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物质不过是快速振动的量子!

(2020-03-17 10:14:52)
标签:

念佛即多善根福德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

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物质不过是快速振动的量子!https://06.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229/20171229172429_67bdcc4fe0c698a7b1ff928d747f9ee5_1.jpeg

普朗克量子常数--神秘的宇宙精灵

爱因斯坦的老师、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博士,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感叹道: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物质不过是快速振动的量子!

https://06.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229/20171229172429_67bdcc4fe0c698a7b1ff928d747f9ee5_2.jpeg

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人眼能看得到的东西等等。用“顶天立地”来形容人类的处境是最恰当不过了。人同时存在于两种不同的世界,头上顶着高层次的灵性世界,脚下踏着物质化的实体世界,人既有肉体也是灵体。灵性和肉体并非毫不相干,因为物质即能量,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区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

https://06.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229/20171229172429_67bdcc4fe0c698a7b1ff928d747f9ee5_3.jpeg

    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

    关于物质即能量(energy,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气”或是物理学上的“振动”),源自古埃及和希腊的“秘传哲理”谈到宇宙七个原理的“振动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振动。”

而东方圣贤,如佛陀,也在3000年前指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动组成。近代的科学也印证了能量和物质间的关系,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的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

https://06.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229/20171229172429_67bdcc4fe0c698a7b1ff928d747f9ee5_4.jpeg

然而,由于人类受限于感官所能触及的三维空间及线性的时间观念,误把实体的、有边界的物质,与连续的、波动的能量场视为两种不同的东西,前者以牛顿的古典动力学(classical dynamics)为代表,而后者以马克斯威尔(James C. Maxwell)的古典电动力学(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为代表,两者成为19世纪末古典物理学达到巅峰的两大支柱。

https://06.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229/20171229172429_67bdcc4fe0c698a7b1ff928d747f9ee5_5.jpeg

可是,当科学家再往最微细的次原子领域探索,或向最广阔的宇宙苍穹深究时,却发现在人类感官经验所不及的境地,物质与能量的本质其实是合而为一的。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及相对论,也彻底颠覆了古典物理机械式的时空观。最著名的就是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的E=hv(E是能量,h是一个量子常数,v是振动的频率),当一个事物常数不变的情况下,振动频率越高,它的能量越强。

大卫·霍金斯的“能量级别论”

我们之所以认为“物质和能量”或“肉体和灵体”截然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二元(两极)化思考模式。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几乎都是来自知识和逻辑,而知识和逻辑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为语言的基础,这种模式使得人类变成二元化的产物,有着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有“对”自然有“错”,有“好”更是有“坏”,有“快乐”当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对立面。

https://06.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229/20171229172429_67bdcc4fe0c698a7b1ff928d747f9ee5_7.jpeg

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Dr. David R.Hawkins)的“能量级别论”研究告诉我们,善的能量级别高,恶的能量级别就低。如下表:

1.开悟正觉:700~1000

2.安详平和:600

3.宁静喜悦:540

4.爱与崇敬:500

5.理性明智:400

6.宽容原谅:350

7.希望乐观:310

8.淡定信赖:250

9.勇气肯定:200

10.骄傲轻蔑:175

11.愤怒仇恨:150

12.渴望欲望:125

13.恐惧焦虑:100

14.忧伤懊悔: 75

15.冷漠绝望: 50

16.罪恶谴责: 30

17.羞愧耻辱: 20

低于10的人,亚健康、慢性病或者病重

接近0级的人,频临死亡。

所以,古人云“生命在于运动” ,这句话无论在“内静外动(体育)”还是“外静内动(禅定)”,都是正确的。

打个比方,物质和能量像是处于一渐层连续体(continuum)的两极,一极为黑,一极为白,介于两极之间是灰色,而这具有黑白两极特色的灰色,包含着从偏白的灰色渐次发展到偏黑的灰色,这现象正如“秘传哲理”中“两极原理”(Principle of Polarity)所说的:“一切成双,一切皆有两极,一切皆有对立面,相似和相异是一样的,相反的东西其本质也是一样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极端的状况会彼此相遇,所有真理不过是半真理,所有的矛盾也许互相调和。”。

https://06.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229/20171229172429_67bdcc4fe0c698a7b1ff928d747f9ee5_8.jpeg

