现小乘一时悦我,然今最后,普令四辈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上世间一切人民,显示本宜。佛权方便说三乘耳,尚无有二岂当有三?是诸声闻皆当成佛,我等悦豫不能自胜。”

  时大迦叶则说颂曰:

“我等今日,  逮闻斯音,  怪之愕然,
 得未曾有,  由是之故,  心用悲喜。
 又省导师,  柔软音声,  尊妙珍宝,
 为大积聚,  一处合集,  以赐我等。
 未曾思念,  亦不有求,  还闻弘教,
 心怀踊跃。  譬如长者,  而有一子,
 兴起如愚,  亦不闇冥,  自舍其父,
 行诣他国,  志于殊域,  仁贤百千。
 于时长者,  愁忧念之,  然后而闻,
 即自迸走,  游于十方,  意常悒戚。
 父子隔别,  二三十年,  与人恋讼,
 欲得其子,  便诣异土,  入于大城。
 则于彼止,  立于屋宅,  具足严办,
 五乐之欲,  无数紫金,  及诸珍宝,
 奇异财业,  明珠碧玉,  象马车乘,
 甚为众多。  牛畜彘,  鸡鹜羠羊,
 出内产息,  贾作耕种,  奴仆僮使,
 不可计数。  严办众事,  亿千百类,
 又得王意,  威若国主,  一城民庶,
 委敬自归,  诸郡种人,  远皆戴仰。
 若干种业,  因从求索,  兴造既多,
 不可计限,  势富如是。  啼哭泪出,
 吾既朽老,  志力衰变,  心诲思想,
 欲得见子。  夙夜追念,  情不去怀,
 闻子之问,  意增烦惋。  舍我别来,
 二三十年,  吾之所有,  财业广大,
 假当寿终,  无所委付。  计彼长者,
 其子愚浊,  贫穷困厄,  常求衣食,
 游诸郡县,  恒多思想,  周旋汲汲,
 慕系啬口,  征营驰迈,  栽自供活,
 或时有获,  或无所得。  缠滞他乡,
 亦怀悒傶,  志性褊促,  荆棘劙身,
 展转周旋,  行不休息,  渐渐自致,
 到父所居。  槃桓入出,  复求衣食,
 稍稍得进,  至于家君。  遥见势富,
 极大长者,  在于门前,  坐师子床,
 无数侍卫,  眷属围绕,  出入财产,
 及所施与。  若干人众,  营从立侍,
 或有计校,  金银珍宝,  或合簿书,
 部别分莂,  纪别入出,  料量多少。
 于时穷子,  见之如此,  倚住路侧,
 观所云为,  自惟我身,  何为至此,
 斯将帝王,  若王太子,  得无为之,
 所牵逼迫,  不如舍去,  修己所务。
 思虑是已,  寻欲迸逝,  世无敬贫,
 喜穷士者。  是时长者,  处师子座,
 遥见其子,  心密踊跃,  寻遣侍者,
 追而止之,  呼彼穷子,  使还相见。
 侍者受教,  追及宣告,  录召令还。
 即怖僻地,  心窃自惟,  得无被害,
 曷为见执,  何所求索。  大富长者,
 见之起强,  怜伤斯子,  为下劣极,
 亦不睹信,  彼是我父,  又复怀疑,
 不审财宝。  其人慰喻,  具解语之,
 有紫磨金,  积聚于此,  当以供仁,
 为饮食具,  典摄众计,  役业侍使,
 吾有众宝,  蕴积腐败,  委在粪壤,
 不见饰用。  子便多取,  以为质本,
 蓄财殷广,  无散用者。  其人闻告,
 如是教敕,  则寻往诣,  奉宣施行,
 受长者教,  不敢违命,  即入家中,
 止顿正领。  尔时长者,  遥从天窗,
 详观察之,  知何所为。  虽是吾子,
 下劣底极,  唯晓计算,  调御车耳。
 即从楼观,  来下到地,  便还去衣,
 垢污之服,  则便往诣,  到其子所。
 敕之促起,  修所当为,  则当与卿,
 剧难得者,  以德施人,  案摩手脚,
 咸醲滋美,  以食相给,  及床卧具,
 骑乘所乏。  于时复为,  娉索妻妇,
 敖黠长者,  以此渐教,  子汝当应,
 分部之业,  吾爱子故,  心无所疑。
 渐渐稍令,  入在家中,  贾作治生,
 所入难计,  所空缺处,  皆使盈溢,
 步步所行,  鞭杖加人,  珍琦异宝,
 明珠流离,  都皆收检,  内于帑藏,
 一切所有,  能悉计校,  普悉思惟,
 财产利谊。  为愚騃子,  别作小库,
 与父不同,  在于外处。  于时穷士,
 心自念言,  人无有此,  如我库者。
 时父即知,  志性所念,  其人自谓,
