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昌帝君的轮回转世为例
(2022-11-03 09:15:02)分类: 因果轮回 |
六道轮回中的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以文昌帝君的轮回转世为例
【原文】文昌帝君曰:予既迁化,将往西方,适至洞庭君山,爱其胜境,因少留焉。予时上无君相临制之威,下无骨肉系累之念,超然物外,此乐何穷。久之,有二仙童自天而下,以予为君山主宰,兼洞庭水治。一日,见一妇人,年三十余,呼号而来,祭且祝曰:“良人不幸,得罪于君,窜死南荒。家乡万里,旅榇难归。痛念堂有二亲,身怀六甲。若山川神灵,察吾夫君,以忠获罪。怜吾姑嫜,暮景无依。使得诞生一男,以续张氏。纵妾命不保,亦无憾焉。” 予在云路中,不胜其悲,涕泗从出(按:天人之身,无有涕泗,唯当命终之候,五衰相现,腋下始有微汗耳。帝君既有涕泗,尚在神道中可知)。忽身堕妇怀,懵(meng)然无觉。久之,闻人语曰:“是男,是男。”予开目视之,身在浴盆中,盖已生世矣。
[按]生死海中,一经耽染,便成堕落。苟非大修行人,未有不迷真性者。帝君宿生闻道,本欲为西方之行,特以一念恋着山水,遂被洞庭君山粘住。纵意中绝无作山灵河伯之想,不觉已堕血食之神矣。至于心怜张妇之祈祷,本一片善念,岂料遂为其子。然而情之所注,便堕其怀,迨见身在浴盆,即欲毅然跳出,不可得矣。帝君此际犹乃尔,何况茫茫业识人。
【译白】文昌帝君说:“我既离开人世,正要往西方去,路过洞庭君山时,因爱其风景优美,就稍微停留了一下。此时我上不受朝廷威势控制,下无骨肉家室拖累,超然尘世之外,何等逍遥自在。正当我悠然自得时,忽有二仙童自天而降,说是奉命委任我为君山主宰,兼管洞庭湖。我推辞不得,只好应命了。有一天,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大哭而来,面对山川,边祭祀边祷告说:‘我丈夫不幸,因得罪国君被流放,客死南方边远荒凉之地,离家乡有万里之遥,尸骸难回家乡安葬。痛念家里尚有白发双亲需人奉养,我又怀孕在身。若山川神灵明察我夫君因效忠朝廷而被治罪。怜悯我公婆,晚年无所依靠,万望赐我生下一男,以继张氏香火。纵然我命不保,也无遗憾了。’当时我在云端中见此凄惨情景,心中不胜其悲,禁不住涕泪俱下(谨按,天人身体,本无涕泪,只在命终时,五种衰亡征兆出现后,腋下才有微汗罢了。帝君既有涕泪,可见帝君此时尚在神道之中)。忽然我的身体堕入妇人怀中,随即神志模糊。隔许久,只听有人说:‘是男孩,是男孩。’我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自己身体在澡盆中,原来我已经又投生人世了。”[按]人在生死海中,一经耽恋,便成堕落。若非大修行人,无有谁能独来独往而不迷失真性的。帝君前生听闻佛法,本来要往西方去,只因一念恋着山水美景,便被洞庭君山枯住,脱不了身。纵然他绝无作山灵河伯之念,而不由自主已堕为血食之神。至于他同情张妇遭遇,本是出自一片善念,岂料想居然为其子。然而情之所系,便堕其怀,等到发现自己在浴盆中时,即使想要毅然跳出,已不可能了。帝君至此尚且身不由己,何况茫茫业识之人呢?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
情动入胎。只要没有断见思惑,都是凡夫。凡夫都是有情的——有情识的,情一动就会入胎,这是投胎的情况。
文昌帝君说,他修行佛法,留下偈子后“迁化”,他就准备到西方去——“将往西方”,这时候实际上就是他的中阴身,飘飘荡荡,就到了洞庭君山。到洞庭君山一看这座山风景非常秀美,他就生起了喜爱之心,一有喜爱,神识就留在那个地方了。所以文昌帝君说:“我上没有国君对我的管制,下没有六亲眷属的骨肉之累,超然物外,其乐何穷。”这就是指中阴身阶段,他没有一种挂碍,人很轻松,离开了身体的牢狱桎梏,飘荡在那种过程中,忽然见到两个仙童从天而下,从天而下就奉上帝的命,要文昌帝君做洞庭君山的神——做山神,主宰君山,兼带管洞庭水的治理工作。
