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卷五·序讚文一

(2023-12-20 09:43:57)
分类: 人文关怀

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卷五·序讚文一

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感应卷

本卷附於《诸佛世尊如来菩薩尊者名称歌曲感应卷》·第五十一卷

本卷目录:御製感應序、御制藏经赞、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序、经牌赞、释迦如来金像赞、尊胜佛母赞、藏经跋尾、四部经序、如来正宗大觉妙经序、喜金刚本续序、般若论中道论对论律论比量论序;

御製感應序

朕恭膺天命,君主華夷。蒞阼以來,夙夜拳拳,以化民善俗為務。嘗取佛經所载諸佛、如來、菩萨、尊者名稱著為經曲。颁布中外,期使人人受持讽诵、修因作善、咸跻仁壽之域。比者,遣人往河南、陝西散施經曲。乃有卿雲瑞光、騰霄輝丽,復有寶塔诸像,森羅太空、眾彩紛敷、五色绚耀、神奇变化,莫可名狀。及朕初度之辰,复以经曲于大善殿散施。维时天气澄明、风日融畅、卿云弥布、祥光焕发。天花降于太虚、飘飖婀娜、烨煜璀璨、充满流动、久而不收。已而,復遣人以经曲往交址散施;其时,现大圆光 轮囷缤纷、形如满月。復有直光无数、照烛上下。又于圆光中现诸佛菩萨及圣童宝相。

种种灵异,万姓瞻睹;莫不抃舞骇跃,以为千万世希遇;群臣屡上表贺,以为朕德所致。顾朕德薄才疏,曷克臻兹,斯皆天地眷顾、祖考锡庆;诸佛如来显佑、协相荐此灵祥;以为国家万万载太平悠久之徴。夫岂偶然之故哉?是用序其显应之妙,并为歌曲以附篇末;俾世人咸知佛道感通之大 有如此者。

於乎!如来设教,期在慈悲利济、拯拔群伦。以念佛功德,为人天最胜福田,作无量方便。朕体念慈悲 所以拳拳于此者,欲俾人人向慕善道、积福修因、证如来无上之果,以共享太平之福于无穷。然则觀於是编者。尚敬之哉!尚敬之哉!

永乐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御制藏经赞

朕惟,如来为一大事出现,演三藏十二部之玄言。所以指教垂义者,尚矣。自其言流于中土,翻译其义以化导群类;非上根圆智之士,鲜能以通之而得其要者,或寡矣。夫治心修身,所以成道心也者。虚灵明妙、焕然洞彻、该贯万理而无所遗也。是故,启多闻必由于藏海,原万法本归于一心;以是修证,超乎圆妙;常住不动,无有所蔽;此诚末世之津梁、迷途之明炬也。朕抚临大统,仰承鸿基。念皇考皇妣生育之恩、垂绪之德,劬劳莫报。乃遣使往西土取藏经之文,刊梓印施,以资为荐扬之典。下畀一切生灵,均沾无穷之福。如是功德,有不可名言;若夫世之由迷惑真交缠,故业茫然而莫之所归者;不究竟於斯,亦莫能得其体而返其真也。推是心以济拔流转引援沉沦者,亦如来慈悲之愿也。用是为赞,以揭于卷首,且以翼流通于无穷焉。赞曰:

如來演義諦,法音徧充周。世界恒河沙,一一皆具足。

化導於羣類,咸得成正觀。有漏諸微塵,悉超於覺海。

阿僧祇劫,廣開方便門。迷妄執空華,一切了明徹。

有一弗徹者,誓不成佛陀。我今念眾生,是故廣演說。

深心奉塵刹,俱願證菩提。上報二重恩,下濟諸途苦。

並登無上覺,欲漏盡消除。成就勝妙心,以拯諸末劫。

廣此密因義,布施於竺乾。頻伽大梵音,至妙不思議。

如十方擊鼓,無礙於音聲。有耳皆獲聞,聞者即成覺。

堅固無動轉,永不墮輪回。世尊為證明,作如是讚歎。

功德不可說,永被於生靈。      永乐八年三月初九日

御製聖妙吉祥真實名經序(并赞)

朕惟如來之道,廣大周徧、高超無等。

浩渺汪洋莫測其淺深,杳無邊際莫知其遠近。

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若存若亡,不生不滅。非名言可得其性相,非隨迎可見其始終。所謂唱無緣之慈,而澤周萬物;演勿照之明,而鑒窮沙界者也。當其掩室,摩竭示寂,息言杜口毗邪現默得意;是以,文殊師利,興善哉之歎;以無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聖妙吉祥真實名經者,是一切如來顯密微妙,最極清淨 正覺菩提;其義甚深廣大,如來弘大慈悲、敷演妙旨,作殊勝方便、成就一切正覺。夫道本無名,絕諸對待性空;真有不逐緣滅,性常如是。故曰,實相惟不執,有以為有不泥;無以存,無以是;觀法則可以明道。是故,是經浩乎博乎?妙萬法而不遺,統萬有而歸真者也。朕每誦其言,瞭解其趣;是修習者,出有环妙吉祥頂髻之珠,嘉與萬方同增福慧。用是鏤梓,以廣其傳。凡諸有情,能了是最極殊勝;則功德具足,頓超漚和之門、即登般若之路。不然,違真以迷性、競辯以好异;烏能得是經之涯涘,况敢望其逕庭也哉?學道之士,宜盡心焉。謹敷揚而為贊曰:

