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净土法门,胜过诸行!

分类: 人文关怀 |
观音菩萨:净土法门,胜过诸行!
《唐洛阳罔极寺慧日传》:
释慧日,俗姓辛氏,东莱人也。中宗朝得度,及登具足。后遇义净三藏,造一乘之极,躬诣竺乾,心恒羡慕,日遂誓游西域。始者泛舶渡海,自经三载,东南海中诸国昆仑佛誓师子洲等,经过略遍。乃达天竺,礼谒圣迹,寻求梵本,访善知识一十三年,咨禀法训。思欲利人,振锡还乡,独影孤征。雪岭胡乡,又涉四载。既经多苦,深厌阎浮(地球)。何国何方,有乐无苦。何法何行,能速见佛。遍问天竺三藏学者,所说皆赞净土。复合金口,极于速疾,是一生路,尽此报身,必得往生极乐世界,亲得奉事阿弥陀佛。
译文
释慧日、俗姓辛氏,东莱人,唐中宗的时候得度出家,随即登坛受具足戒。后来遇到义净三藏,因而通达了一乘究竟之法,对于义净三藏能够亲自前往拜诣天竺佛国,心中一直有羡慕之意,有一日便立下誓愿要游于西域。开始前往天竺时是坐船舶渡海,如是经过了三年,中国东南海中的诸国如昆仑、佛誓、师子洲等国家,差不多都经历过。后来才到达天竺,随即一一参礼释迦世尊圣迹所在之地,探寻求访梵文的经典,并参访善知识,如是经过一十三年,咨问禀受佛法之训示。后来心中想要利益众生,于是振锡回到东土故乡,以独自一人之身影长途远征,陆行经过雪岭及西域胡人之家乡,如是又经历了四年。
慧日法师既经过如是种种的艰难痛苦,因此深深厌离南阎浮提。心中不知有国土、有何方所,只有安乐而无有痛苦?又有何法门、有何修行,能够快速得以见佛?于周遍地参问了天竺国的三藏学者,而其所说的皆是赞叹极乐净土,并且合乎于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之法。念佛法门是极为快速之法门,是一生便可得生净土之路,尽此一生之报身,必定得以往生极乐世界,亲得奉事阿弥陀佛。慧日法师听闻之后顶戴受持。
然后慧日法师又渐渐来到北印度,有一健驮罗国,其王城的东北方,有一座大山,山上有观世音菩萨圣像,凡有一心志诚而恭敬祈祷请求者,菩萨大多会现身。慧日法师于是七日至诚顶礼叩头,并且断食,以毕其性命见到菩萨为期。到了第七日夜里尚未半夜之时,观世音菩萨在空中现出紫金色之相貌,身长有一丈多,坐在宝莲华之中,垂下右手抚摩慧日之头顶曰:‘你想要弘传佛法以自利利他,在此西方有净土,名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如今现在彼国,应当劝令众生念佛诵经,回向发愿往生西方。到彼极乐国土之后,即得亲见阿弥陀佛及我观世音菩萨,可以得到广大之利益。你自己应当知道,净土法门胜过于其他种种之修行。’说完之后观世音菩萨即消失不见。慧日法师原本经过几日的断食,身体非常疲困,听闻到菩萨的开示之后,身体突然强壮起来了。
等到登上葱岭向东而归时,总共已经走过了七十余个国家,历时共有一十八年。唐朝开元七年,才到达长安,向皇帝进献了佛陀真容之画像以及梵文的经典等等,令皇帝之心意开悟欢喜,因此赐号曰“慈愍三藏”。
慧日三藏平生常常勤修净土法门之行业,著作《往生净土集》流传于当世。其教化之道与善导大师、少康大师,虽然不同时代,但是却同是以念佛法门教化众生也。
唐朝天宝七年,命终于所住之佛寺,人们称其享龄六十九岁,葬于白鹿原,后来成为一个小塔。高僧传三集声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