因此,人的灵体和肉体是同一件事,同属一渐层连续体的两端,正如是与非、善与恶、快乐与痛苦本质并无不同,分别只在于能量振动有所差异。

如果以灵学和疗愈学来说,能量振动频率高而且精细的能量,是属于高层次的自性本体;当振动频率降低时,产生的物质就愈粗重(比如人的肉体),肉体在人类的四个次元中是频率最低的。

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灵体?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有灵体的存在,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一般而言,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位于前面所谈的连续体的末端,和另一端无形灵性世界相较,这个物质世界比重大、振动低,因此肉体的察觉力非常有限。

人类经由眼、耳、鼻、舌、身来感觉。每一种感官,都可以察觉到高高低低不同的频率。

例如人的耳朵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最高可达到每秒20000赫兹、最低可听到每秒16赫兹。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某一个范围内的频率,例如当振动频率在500~536兆赫之间时,眼睛就会看到黄色。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红橙黄绿蓝靛紫,紫色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颜色的极限。其实,在紫色之上还有振动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在红色之下也有振动频率更低的红外线,但因为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超过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范围,所以我们看不见。电磁波频谱从交流电的几十赫兹到伽马射线的大于3×1019赫兹,范围非常之大,而人眼可见的光波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

我们察觉不到的事物,难道就表示它不存在吗?事实上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存在我们的四周。上面所谈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它不但存在,而且还渗透到人类的肉体之中。在肉体或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振动频率更高的广大世界。如果我们调整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就可以突破限制,接受到广大世界中的信息,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体或物质世界的层次中。

世上所有的东西,不论是固体、气体或是液体,不论是有形或无形,都是一种能量的表现。而能量是不灭的,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也是经过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等人所印证过的事实。

然而,科学家还印证了另一事实,那就是“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可以从振频低的一极转换成连续体上振频高的另一极,这一事实对人类来说可是个大好消息,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的能量。

正基于这个观点;UFO专家提出大胆设想,以前认为在外星的ufo生物其实可能生活在地球上,只不过他们生活在高频率空间中,我们的肉眼所见频率是看不到这个空间的。

这让我想起清华大学有门课程,关于“物质、能量、信息”,揭示了宇宙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传统养生学经常提到“人有三宝精、气、神”,刚好对应了物质(精)、能量(气)、信息(神)。这难道是巧合吗?结合《道德经》延伸,物质(阳)、能量(?)、信息(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炁以为和”。“一”是什么?“炁”又是什么?人的肉眼看得到信息吗?看得到能量吗?

量子之父问道古圣先贤

当有人问你,哪位是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你会肯定的回答:爱因斯坦!

爱因斯最伟大的成就:《相对论》190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核心内容源于爱因斯坦两个伟大的实验:

一个尺缩效应;一个钟慢效应。

尺缩效应:尺子的长度在三维空间相对不变,而在超越三维空间的速度下运行,速度越快尺子会越缩短。当速度越接近光速,尺子的质量接近于0(佛家称为“空”),揭示宇宙中空间的相对性;

钟曼效应:钟表的时间在三维空间相对不变,而在超越三维空间的速度下运行,速度越快钟表会走得越慢。当速度越接近光速,钟表的时间趋于停止(佛家称为“定”)。揭示宇宙中时间的相对性。

不可思议吧!那是因为你的的思维模式没有超越三维空间的世界观,但是,爱因斯坦和释迦牟尼佛做到了!

再看看科学家在显微镜发现了什么吧!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纳米-夸克……”

最终发现的物质,竟然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这种物质被称为“夸克”--世界上最小的物质或者类物质,或者根本不存在,不对!“有”或者“无”,阴和阳,色或空,干脆叫“0”?

https://06.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229/20171229172429_67bdcc4fe0c698a7b1ff928d747f9ee5_9.jpeg

《道德经》“有,万物之母,无,天地之始”。“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炁以为和”。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亦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正像科学家发现的“夸克”,这种物质既简单又神秘--超级震撼了人类!

