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佛一声,光明十丈

(2023-11-22 08:27:04)
分类: 净土故园

念佛一声,光明十丈
第十二愿:“我得佛时,光明若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是光明无量愿。

  阿弥陀佛在因地观察到诸佛刹中,有的佛光明有限量,不能普利一切众生,所以发此大愿,普照十方,他的这一愿已经成就。《阿弥陀经》中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无量寿经》中也讲:“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耀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阿弥陀佛发愿光照十方,为的是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佛说:国土无边,故众生亦无边;众生无边,故大悲亦无边;大悲无边,故光明亦无边;光明无边,故摄取亦无边。有无量的国土,就有无量的众生。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实在是太广大了,所以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既然讲佛佛平等,为什么这里出来一个“第一”了呢?佛的法身光明和报身光明都是相同的,但是佛的应身的常光是不同的。常光,就是我们看到的佛身后的背光,佛的常光。因为每一尊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他们所发的愿不同,那他成佛以后的光明就不尽相同,《无量寿经》中讲:“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释迦牟尼佛身上的圆光是一寻,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后面那个圆光是一寻,一寻等于现在的八尺。每尊佛顶上都有圆光,这圆光的大小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我们不能说,谁的光大谁就高,谁的光小谁就低,只是每个人的愿不同。如果释迦牟尼佛不发愿在人寿百岁的时候来度化众生,那我们这些浊恶的众生,怎么能闻到佛法、脱离苦海呢?阿弥陀佛因地发了“光明无量”的大愿,所以他成佛以后的光明,就能遍照无量无边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

  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不仅世间的物体阻挡不住,而且众生的烦恼也阻挡不了,乃至于造作恶业,堕落到阿鼻地狱的这种最黑暗的地方,阿弥陀佛的光明也能穿透,也能射照过去,去救度那些受苦的众生。昙鸾大师在《往生论》中说:“若遇阿弥陀如来光照,是等众生,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平等意业”。众生如果遇到阿弥陀佛的光照,心里面这种种的缠缚,种种的烦恼,都得解脱,究竟得到如来平等的意业,这就是阿弥陀佛光明带给我们众生真实的利益。既然这个光明能够遍照十方,娑婆世界肯定也包括在内了,

  那我们今天为什么见不到佛光呢?这是因为我们被烦恼、业障障碍住了。不是阿弥陀佛不照我们,我们每天都在阿弥陀佛的光照之内,只是烦恼太重,妄念纷飞,一刻也清净不下来,所以感觉不到。《华严经》中说:“譬如生盲不见日,日光亦为作饶益,令知时节受饮食,永离众患身安稳,无信众生不见佛,而佛亦为兴义利,闻名及以触光明,因此乃至得菩提。”即使是不信佛的人,阿弥陀佛也在时时刻刻护佑他们。但是要想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众生要有能感之机。因为应身佛的光明,是随着众生的机而示现,这能感的机,就是信愿持名。我们在《无量寿经》中看到,释迦佛问阿难,想不想见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难说想见,释迦佛让他向西方顶礼,礼拜阿弥陀佛,称佛名号。阿难在礼拜的时候,头还未抬起,阿弥陀佛就在虚空当中,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世间。我们念佛人真切念佛,就能感得阿弥陀佛现身,也能见到佛光,这在《净土圣贤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实例。所以《观经》中说:“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要想见到佛的光明,想被佛光摄取,必须要信念持名。

  持名念佛不但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受,还能引发我们本心的无量光明显发出来。我们众生本具的无量光,但是被我们的无明烦恼遮盖住了,透不出来,通过称名念佛,被阿弥陀佛的大愿加持,罪业消灭,心光自然也就显露了出来。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讲了一个公案。桐城有两个人,一同结伴外出去谋生。其中一个人在半路上不幸亡故了,他的同伴将他埋葬以后,将他身上剩余的财物,带回来交还给亡者的妻子,但是却遭到亡者妻子的怀疑,这个人就感到非常冤枉,心里非常憋屈,就到亡者的坟上去祭祀哭诉。他和亡者陈述原委,这个鬼魂就显灵,决定和他一同回家,为他做证明。当走到半路上,同伴随口念了一句阿弥陀佛,这个鬼魂非常害怕,大声地喊,你为什么放光来吓我?这个同伴情急之下,又念了几声,这个鬼魂亡灵非常惧怕,说你一念佛,胸口就有十多丈的五色光放出,令我眩目,不敢靠近你,我没有办法跟你一同再回去了,你自己回家,把我的妻子喊过来,我来为你做证明。这个同伴突然醒悟到念佛的利益,他就发心出家修行,成为一名高僧。蕅益大师感叹说:“只是一念,光轮便舒。”正如寿昌大师云:“念佛心即是佛也,岂止是此时念佛来日成佛,当下就是。”可惜那个鬼魂往昔不种善根,不闻佛名,所以一见佛光,一听别人念佛就害怕,假如他有善根,遇到念佛人,依靠念佛,立刻顿生净土。念佛一声,光十余丈,念佛心即是佛也。所以不能小看这一声佛号,不能再轻易随口滑过。我们想成佛,就应该真信切愿,执持名号,不能再错过这个大好的时机了,人身易逝,万劫不复,不生净土,枉活一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