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乘空性十喻

(2023-03-30 11:00:30)
分类: 世间如梦

 大乘空性十喻 

  【十喻】 教示诸法皆空与诸法无常之十种譬喻。

  (一)以十种譬喻解释诸法为空之理: 

1)幻喻(梵ma^ya^ -upama ),如魔术师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相,明知其伪,而声色可见,其虽为空,但与六情相对而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2)焰喻(梵mari^ci -upama ),日光之下,风动尘土,如见旷野中之野马,又如见男相女相等,此系执着于行尘之烦恼,由于烦恼缠缚,众生乃流转于生死旷野之中。(3)水中月喻(梵udaka -candra-upama ),月在虚空,影现于水;实相之月,犹如法性,实在于虚空之中,凡夫局囿于我、我所之相而以妄为实,如见水中月影而执着为实有。(4)虚空喻(梵a^ka^s/a -upama ),如虚空一词,但有其名而无实体;又如远视青天,如有实色,而飞上极高远处则无所见,诸法亦如是。(5)响喻(梵pratis/rutka^ -upama ),如深山幽谷及绝涧中,随语声或击物声而相应和者,谓之响,是声乃声触而诳耳根之故,非为实有,是诸法皆空唯诳相而已。(6)犍闼婆城喻(梵gandharva -nagara-upama ),谓犍闼婆神所示现之城楼,日初出时,得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而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无智之人见我及诸法,淫嗔心起,四方狂走,求乐自满,颠倒懊恼,若以智慧了知无我无实法者,则颠倒愿息。(7)梦喻(梵svapna-upama ),梦中本无实事,妄执为实,觉还自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8)影喻(梵pratibha^sa -upama ),光映而影现,可见而不可捉,诸法亦如是。(9)镜中像喻(梵pratibimba-upama ),镜中之像非镜所作,非面作,非执镜者作,非自然作,亦非无因缘作,是诸法皆空,不生不灭,诳惑凡夫人眼而已。(10)化喻(梵nirmita-upama ),如诸神通之人因神力之故,能变化诸物,天龙鬼神辈得生报力故,能变化诸物,然彼等虽能变化男女等相,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诸法亦如是,无有生灭,如化而成,亦无实有,故说诸法皆空。

   (二)、 比喻人身空、无常之十种事象:

   (1)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2)是身如泡,不得久立。(3)是身如炎,从渴爱生。(4)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5)是身如幻,从颠倒起。(6) 是身如梦,为虚妄见。(7)是身如影,从业缘现。(8)是身如响,属诸因缘。(9)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10)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此外,诸经论尚有各种譬喻之说,说法不一。

[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维摩经卷上方便品、大智度论卷六](参阅‘大乘十喻’ 810、‘譬喻’6809

 大乘十喻

 诸大乘经典每以“幻、炎、水中月、虚空、响、犍闼婆城、梦、影、镜中像、化”等十种譬喻,揭示‘空’之道理,以助学人成就空观。

(一)如幻,譬如古代幻师(幻术不是魔术,今已失传),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形可见可触;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一切诸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

(二)如阳炎,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世间诸法亦复如是,凡夫不了,于结使中妄计我相,智者了知世间一切皆虚诳不实,皆是妄想,故说如炎。

(三)如水中月,月在虚空,影现于水,诸小儿见水中月,欢喜欲取,智人见之则笑;比喻众生于五阴中妄起我、我所见,执为实有,于苦法中而生欢喜,故说如水中月。

(四)如虚空,虚空但有其名,而无实体,愚人不了,执之为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无所有,无智之人于虚妄中计为实有,起彼我执,修空观者,了一切法皆无所有,故说如虚空。

(五)如回响,山谷及空舍中,随声相应而有回响,愚人不了,以为实有;一切诸法、音声语言亦复如是,了知无实,心不生着,故说如响。

(六)如犍闼婆城,犍(乾)闼婆,意为香阴。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高渐灭,但可眼见,而无实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智者能了知诸法悉皆虚假,不生执着,故说如犍闼婆城(海市蜃楼)。

(七)如梦,梦中本无实事,妄执为实,觉还自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一切结使烦恼皆是虚妄,愚人不了,执之为实,若得道觉悟,乃知虚妄,亦复自笑,故说如梦。

(八)如影(包括投影、摄影、电影、电视等影像),影像但可见而不可得;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求其实体,了不可得,故说如影。

(九)如镜中像,镜中之像,非镜作、非面作、非镜面和合而作,亦非无因缘作,虽非实有,然亦可见,愚者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分别;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从因缘生,无有实体,但有名字,而起分别,诳惑凡夫生诸烦恼,智者见闻,了知无实,不取不舍,故说如镜中像。

(十)如化,有神通者能变化诸物,虽有男女等相,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生灭,如化而成,亦无有实,如人之生,但从先世之因,而有今世之身,悉皆虚假,故说如化。[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 《佛学大词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