他本来想去西方,一念恋著这个山景,就做了这个山的山神了。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妇女,哭泣而来,来祭祀这个洞庭君山的山神,一边祭祀,一边祝祷,说自己的丈夫不幸,得罪了君王。就是周厉王,周厉王是西周后期一位天子,很残暴,而且不能听反面的意见,谁诽谤他,他就要惩处。这个妇女的丈夫就是一个谏官,以他的忠心来劝勉,周厉王听了不高兴,就把他流放。死在南方荒蛮之地,离家乡有万里之遥,棺材都难以回老家。她就痛念堂上有父母双亲,自己又怀孕了——“身怀六甲”。
“如果山川神灵——有山川神灵的话呢,希望明察我的丈夫,这个以忠心耿耿反而服了这样的流放之罪,客死他方;怜念我的公公婆婆晚年没有依靠,希望诞生一个男孩子,来延续张氏——张家的香火。如果这个祈求能够如愿的话,纵然弃命,就是自己的生命终结,也不会有遗憾。”就是非常悲伤地、恳切地哀求要一个儿子。那么文昌帝君在云间哪——在天上云中听到这些,也就非常地悲伤。悲伤呢,就涕泪纵流啊,就是又流眼泪,又流鼻涕——这个“从出”。从这个“涕泗从出”这里有括号,这就表明当时文昌帝君还不是算天人,还只是属于神道;如果是天人,他就不会有眼泪、鼻涕。
这个天人讲临终有五衰相现:只是说天上的那种天冠花枯萎了;再就是身上的天衣被污秽了,就是脏了;身上呢,有臭味了;腋下有汗出来了;再就是坐自己的天座就不愿意坐了,就会离开本座,还有这些天女会离开。这些属于天人的五衰现象,说明他的天福享尽要轮回。那么现在帝君有涕泪,那属于在神道里面。在神道里面,他一听这些,忽然他的神识就堕到这个妇女的怀抱里面,这就是坐胎了,坐胎一下子就昏迷呀,“懵然无觉”。懵然无觉也不知道多长时间,忽然听到有人的语言说:“是男孩、是男孩。”哦,这时候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在浴盆里面,已经投生做了个男孩子,生到这个世间上来了——出生了。这叫“情动入胎”。
这里有一个按语,你看这个在生死轮回的大海里面,你只要有一念的情上的耽恋、染著,马上就堕落。他就从神道堕落到人道里面,本来他是想去西方,结果一念的染著洞庭君山,作山神去了。所以,我们就看到这个净土法门的重要性:如果说我们想去西方极乐世界,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去,我们可能走到中途就去不了了 ——途中值得我们染著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就去不了;所以阿弥陀佛很慈悲,知道靠我们的力量去不了,所以他发了一个大愿叫 “临终接引愿”,当你临命终时候,阿弥陀佛亲自拿着莲台来接引我们,这样,我们的神识到莲台当中,一闭合给你封住了,弹指之间就到西方极乐世界了。你看,这是非常稳妥的方法。所以自古以来,除非是大修行人能够不昧、都会迷失自己的真性。文昌帝君还是宿世善根深厚闻到佛道,本来他是前往西方,就一念恋著洞庭君山的山水,就被这个地方粘住了。纵然他并没有发愿要做这个山的神灵,但是他也不知不觉地堕到血食的神里面:你作为这山神,作为河神,大家都会用猪啊,羊啊,牛啊,来祭祀,你就吃众生的肉了。
那么文昌帝君当时作山神的时候,他心里是怜悯这个张家妇女的祈祷,这是一种仁爱之心,是一个善念。但是这个善念,殊不知马上就作为这妇女的儿子了。你看这个因缘关系,所以这个情执所注的地方,马上就堕到这个妇女的怀里了,直到见到身体在这个浴盆里面。你已经投生坐在浴盆里面,你这时候再想跳出来,那是不可能了。那么文昌帝君到这个时候,还是这样的一个样子,更何况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人呢?所以了生脱死是非常不容易的。你看他这个时候是闻到佛法,要向往寂灭之乐的人,能够修行很长时间的人,结果一念的耽著成了山神,再一念的所谓的善念,成了这个妇女的儿子。所以隔阴之迷,隔胎之昏,那就进入轮回里面层次又低了,非常可怕。
