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个虚拟世界!

分类: 世间如梦 |
宇宙是个虚拟世界!
宇宙可以形象地譬喻成无明大梦,是个虚拟世界,人身即是玩家在虚拟世界中的替身(Avatar)。“玩家(Player)”,即是真我、主人公,即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拖死尸的是谁”,都是指“玩家”,而不是“替身”;是指“梦者”,而不是“梦中人”。在虚拟世界中,说有说无都是错!好比在虚拟头显(VR,人脑即虚拟头显)里显现的/感知到的一切(包括自己和他人)都是虚幻的/虚假的/空的。
真的在哪里?不可说,必须在摘掉虚拟头显之后才可以说,因为“觅即不可得,不觅全体是”;“离一切相,即是真我”。
Avatar(阿凡达) 指电脑游戏中代表使用者的化身;
Player 指玩家、游戏者;参赛选手; 参与者、设计者。
关于宇宙是个虚拟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有这样一种说法:
在虚空法界,住有数不尽的超智体。为了娱乐,他们设计了一个虚拟世界。无论哪一位玩家(Player)想要去玩,都可以在终端将自己的心神投射进去,用替身(Avatar)去游玩,并感受这一切。玩够了,息灭掉微细念,把心神收回来,关机走人,因为这毕竟是虚拟的世界。
这个虚拟世界,有着极其复杂的程序。其程序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游戏规则):
一、心灵制导原则。替身心动起念,这个虚拟世界的系统就对他启动(即通常所说的“入无明梦”);要是其心寂然无念(连微细念都没有),这个虚拟世界系统就自动对他关闭(即通常所说的“无明梦醒”)。所谓:“万法唯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入无明梦〕正如替身始终是在虚拟世界中一样,自性也始终是在无明梦中,无论是觉(无念的如来藏状态)或是迷(有念的识藏状态)。但由于自性觉(如来藏状态)时,对于无明梦境没有见闻觉知;而自性迷(识藏状态)时,对于无明梦境才有见闻觉知。故把自性由觉转迷而对于无明梦境有见闻觉知,形象地说成是“入无明梦”;把自性由迷转觉而对于无明梦境不再有见闻觉知,形象地说成是“无明梦醒”。例如,《大乘密严经》云:“如梦中色(如梦中的森罗万象),唯想妄见(心起念即入无明梦而见),寤(梦醒)即非有。无明梦中见男女等种种之色(在无明梦中,看见男女以及种种事物),成于正觉(真正的觉悟,微细念灭)即无所见。”〔无念的如来藏状态〕这里所说的“无念”,是粗念、细念和微细念皆无。
二、替身互动原则。各个玩家的替身,可与环境互动,也可以彼此之间互动,共同参与这个无限创造的游戏。
三、动态修订原则。系统根据替身在虚拟世界中身口意之所作,不断动态地修改订正其命运数据,以此决定其未来。如果做了好事,命运就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如果做了坏事,命运就向坏的方向转化。命运始终是自作自受,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法则,因果报应通三世。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因果报应通三世〕报应有三种:现报、生报和后报。现报是今生作善作恶,今生就得到善报恶报。生报是下一生受报应。后报是在二生、三生、百生、千生以后,终受报应。佛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问:古德常说:“造命者天,立命者我。”这是什么意思?
答:“造命者天,立命者我”,意思是说:描绘命运蓝图的是我自己,上天不过是按图施工而已。
这的确设计得极其巧妙,是非常好玩的游戏。无尽的时空,“人机互动”,“人人互动”,自动演进,变化无穷。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情景下,尽情地玩乐。
但是,久而久之,麻烦就出现了。有的玩家将心神投射进去玩久了,不仅上瘾,不愿退出,而且渐渐把这个虚拟世界当成真实了,在里面的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地不断玩下去,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本来面目。结果愈迷愈深,心念愈来愈乱,智慧愈来愈少,环境愈来愈恶,命运愈来愈差。竟然忘记了自己的本来,把替身当成自己,把幻境当成真实。忘记这是虚拟世界,以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也忘记了支配命运的因果报应法则,贪嗔痴成为主流。
在虚拟世界中,乐趣愈来愈少,而苦难折磨却愈来愈多,到了苦不堪言的地步。光是老、病、死,就是难以承受的痛苦,游戏一点也不好玩了!他们走投无路,痛不欲生,却不知道可以从虚拟世界中退出来,更不知道如何退出。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修改程序或关闭系统了,因为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如《修心诀》云:“悟此(真心)而守之者,坐(安住)一如(真如实相)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
心如虚空,身如微尘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反过来再看我们这个肉团身,“犹如十方虚空吹一微尘。”
要把心和身分开,心比天大,身如微尘。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好比是我心中的一片树叶,那肉团身不过是虚空中的一粒小微尘!“若存若亡”,忽生忽灭。我们凡夫却被这种肉身所迷惑,认物为己,认假为真。“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这个身体不过是无边大海里的一个小水泡。大海譬如我们的妙明真心。我们无量劫来,都把这个水泡当成了我,却把自性大海丢弃不顾,把大海的无边妙用降低成一个脆弱的小水泡,十分可惜!所以佛说我们是“可怜悯者”。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就是明明白白地知道了,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的真心。「常住不灭」,生死无常的是肉团身这个假相,而我们的妙明真心从来没有生,也从来没有灭,永恒常驻。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虚空)性可销亡,烁迦罗(金刚)心无动转。”
前一篇:野鸡闻经,转世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