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惠凝入冥见闻
(2023-05-15 11:08:18)分类: 因果轮回 |
唐僧惠凝入冥见闻
此事载《洛阳伽蓝记》卷二:
惠凝具说:“过去之时,有五比丘同阅(同堂受审)。一比丘,云宝明寺智圣,坐禅苦行,得升天堂。有一比丘般若寺道品,以诵四十卷《涅槃》,亦升天堂。
【注】
1、阎罗王是梵名,佛教中谓地狱主。并引《翻译名义集》二《鬼神篇》云:“琰魔或云琰罗,此翻静息,以能静息造恶者不善业故。或翻遮,谓遮令不造恶故。”据云:还有说阎罗乃双王,一男一女,本是兄妹,兄管男,妹管女。这倒是头一次听说。还有翻译成苦乐并受,故云双也。
2、关于昙谟最,在本书卷四《融觉寺》有记载,与此处记载相同。另《续高僧传》卷三十也有他的传,对他一生行事记载比较详细,据称在当时中国和西域地区,人们称之为“东方圣人”,乃精于典籍和思想的高僧。
卷四:“融觉寺,清河文献王怿所立也,在阊阖门外御道南。有五层浮图一所,与冲觉寺齐等。佛殿僧房,充溢一里。比丘昙谟最善於禅学,讲《涅槃》、《花严》,僧徒千人。天竺国胡沙门菩提流支见而礼之,号为菩萨。流支解佛义,知名西土,诸夷号为罗汉。晓魏言及隶书,翻十地,楞伽及诸经论二十三部,虽石室之写金言,草堂之传真教,不能过也。流支读昙谟最《大乘义章》,每弹指赞叹,唱言微妙,即为胡书写之,传之於西域。西域沙门常东向遥礼之,号昙谟最为东方圣人。”
3、什么是三毒?《大智度论》三十一:“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而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悉由吾我。”三毒即贪、瞋、痴。
4、宝明寺见于卷二,融觉寺见于卷四,余下三寺不见于本书。
5、北魏风行造像,范先生的校注引用清儒王昶《金石萃编》卷三十九《北朝造像诸碑总论》,说明造像的缘由,造像之盛行以及造像者和其他供奉者的重重名称,非常详细,在此不一一钞录。
6、为什么昙谟最这样的高僧,却被阎罗王批驳,并打入黑屋受罚?这是相当奇怪的事情。范先生先是引用清儒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二《洛阳伽蓝记》条的上述疑问,进而解释此问题,云:“此故事似系出于坐禅派僧徒所伪造,以攻击异派,甚至如昙谟最本修禅学,唯以兼明论道,遂亦不惜加以诬蔑。宗派斗争,用心至深,俞氏谓为不可思议者,由于未考当时佛教之情势耳。”并引汤用彤先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七七八页)所引书,谈及这则故事或虽伪传,但可以反映当时北朝一般僧人的态度,一味迷信禅坐,而忽略经义的探究。此皆胡乱猜测,请看佛经开示:
《佛藏经·净法品第六》云:“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讲经说法),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不净说法者得罪极多,亦为众生作恶知识,亦谤过去未来今佛。是人宁自以利刀割舌,不应众中不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