——以文昌帝君的轮回转世为例
【原文】文昌帝君曰:予既迁化,将往西方,适至洞庭君山,爱其胜境,因少留焉。予时上无君相临制之威,下无骨肉系累之念,超然物外,此乐何穷。久之,有二仙童自天而下,以予为君山主宰,兼洞庭水治。一日,见一妇人,年三十余,呼号而来,祭且祝曰:“良人不幸,得罪于君,窜死南荒。家乡万里,旅榇难归。痛念堂有二亲,身怀六甲。若山川神灵,察吾夫君,以忠获罪。怜吾姑嫜,暮景无依。使得诞生一男,以续张氏。纵妾命不保,亦无憾焉。” 予在云路中,不胜其悲,涕泗从出(按:天人之身,无有涕泗,唯当命终之候,五衰相现,腋下始有微汗耳。帝君既有涕泗,尚在神道中可知)。忽身堕妇怀,懵(meng)然无觉。久之,闻人语曰:“是男,是男。”予开目视之,身在浴盆中,盖已生世矣。
[按]生死海中,一经耽染,便成堕落。苟非大修行人,未有不迷真性者。帝君宿生闻道,本欲为西方之行,特以一念恋着山水,遂被洞庭君山粘住。纵意中绝无作山灵河伯之想,不觉已堕血食之神矣。至于心怜张妇之祈祷,本一片善念,岂料遂为其子。然而情之所注,便堕其怀,迨见身在浴盆,即欲毅然跳出,不可得矣。帝君此际犹乃尔,何况茫茫业识人。
【译白】文昌帝君说:“我既离开人世,正要往西方去,路过洞庭君山时,因爱其风景优美,就稍微停留了一下。此时我上不受朝廷威势控制,下无骨肉家室拖累,超然尘世之外,何等逍遥自在。正当我悠然自得时,忽有二仙童自天而降,说是奉命委任我为君山主宰,兼管洞庭湖。我推辞不得,只好应命了。有一天,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大哭而来,面对山川,边祭祀边祷告说:‘我丈夫不幸,因得罪国君被流放,客死南方边远荒凉之地,离家乡有万里之遥,尸骸难回家乡安葬。痛念家里尚有白发双亲需人奉养,我又怀孕在身。若山川神灵明察我夫君因效忠朝廷而被治罪。怜悯我公婆,晚年无所依靠,万望赐我生下一男,以继张氏香火。纵然我命不保,也无遗憾了。’当时我在云端中见此凄惨情景,心中不胜其悲,禁不住涕泪俱下(谨按,天人身体,本无涕泪,只在命终时,五种衰亡征兆出现后,腋下才有微汗罢了。帝君既有涕泪,可见帝君此时尚在神道之中)。忽然我的身体堕入妇人怀中,随即神志模糊。隔许久,只听有人说:‘是男孩,是男孩。’我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自己身体在澡盆中,原来我已经又投生人世了。”[按]人在生死海中,一经耽恋,便成堕落。若非大修行人,无有谁能独来独往而不迷失真性的。帝君前生听闻佛法,本来要往西方去,只因一念恋着山水美景,便被洞庭君山枯住,脱不了身。纵然他绝无作山灵河伯之念,而不由自主已堕为血食之神。至于他同情张妇遭遇,本是出自一片善念,岂料想居然为其子。然而情之所系,便堕其怀,等到发现自己在浴盆中时,即使想要毅然跳出,已不可能了。帝君至此尚且身不由己,何况茫茫业识之人呢?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
情动入胎。只要没有断见思惑,都是凡夫。凡夫都是有情的——有情识的,情一动就会入胎,这是投胎的情况。
文昌帝君说,他修行佛法,留下偈子后“迁化”,他就准备到西方去——“将往西方”,这时候实际上就是他的中阴身,飘飘荡荡,就到了洞庭君山。到洞庭君山一看这座山风景非常秀美,他就生起了喜爱之心,一有喜爱,神识就留在那个地方了。所以文昌帝君说:“我上没有国君对我的管制,下没有六亲眷属的骨肉之累,超然物外,其乐何穷。”这就是指中阴身阶段,他没有一种挂碍,人很轻松,离开了身体的牢狱桎梏,飘荡在那种过程中,忽然见到两个仙童从天而下,从天而下就奉上帝的命,要文昌帝君做洞庭君山的神——做山神,主宰君山,兼带管洞庭水的治理工作。
