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2024-04-08 13:28:27)分类: 净土故园 |
《法华经》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净空法师
《法华经》上有对于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直至往生的开示,在《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章,佛明白地告诉我们说:“如果佛灭度之后,后五百岁中(指末法时期,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呀!五百年,也就是佛灭度二千五百年以后),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教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安乐世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法华经》现代又有惊人的发现,《法华经》梵文原本现在世间还存在,这是很难得的,英国人从梵文《法华经》译成英文,在《普门品》里面有三句七首偈是我们中文没有的,这三句七首偈通通讲西方极乐世界。民国初年,吕碧城居士根据英文版的《法华经》把漏掉的这部分经文译成中文。过去,李炳南居士在台中讲《法华经》,把这一段加进去了。原文三句是:“无尽意菩萨,问佛所说,心中信悦,而说偈曰”。后面有七首偈:
第一首是:“彼如是慈悲,一时当成佛”。“彼”,指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这样的大慈悲,将来一定会成佛。“为世除忧患”,为世界众生消除忧患。“我心实悦服”。无尽意菩萨讲,我心里对他非常佩服。
第二首是:“诸王彼为尊,功德富于矿,历劫勤修行,证道最无上。”这是赞叹西方教主阿弥陀佛的功德第一。
第三首偈:“辅翼阿弥陀,侍立其左右,慧力能总持,禅定成无漏。”这是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定慧等持。
第四首偈:“至尊阿弥陀,西方有净土,弥陀护众生,是彼常居处。”这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常住西方极乐世界。
第五首跟四十八愿的愿文完全相应:“彼国无女人(是第二十二愿),惟有诸佛子,从莲花化生,皆坐净莲池。”人生净土是莲华化生,与第二十四愿完全相应。
第六首:“至尊阿弥陀,宝座莲华上,花中放光明,照耀最无量。”
第七首:“赞彼功德藏,三界无能比,彼为宇宙师,我辈速归依。”
十、净土法门与地藏法门之因缘
地藏法门之三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十轮经》、《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陀为母亲说法于忉利天宫,本愿经中虽未显说往生净土之义,却有《称佛名号品》陈说称佛名号功德;十轮经云:“当生净佛国,导师之所居。”,占察经云:“若人欲生他方现在佛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自在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土。
净宗之于地藏法门,自昔以来,因缘最深。我八祖莲池大师,撰地藏菩萨本愿经序,劝赞流通。九祖蕅益大师,一生奉事地藏菩萨,极力弘扬,久居九华圣地,自称为“地藏之孤臣”。十三祖印光大师,于地藏菩萨本愿经尤尽力弘传流布,刊印数万册。当代净宗大德净空导师,对地藏菩萨本愿经更是倡印、宣讲、大力弘扬。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十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是告诉我们《地藏经》的主旨是让我们众生知道苦乐的成因,正如《入行论》寂天菩萨说的“众生欲出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地藏经》为我们众生指示的离苦得乐的具体方法则是孝亲尊师。
地藏就是心地宝藏,就是显露我们心灵的本有性德,通过孝亲尊师来恢复我们的悲心,孝亲是回报我们世间生命的养育之恩;尊师是回报我们出世间慧命的哺育之恩,这是学佛的根本。净空导师说:“依照心地法门修行的就叫地藏菩萨,不要把地藏菩萨看作一个人,他不代表一个人,他代表圆满的性德。谁的性德呢?自己的性德。地藏菩萨就是我们修行的榜样,我们要依这个榜样来塑造自己,自己就是地藏菩萨。”还说:“释迦牟尼佛讲《地藏经》时,十方诸佛通通都来,一个都没有少;佛讲《华严经》时,出席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诸佛都不来:讲《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时,只得十方诸佛赞叹而已,没有来出席。唯独此经,看到诸佛来集,所以,才知道这部经殊胜无比。”
《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佛名号品》云:“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而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当是无量之中的无量!
《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佛名号品》又云:“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销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销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而阿弥陀佛有十念必生愿,临终接引愿,临终为我们“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之大愿,这些大愿乃佛中之王阿弥陀佛所独有,十方他佛之所无,所以地藏法门如果不辅以净土法门就无以圆满,净土法门乃是地藏法门的升华,
乃是地藏法门的究竟处。
诺那祖师说:“法名功德很大,如果汝们为恶,死后到阴间去,阎王问汝什么名字,汝答以法名,阎王知汝是佛弟子,就不敢管,便将汝灵魂送交地藏王菩萨,所以各人要将法名记住。”
十一、净土法门与药师法门之因缘
印光大师说:“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悯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乃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
玉琳国师说:“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为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弘一大师说他:“讲此经(药师经)时,所最注意者三事:一、若犯戒者,闻药师名已,还得清净;二、若求生西方而未定者,得闻药师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示其道路,即生极乐众宝华中;三、现生种种厄难,悉得消除。”
我们一入大雄宝殿就会看见“三如来”。中间的本师释迦牟尼如来,是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的佛,是此间佛教的创始人,一切佛教经典都是佛陀金口所宣,所以是我们的根本老师;释迦左侧是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表示今世修行的法门,右侧是西方阿弥陀如来,表示来世修行的法门,,三如来的表法意义,是现世与来世、世间与出世间兼顾的法门,才是佛教方便究竟圆满的法门。东西方净土兼修,才是方便究竟圆满的佛教。
东方药师与西方弥陀同为十方诸佛究竟境界所流出的妙用,是度化不同因缘众生的甚深方便,也是释迦世尊大悲救世的善巧方便,是相辅相承的不二之法,是佛陀普度众生的圆满妙法,不可分割整体的两个方面。东方是太阳生起之后的白天,表佛陀普度众生注重现世修行的法门,药师法门立足有情的现世安乐,消除众生今生之苦厄,进而引导众生趣入究竟的解脱,出世而不离世间;西方是太阳落山之后的黑夜,表佛陀普度众生注重出世修行的法门,弥陀法门重在接引众生临终往生极乐世界,进而得到究竟解脱。
修学东方净土,若今生不能究竟圆满,当求生西方净土继续修学,直至成佛;求生西方净土,若现生苦厄甚巨,或福报甚大,均难以修学正法,当求药师如来积资净障,遣除违缘,增益善缘,临终顺利往生西方净土。
药师法门与弥陀法门相辅相承,我们以药师法门为前行基础,积资净障,遣除违缘,以弥陀法门为究竟归趣,才能真正普度众生,才能真正有利于正法久住。
前一篇:倓虚大师谈《法华经》与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