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雄俊入地狱念佛得救
(2023-01-14 14:38:56)分类: 净土故园 |
释雄俊入地狱 念佛得救
释雄俊,俗姓周,成都人。有胆有勇不守戒行,而天性善于讲说,有时在讲堂得到钱财,却不为法而乱用,当地人很鄙视,以为他是坏道沙门,无恶而不做啊。雄俊也曾经还俗,去投军当兵,不久因为逃难,又再入僧门,僧徒们因为要守名节,防止受他影响大多回避他。雄俊听说佛经上讲一念阿弥陀佛,就灭除五十亿劫生死的罪业,非常欢喜说:“多亏有这个法门了。”于是做了恶事,而口中就念佛号。但他念佛,有时想起有时忘记,似乎有效似乎有没效,好像戏子唱戏玩乐一样。唐朝大历二年二月五日,暴亡进入冥间,在冥间见到冥王,冥王说:“抓你来是抓错了。但是你的恶业,累积得特别大,应该略微受一受炭火的惩罚。”就吩咐牛头差人驱赶他入地狱。雄俊到了狱门口,一边抗拒一边大叫说:“一念阿弥陀佛,还能灭除五十亿劫生死重罪。何况我造的不是五逆罪,不够十恶,又有念佛常常不忘,必定佛语是可信的,怎么能受炭火?”接着又大喊大叫,左右挣扎不休。差人互相看看,不敢再逼迫他,并且把他的话报告冥王。冥王叫雄俊回来,雄俊回来后,冥王说:“你的念佛,本来没有深信。但那身口有念佛的因,你汝可以回阳世,更要努力发心。”雄俊回来后,多次提起他在冥间的见闻,当时爱开玩笑的人戏弄他,以为他是地狱漏网人。雄俊说:“不要开玩笑。从今以后自己知道错了。”就在郡南边的西山,清净妄想,专心念佛。四年三月七日,雄俊的朋友七人,到西山探访他。雄俊高兴地说:“我的时间到了。你们又来了,也是有缘相遇,正好有事拜托。”又说:“你们回去,如果遇到城中的亲朋好友,就替我告诉大家:雄俊因为念佛功德,终于往生净土,以后不要以为雄俊是地狱的人啊。”谈笑之间,坐着往生了。
释雄俊。俗姓周,成都人也。有胆勇,无戒行。而天性善于讲说。或时讲肆得诸财币,必也非法而用。蜀人鄙之,以为坏道沙门。无恶而不济者也。亦尝罢僧。以入军垒。寻因逃难。复入僧门。僧徒有以守名节。防未然者,多畏避之。俊闻经称:一念阿弥陀佛。即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乃大喜曰。赖有此耳。于是营造非恶。而外口辄念佛。然其所念。若存而忘。似得而丧。犹伶伦辈之为戏乐尔。唐大历二年二月五日。暴亡入冥。冥间见王。王曰。追汝之来误也。然汝之恶。其积尤大。可宜略经涂炭。即令牛头之卒数人驱入地狱。俊至狱门。且拒且捍,且大呼曰。一念阿弥陀佛。犹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况俊所造未臻五逆。未形十恶。又其念佛时且不忘。必其佛语可凭。岂合更膺涂炭。因复大呼。左[馬*展]焉右[馬*展]焉。数卒相顾。不敢凌逼者久之。乃以其语报王。王令召俊。俊至。王曰。汝之念佛。本无深信。但其身口有因。汝可回世。更励始心。俊既得回。屡言所见。时滑稽辈戏之。以为地狱漏网人。俊曰。毋为之戏。由今而后自知过尔。乃之郡南之西山。浣情涤意。专事念佛。四年三月七日。俊之朋侪七人。之西山访之。俊喜曰。吾时至矣。汝徒又来之。其亦缘有遇而事有托。又曰。汝徒回去。若见城中亲知。为俊语曰。俊以念佛功德。得生净土。他日毋以俊为地狱人也。语笑之间。坐而弃世。
——《净土往生传》卷中
释雄俊。俗姓周。成都人也。善讲说无戒行。所受檀信非法而用且多狡诈唯事疏狂。又经反初服入军垒。而因逃难还入缁行。大历中暴亡入冥。见王者诃责毕引入狱去。俊抗声大呼曰。雄俊傥入地狱三世诸佛即成妄语矣。曾读观经。下品下生者造五逆罪临终十念尚得往生。俊虽造罪不犯五逆。若论念佛莫知其数。佛语若有可信。暴死却合得回。与雄俊传语云。若见城中道俗告之。我已得往生西方。言毕承宝台直西而去。——《宋高僧传》
前一篇:天竺(印度)三藏皆修净土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