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善导大师如何念佛?

(2023-10-14 16:39:45)
分类: 人文关怀
看看善导大师如何念佛? 

  善导大师勤笃精苦,昼夜礼诵,如救头燃。每入室,长跪唱佛,不到力尽,终不休歇。寒冰天气念佛,亦要念到汗湿衣襟才止息。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睡眠。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心绝念于名闻利禄,从不举目视女人。律己峻严,待人慈爱宽恕。凡美味佳肴都供养大众,粗粝饭食则留给自己。佛前灯常年不熄,三衣瓶钵,躬自持洗。从不与人聚谈世俗之事,恐怕耽误净业。善导大师念佛功深,成就殊胜。念一声佛,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百千声,便有十百千道光明从其口出,自证境界不可思议。——《净土圣贤录》

  请问你学过善导大师哪一点?
    本愿法门以善导大师为开山祖师,主张纯他力,放弃自力,以为念十声佛号就能往生。岂不看看,善导大师念佛笃精勤苦,若救头然。每入佛堂,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虽寒冰亦须流汗,以表至诚。出即为众说净土法门,无暂时不为利益。三十余年不睡眠。般舟行道,礼佛方等,护持戒品,纤毫不犯。一生未尝举目视女人。绝意名利,远诸戏笑。所行之处,净身供养。饮食衣服有余,并以回施。好食送大厨供众,粗恶自食。乳酪醍醐,皆不饮啖……
   对照上述这些,我们学了多少?做到了多少?有人自称依止善导大师,不感到惭愧汗颜吗?
   本愿法门的很多传播者搞不清“自力”和“他力”、“真信”和“假信”、“真我”和“假我”、“自心”和“佛性”等辩证关系,歪曲佛法,自误误人,临终不能往生净土,请大家引以为戒。
【善导大师与法然上人,同是弥陀势至应化,同是现生证入三昧,同是才学智慧高迈;同以净土法门为专宗,同以弥陀本愿为根源;故其净土思想,是净宗正脉、净宗标准。若后之学者、善知识,或任何人,其著书立论,与此二祖相背,则弃而不依;因为此之学者、善知识等,仍是凡夫,未证三昧,智行未具,其所言论,若不全依祖师(善导、法然),则难免所谓“别解别行”,而别立新义,是故不可依循。】

善导大师金句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
  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老病;
  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者,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凡人临终,须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若得舍此幻身,超生善道,乃是称意之事。
  凡有疾病,但念无常,一心待死。
  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
  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
  或问:念佛生净土耶?师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  
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
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善导和尚弥陀化身 
(选自《往生集》莲池大师著)
   唐善导,贞观中,见西河绰禅师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惟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勤笃精苦,昼夜礼诵,激发四众。每入室胡跪念佛,非力竭不休。出则为人演说净土。三十余年不暂睡眠。好食送厨,粗恶自奉。凡有嚫施,用写弥陀经十万卷。净土变相三百壁。修营废坠。燃灯续明。三衣瓶钵,不使人持。行不共众,恐谈世事。从其化者甚众。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念佛日课万声至十万声者。得念佛三昧,往生净土者,莫能纪述。
   或问:念佛生净土耶?师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乃自念一声佛,有一光明从其口出。十至于百,光亦如是。其劝世偈曰: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病苦。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忽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柳树。向西祝曰:愿佛接引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往生净土。言已投身而逝。高宗皇帝知其事,赐寺额曰光明云。
     赞曰: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观其自行之精严,利生之广博,万代而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脱非弥陀,必观音普贤之俦也。猗欤大哉!

【译白】
唐朝善导大师,贞观年间,见到西河道绰禅师的九品道场,高兴地说:“此真是入佛之津要啊!”从此竭尽精勤,昼夜礼佛诵经。师每次进入佛堂,必定跪着念佛,不到精疲力尽不休止。即使寒冬结冰之时,常常念佛念到流汗湿透衣服。出门则为人演说净土法门。三十多年,从不睡觉。好的食物送大寮供众,粗劣的自己吃。信众供养他的钱物,他用来写《阿弥陀经》十万卷,画净土变相图三百壁。听从其教化的人非常多,有诵《阿弥陀经》十万遍到五十万遍的。有念佛日课万声到十万声的。得念佛三昧,往生西方的,不可记数。其劝世偈说:“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纵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病苦。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一日忽然对人说:“此身可厌,我要西归了。”即登上柳树而立化。唐高宗知其高行后,为其所住之寺赐名为光明寺。

赞:善导和尚,世间相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观察他修行的精进严谨,利益众生广大无边,惠及千秋万代,感发人们的信心。即使不是弥陀再来,也必然是观音、普贤这样的大菩萨化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