圣妙吉祥最殊胜,广大显密真实名。

如来演说利益因,超出无生与有坏。

惟此菩提无上觉,能令一切悉断除。

如是秘义妙宣扬,即说乃离於言说。

法王神通大自在,弘施方便於世间。

如彼甘露遍虚空,无尽法界皆霑足。

一句一义妙无量,是为清净最上乘。

金刚威力摧众魔,那由他劫善调伏。

能于种种作饶益,无二真如顶髻珠。

持诵演说作思惟,令得一切咸快乐。

闻者如聆师子吼,众生隨处即西方。

一身宴坐宝莲华,两足先登般若地。

惟愿有情皆实性,各应超脱此门中。

归依无等真实王,具诸功德不思议。

赞叹甚深微妙理,最妙吉祥成佛陀。

永乐九年四月十七日

御制经牌赞 已校

六合清寧,七政順序,雨暘時若。

萬物阜豐,億兆康和,九幽融朗。

均躋壽域,溥種福田,上善攸臻。

障礙消釋,家崇忠孝,人樂慈良。

官清政平,訟簡刑措,化行俗美。

泰道咸亨,凡厥有生,俱成佛果。

永乐九年五月初一日。注:经牌上 障句与家句次序对换。

御制释迦如来金像赞

圆觉总持妙湛尊,功德极高无与等。

愍济群迷为利益,法身恒住若虚空。

弘擔慈悲方便门,愿俾众生俱成佛。

演说无量微奥义,周遍大千世界中。

无分天上与人间,龙宫海藏皆充满。

彼闻一音及一语,随意庄严悉现前。

十號具足莲华生,三十二相八十好。

端严微妙显金像,千日辉映放光明。

世尊圣主天中王,广与众生集善福。

以此金刚坚固力,有情含识尽蒙恩。

御制尊胜佛母赞

如来弘誓大慈悲,周布无碍广大法。

一切诸佛所乘故,是法世间出世间。

尝依二谛说二门,万法不离於一体。

稽首具足薄伽梵,神通广大妙无边。

华鬘璎珞妙庄严,是故诸天皆顶礼。

乃演说尊胜佛母,舍妙众法陀罗尼。

能灭恶道尽消除,能断一切生死苦。

能破地狱诸报业,能使隨获清净心。

使从天者得历天,使慕佛者得成佛。

令获福者得安稳,令得寿者寿益增。

有能专此作思惟,入佛刹土无障碍。

无量河沙佛宣说,如来智印第一义。

彼有堕于生死海,应得解脱出沉沦。

饿鬼阎王阿修罗,与彼药叉罗刹众。

蛟虻龟狗及蛇蟒,鸟兽蠢动与含灵。

身皆不受即转生,直至如来生补处。

或得生天刹利种,或得生婆罗门家。

或於最胜豪贵生,皆由乘此佛力故。

转所生处得清净,乃至得到妙菩提。

如是功德名吉祥,尽无量舌难赞美。

犹如日藏摩尼宝,光焰照彻无不周。

又复如阎浮檀金,见者悉令生欢喜。

实为群生之慈父,乃为莫测之宗师。

饥者如食真乳糜,渴者如饮醍醐味。

病者似服伽陀药,热者如濯清珠池。

尽承慈力树善根,一一所愿皆如意。

所授记者无退转,诸佛如来悉现前。

驾此巨海之津梁,示此涅槃之正路。

诸天神明咸拥护,历无量劫愈光明。

欢喜赞叹施有情,举足皆登密严国。

御制藏经跋尾

如来法藏,至妙难测、至高无等、至广莫极;

渊而无际、深不可量,大包天地、细入无间。

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诚超三域之平路,济众庶之夷途。

以此弘善,用报重恩、普济一切,悉拔旷劫。

若众生发菩提心,受持读诵,演说思惟;则道无不洽,德无不施,福无不充。了悟三乘之宗,总解真如之旨,即成正觉,永绍佛陀。

永乐九年润十二月

御制四部经序

四部经者何?本行、因果、释迦谱、涅槃经是也。谓之四部者何?所以纪如来之功行。虽其名有不同,合其事而贯通之则一也。

朕惟如来之道,广大悉备,最胜最妙无与为等。超天人而独尊、历万劫而永固。迎之不见其始,而随之不见其终。然犹假生灭修证以弘觉世人者,盖因其理之近似者而言之。使凡欲致力于如来之道者,有所持循也。夫不自有为,则无以显夫无为;不因生灭,则无以著乎非生非灭。由有为而达乎无为;由生灭而悟乎不生不灭。夫然后可以造般若之途,而践大觉之庭者也。朕闲阅大藏之典,恒注意于斯。虑夫世之修如来道者,睹契经之浩瀚,莫适其旨归,未免有望洋之叹。爰会四经而一之。命工锓梓,嘉惠於人。使由迩而至远,自下而升高,顿空意地。泯然智识之俱无,湛然形迹之俱化。大道固凝,又何有於始生?真如常住,又何有於涅槃也哉?谨书为序。以发其端云。   永乐十年八月初一日