 得无极势,  即便召之,  而亲视之。
 欲得许付,  所有财贿,  而告之曰,
 今我一切,  无数财宝,  生活资货,
 聚会大众,  在国王前,  长者梵志,
 君子等类,  使人告令,  远近大小。
 今是我子,  舍我迸走,  在于他国,
 梁昌求食,  穷厄困极,  今乃来归,
 与之别离,  二三十年。  今至此国,
 乃得相见,  在于某城。  而亡失之,
 于此求索,  自然来至,  我之财物,
 无所乏少,  今悉现在,  于斯完具,
 一切皆以,  持用相与,  卿当执御,
 父之基业。  其人寻欢,  得未曾有。
 我本贫穷,  所在不诣,  父时知余,
 为下劣极,  得诸帑藏,  今日乃安。
 大雄导师,  教化我等,  睹见下劣,
 乐喜小乘,  度脱我辈,  使得安隐,
 便复授决,  当成佛道。  于今安住,
 多所遣行。  无数菩萨,  慧力无量,
 分别示现,  无上大道,  攀缘称赞,
 亿垓譬喻,  余等得闻。  最胜诸子,
 则便奉行,  尊上大道,  所当起立,
 视众眼目,  当于世间,  得成佛道,
 而为圣尊,  造业如斯。  将养拥护,
 于此佛法,  讲说分别,  最胜慧谊。
 则为感动,  一切众生,  我等志愿,
 贫心思念。  假使得闻,  于斯佛诲,
 不肯发起,  如来之慧。  睹见最胜,
 宣畅道谊,  意中自想,  尽得灭度,
 不愿志求,  如此比慧。  又闻大圣,
 诸佛国土,  未曾有意,  发欢喜者,
 寂然在法,  一切无漏,  弃捐所兴,
 灭度之事。  由此思想,  不成佛道,
 常当修行,  昼夜除慢。  诸佛道谊,
 最无有上,  未曾劝助,  志存于彼。
 今乃究竟,  具足最胜,  得无为限,
 当舍阴盖,  长夜精进,  修理空谊,
 解脱三界,  勤苦之恼。  佛兴教戒,
 则以具严,  如是计之,  无所乏少。
 最胜所演,  经身之慧,  假使有人,
 愿等佛道,  为是等故,  加赐法事,
 由缘致斯,  余徒钦乐。  有大导师,
 周旋世间,  普悉观察,  如此辈相。
 诸恐惧者,  令得利谊,  求索劝助,
 令我信乐。  善权方便,  犹若如父,
 譬如长者,  遭时大富。  其子而复,
 穷劣下极,  则以财宝,  而施与之。
 大圣导师,  所兴希有,  分别宣畅,
 善权方便。  诸子之党,  志乐下劣,
 修行调定,  而以法施。  我等今日,
 致得百千,  未曾有法,  如贫得财。
 于佛教化,  获道得宝,  第一清净,
 无复诸漏。  长夜所习,  戒禁定意,
 执谊将护,  世雄唱导。  今日有获,
 佛之大道,  眷属围绕,  修行无阙。
 其有长夜,  清净梵行,  依倚法王,
 深远之慧,  而为具足,  此尊德果,
 日成微妙,  无有诸漏。  我等今日,
 乃为声闻,  还得听省,  上尊佛道,
 当复见扬,  圣觉音声,  以故获听,
 超度恐惧。  今日乃为,  致无所著,
 以无著谊,  为诸天说,  世人魔王,
 及与梵天,  为亲一切,  众生之类。
 何所名色,  造立寂然,  蠲除众生,
 无亿数劫,  于是所造,  甚难得值,
 计于世间,  希有及者。  今日无著,
 烧罪度岸,  修行为业,  踊跃欢喜。
 吾等归圣,  以顶受之,  所愿具足,
 如江河沙。  饮食衣服,  若干巨亿,
 诸床卧具,  离垢无秽,  用栴檀香,
 以为屋室,  柔软坐具,  以敷其上。
 若疾病者,  无所药疗,  今日供养,
 安住广度,  所施劫数,  如江河沙,
 所造立者,  无能夺还。  高远之法,
 无量无限,  其大神足,  建立法力。
 佛为大王,  无漏最胜,  堪任坚强,
 常修牢固,  安慰劝进,  恒以时节,
 未曾修设,  望想福行。  于一切世,
 诸法中尊,  皆为大神,  最胜如来。
 然大灯明,  示无央众,  知诸黎庶,
 筋力所在,  若干种种,  所喜乐愿,
 因缘百千,  而顺开化。  如来皆睹,
 众人性行,  他人心念。  一切群萌,
 以若干法,  而致堕落。  以法示现,
 此尊佛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