谈到夸克的特性,更是奇妙无比:

1、其中有两种夸克--中微子和光子,在绝对静止状态下,它质量是0,它一动要么是+、要么是-,所以,科学家发现的“夸克”几乎同时出现一正一负的“对夸克”。这不禁让我想起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二是指阴阳,三应该是五行(因为元素周期表里面的元素几乎都可以按“金木水火土”分类了),“三生万物”可以理解为这五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的组合就形成了宇宙万物啊!那么“一”是什么呢?没错,当然就是指“0”!还记得佛祖说过“四大皆空”吗?还记得六组说“本来无一物”吗?紧接着--

https://06.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229/20171229172429_67bdcc4fe0c698a7b1ff928d747f9ee5_10.jpeg

2、它的寿命 ∞(无穷大)。难怪古圣先贤、历朝历代的修行者都在“禅”“定”修炼悟道,以求长生久世,其实是都想得到这个∞(无量寿),因为“一定成功”!不“定”当然就难成功!顺便提一下:质量为0的东东正是无量光!“无量光”“无量寿”合起来正是佛家唱号“阿弥陀佛”,道家称的“无量寿佛”,这些咒语神秘莫测,世间几个人能明白啊!0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表示“空间”;∞不生不灭无始无终,表示“时间”;空间为“宇”,时间为“宙”,怪不得古往今来那些修道者果真很长寿啊!我恍然大悟--原来古圣先贤(内求法)和现代科学家(外求法)都是在忙活探求“宇宙”真相呢。

   这是末学从爱因斯坦相对论里悟道点儿感想,距离“宇宙真相”差距甚远。仅供朋友们参考吧。

让我们把思维进一步扩展一下,如果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的话,那里面的粒子是不是就相当于宇宙当中的星球啊,一定是的,那粒子上面会不会有生命呢?可能就有生命存在。这可不是我思路广,释迦牟尼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学说。

“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对三千大千世界了如指掌,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有三十三个界定范围,而生命则以十种不同的形式和等级遍及于三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在华藏世界内有十种不可说佛刹微尘香水海,无极无尽。有无数个像西方极乐世界的星体,并且仔细详尽地解说那里的情况。

https://06.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229/20171229172429_67bdcc4fe0c698a7b1ff928d747f9ee5_13.jpeg

他告诉人们地球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庵摩罗果,这是2000多年以后才被科学家证实的啊!他讲我们的身体就是由这若干极微缘聚构成,他还讲了一粒沙里还有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一粒沙子就像一个宇宙一样,里面也含藏像我们这样的智慧生命,有星球,也有山川河流。他还说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生命 ……”

如果人类未发现显微镜,恐怕到现在还认为佛陀是在讲迷信了!听起来很玄哪!可是如果看看这些照片,我觉得这也并不玄,一切皆有可能。所有的科学定律都只能在特定的时空中成立,它们多数从一开始就注定会遭到修正甚至否定的命运。释迦牟尼佛观察宇宙就像一个视力正常的人观察大象一样,而科学的方法则是一群盲人在摸象,他们研究的成果绝不是大象的全体和真实。

佛陀教我们要“但求本,不愁末”。他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方便,长说短说、横说竖说,并非是想告诉我们大象鼻子有多长,尾巴多少毛这类技术的问题,而是教我们这群盲人睁开眼睛而已!

如此看来,我们的肉眼真的很局限,让我们只看到表象,看到假象,而看不到真相。我们的“看不见就不相信”的观念是不在理,得转变一下了!!!

现代物理科学研究者也应知,要找到组成物质的最细结构(如量子级别物质),只能是徒费心机,或者“如是说”而已,因物质只是一种幻相,它没有常而有质碍的最细尘粒,若在虚幻的现象界中寻找,将会离真相越来越远,永远也不可能穷尽其微,只有转而研究人的内心(如禅定态),宇宙物质之迷才有解开之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