御製如来正宗大觉妙经序

朕惟,如来以大慈悲之心,愍济迷悟;开般若之门,辟沤和之路。演一乘之法,了一真之义。论不空之空,见无相之相。平等如如,唯一无二。正宗大觉妙经者,乃如来万法之原,诸佛弘觉之海,妙诠累劫之因,发启无量之果。包含而事无不统,该贯而理无不归。即始而见终,非始终之可究。由显而达隐,非显隐之可求。要皆阐其迹而神其化,恒其体而森其用者也。夫真谛难逢,至宝难获。故明珠含彩于深渊,美玉韬光于厚岳。非有神灵启其扃鐍,亦何以剖其秘而睹其奇哉?盖诚感慈敷,蕴奥斯露。譬犹揭如意树于交衢;奏钧天乐于广漠。所难见者,人咸见之;所难闻者,人咸闻之。见之而无不满其欲,闻之而无不遂其愿。饥而来,饱而归;虚而至,实而徃。若登须弥之顶,悉览培塿之尘;若饮大海之流,具识百川之味。求其一义,充周于恒河沙界之中。语其一言,旋转于万一陀罗之内。为五千四十八卷之首,总三藏十二部之微。欲举其妙,岂可殚述?虽然法本无言,匪言则法无以寓;迷以法悟,岂可无法?法以言立,岂可无言?故经者言之寄,言者经之流,缘经而求法,悟法以成觉,溯流而徂源,由凡而至圣。实皆本于斯。是经功德,广矣、大矣!嘉与万方,同游智海。乃以锓梓,用广流传。谨书为序,略发其概。所谓以爝火而益太阳之光;举纤尘而增华岳之重。诚知有所不能,然而觉迷悟惑,以惠利于众庶。俾咸趨至善并受福禔者,此朕之至心也。                       永乐十年九月十五日

御制喜金刚本续序

朕惟二仪奠位,万品咸遂于流行。三昧显真,诸法了能于成就。是即最胜无量,调伏众妙之秘密,乃为般若波罗蜜多清净之玄门,括囊三藏十二部之精微,总标十地百千劫之准的。宏精进,以摄懈怠;设方便,以济沉沦。尽苦空真正之言,表禁戒深研之义。赞相知相乎?实相。论空本空乎? 悉空。与华严之理,合辙而同途。演金刚之教,自源而之派。发迹由于天竺,流润溢于阎浮。

朕临御洪基,抚兹兆庶;欲纳之于熙皞之域,措之于仁寿之乡。恒翼翼是惟,兢兢弗及,爰稽释典,因究真诠。详其味,则实深;探其功,则甚大,矧遇如来遥致,丕阐宗乘。开笥则法云布腾,展帙则慧日融朗。是用锓梓,以广流通。遍祈四海之丰穰,永为群生之福利。乃述为序,以弁于端。顾以蹄涔之積,岂足以益沧海之波?篑垤之微,焉足以埤须弥之峻?聊敷觉旨,以纪圣功焉。                          永乐十三年四月十七日

 

御制<般若论中道论对论律论比量论>序

朕惟佛法密微,妙万化而无迹。大觉旷照,寓至理于无言,然非论无以尽其言,非言无以宣其旨。故举名标实,鉴寂亡缘昔者,诸佛菩萨愍彼执迷熏蒸惑业,颠倒断常之见,造次有无之间,丧实失真攀条弃本。爰启玄指、巧破钝根、廓邪路于周行,敞严关于广漠,慧风布而烦歊息,甘露洒而枯瘁荣,闢秘密藏而赐如意珠,显觉树株而施菩提果。燃迷涂之慧炬,驾渡海之迅航。道既难名,功斯大矣。等河沙之舌,岂足以颂赞?聚须弥之笔,何可以纪书?惠余光而及今,演玄源于无极。朕每阅释典,遐究真诠,志契道符,得其指要。是用锓梓,以广其传颂。布竺乾越踰葱岭,开侧陋偏悟之鄙,广如来弘济之心,祈四海之常丰,俾群生之偕福。

於戯!日月之照,人皆仰其明。雨露之濡,物咸被其泽。若是教典,其功溥哉。於是,抽毫为序,用冠其端;使观者于斯超然自悟。庶几有小补云。       永乐十三年六月  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