他本来想去西方,一念恋著这个山景,就做了这个山的山神了。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妇女,哭泣而来,来祭祀这个洞庭君山的山神,一边祭祀,一边祝祷,说自己的丈夫不幸,得罪了君王。就是周厉王,周厉王是西周后期一位天子,很残暴,而且不能听反面的意见,谁诽谤他,他就要惩处。这个妇女的丈夫就是一个谏官,以他的忠心来劝勉,周厉王听了不高兴,就把他流放。死在南方荒蛮之地,离家乡有万里之遥,棺材都难以回老家。她就痛念堂上有父母双亲,自己又怀孕了——“身怀六甲”。
“如果山川神灵——有山川神灵的话呢,希望明察我的丈夫,这个以忠心耿耿反而服了这样的流放之罪,客死他方;怜念我的公公婆婆晚年没有依靠,希望诞生一个男孩子,来延续张氏——张家的香火。如果这个祈求能够如愿的话,纵然弃命,就是自己的生命终结,也不会有遗憾。”就是非常悲伤地、恳切地哀求要一个儿子。那么文昌帝君在云间哪——在天上云中听到这些,也就非常地悲伤。悲伤呢,就涕泪纵流啊,就是又流眼泪,又流鼻涕——这个“从出”。从这个“涕泗从出”这里有括号,这就表明当时文昌帝君还不是算天人,还只是属于神道;如果是天人,他就不会有眼泪、鼻涕。
这个天人讲临终有五衰相现:只是说天上的那种天冠花枯萎了;再就是身上的天衣被污秽了,就是脏了;身上呢,有臭味了;腋下有汗出来了;再就是坐自己的天座就不愿意坐了,就会离开本座,还有这些天女会离开。这些属于天人的五衰现象,说明他的天福享尽要轮回。那么现在帝君有涕泪,那属于在神道里面。在神道里面,他一听这些,忽然他的神识就堕到这个妇女的怀抱里面,这就是坐胎了,坐胎一下子就昏迷呀,“懵然无觉”。懵然无觉也不知道多长时间,忽然听到有人的语言说:“是男孩、是男孩。”哦,这时候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在浴盆里面,已经投生做了个男孩子,生到这个世间上来了——出生了。这叫“情动入胎”。
这里有一个按语,你看这个在生死轮回的大海里面,你只要有一念的情上的耽恋、染著,马上就堕落。他就从神道堕落到人道里面,本来他是想去西方,结果一念的染著洞庭君山,作山神去了。所以,我们就看到这个净土法门的重要性:如果说我们想去西方极乐世界,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去,我们可能走到中途就去不了了 ——途中值得我们染著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就去不了;所以阿弥陀佛很慈悲,知道靠我们的力量去不了,所以他发了一个大愿叫 “临终接引愿”,当你临命终时候,阿弥陀佛亲自拿着莲台来接引我们,这样,我们的神识到莲台当中,一闭合给你封住了,弹指之间就到西方极乐世界了。你看,这是非常稳妥的方法。所以自古以来,除非是大修行人能够不昧、都会迷失自己的真性。文昌帝君还是宿世善根深厚闻到佛道,本来他是前往西方,就一念恋著洞庭君山的山水,就被这个地方粘住了。纵然他并没有发愿要做这个山的神灵,但是他也不知不觉地堕到血食的神里面:你作为这山神,作为河神,大家都会用猪啊,羊啊,牛啊,来祭祀,你就吃众生的肉了。
那么文昌帝君当时作山神的时候,他心里是怜悯这个张家妇女的祈祷,这是一种仁爱之心,是一个善念。但是这个善念,殊不知马上就作为这妇女的儿子了。你看这个因缘关系,所以这个情执所注的地方,马上就堕到这个妇女的怀里了,直到见到身体在这个浴盆里面。你已经投生坐在浴盆里面,你这时候再想跳出来,那是不可能了。那么文昌帝君到这个时候,还是这样的一个样子,更何况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人呢?所以了生脱死是非常不容易的。你看他这个时候是闻到佛法,要向往寂灭之乐的人,能够修行很长时间的人,结果一念的耽著成了山神,再一念的所谓的善念,成了这个妇女的儿子。所以隔阴之迷,隔胎之昏,那就进入轮回里面层次又低了,非常可怕。
前一篇:为什么说不要求人天福报?
后一篇:念佛法要(净空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