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圆法师:信愿具足临终都能往生

(2023-05-27 08:06:30)
分类: 净土故园
宏圆法师:信愿具足临终都能往生

蕅益大师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誓愿”是菩提的正因,所以持名念佛必须有信愿为先导,持名之功才不致于落在人天小果上面去,就如同行路人要先看清道路才能启程达到目的地。由此可知,净土法门以信愿为往生之券,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乃至一念决定往生。因此,有信愿则与佛有缘,有缘便蒙佛力加持、蒙佛接引。如果没有真实信愿,纵然将名号念得如铜墙铁壁一般、即使念到一念不生,也不能得生净土,因为没有愿往生的心。

既然愿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发真实的愿呢?愿的内容很直接,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做到真实发愿,我们在平时就要多下功夫,任何的情况下,我们都要先观照自己的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和往生相恒顺,如果和往生是违背的,我们就赶紧转过念头。古人云,“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头出来不要紧,赶紧想想和往生是相应的还是相违背的,相违背的赶紧转念,发起求生净土的菩提心愿,这样更增加了求生净土的根,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产生力量,处处都是为了往生而去做的。

杨杰居士在《净土十疑论》中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也会被此爱所牵而不得生。想想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牵挂,多少欲望,父母、妻子、财产以及喜欢的事物,有一物不轻就是妄,有一念不除也是障碍,这都是与我们往生相违背的。当我们临欲命终的时候,“这一物”、“这一念”就会牵缠我们,成为我们的束缚,耽误我们往生的,因此一定要放下这些贪爱,往生才能够没有障碍。

  但是要想放下确实也非常的不容易,如果容易的话,释迦世尊不会在《阿弥陀经》中三次劝愿了。从净土的角度来说,障道的因缘多也不是坏事,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增上信愿的根。如果能在每一次贪爱的时候告诉自己、提醒自己“我是一定要往生的”,那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一次发愿是一种力量,两次发愿就是两次的力量。如果在每次的逆境中都能够觉起、觉悟、发起愿来,这个力量会越来越大,我们的生命也会逐渐随着往生的方向生长,为了往生而活着,巧把尘劳作佛事。行住坐卧都是为了往生,利益众生也是为了往生,我们就这一个方向,其实不离世间法,但还在做着往生的事业、求生净土的事业。好比一棵树,它始终都朝着西方倾斜,时间久了,无论何时砍断这棵树,它都会倒向西方。如果我们为了往生而生活,临欲命终的时候不需要助念,顺其自然的就向往极乐世界了。所以我们平时要发愿,把障碍的因缘都变成增上缘,平时做得了主,往生的时候一定可以自在往生。

唐朝的道昂法师修行的非常好,他平时就是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当他预知时至的时候,到了约定往生的时间升上高座,这时香炉中发出了奇异的香气,道昂法师于是引领四众弟子受菩萨戒,他说戒的时候言词义理切中心要,听闻的人非常感动,生起虔诚恭敬之心。这时空中有美妙的天乐响彻云霄,道昂法师向天空中看去,然后告诉大众:“兜率陀天的天人来迎接我升天,然而天道是生死的根本,不是我所愿,我常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此愿不能实现呢?”话刚落音,诸天大众一下散去,极乐世界的香花伎乐立刻充满整个虚空,美丽的莲花马上腾空而出,回旋围绕在大众的头顶上,在场的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道昂法师又说:“大家珍重,好好安住,现在西方极乐的祥瑞已经现前,我要往生去了。”说完,只见香炉从他手中坠落,即刻他就坐在高座上往生了。

我们知道,兜率陀天的快乐不是我们人世间所能比的,如果道昂法师平时不是信愿坚固,面对这种境界的时候也很难做得了主。正因为他有坚固的信愿:“再好的境界都不是我所愿,我只信愿极乐世界”。这就是信愿坚固。

信愿坚固以后就要落实到行上了,经文中说“乃至十念”。善导大师说:“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决定往生无疑也”。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乃至十念”:学佛早的可以从现在开始,念几十年的佛,尽形寿称念弥陀名号,一直到临欲命终的时候;学佛晚的人,甚至在临欲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开导,发愿求生净土,乃至十念甚至一念都能往生。能不能往生不是跟学佛时间的长短有关系,而是和信愿有无有关系,当然念佛念的越多越好,彻悟禅师说:“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只要具足信愿,不论是在家还是出家,不论聪明还是愚钝,不论是善人还是恶人,只要能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发愿往生净土,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所以善导大师把这一愿称为念佛往生愿,而不是叫做十念必生愿。因为信愿具足,上尽一形,下至一声,都能够往生。

摘自 宏圆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记

【原文】唐道昂,魏郡人,常讲华严地论,劝人求生西方。后预知时至,订以八月辞世,人未之信也。至八月朔,无所患。问斋时至未,即升高座,炉香自发,引四众说菩萨戒。说讫,见天众缤纷,管弦嘹亮。

告众曰,兜率陀天迎我。然天道乃生死根本,非吾素愿。吾本求生西方,此诚不知何以不遂。俄而天乐隐没,但见西方香华伎乐,充塞虚空,旋绕顶上。大众仰观,遐迩惊叹。昂曰,净土相现,吾当逝矣。言讫,香炉忽坠于手,即于高座而化。
【译文】唐朝的道昂法师,是魏郡人。平时经常宣讲华严地论,劝人发愿求生西方。后来,他预知时至,说自己会在八月离开人间,人们都不相信。到八月初一,道昂法师也没有得病,问吃饭的时间到了没有,然后登上高座,香炉中自然发出阵阵檀香。他为四众弟子讲说菩萨戒。说完,只见空中天人们穿着非常美丽的衣服,弹奏着优美嘹亮的音乐,纷纷而来。
道昂法师对众人说,这是兜率陀天的天人来迎接我。但是天道仍然没有解脱生死轮回根本,不是我一向发愿要去的地方。我本意是求生西方,真不知为什么不遂我的愿望呢。不久天乐渐渐的消失了。只见西方香花音乐充满整个虚空,在他的头顶上盘旋环绕。大众纷纷抬起头来仰观,远近的的人都惊奇感叹不已。道昂法师说,现在净土相现前,我要往生了。说完,香炉忽然从手中落下来,他就在高座上坐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