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百衲本(注音版)下
出 则 弟14
兄 道 友 弟 道 恭 兄 弟 睦 孝 在 中 财 物 轻 怨 何 生 言 语 忍 忿 自 泯
或 饮 食 或 坐 走 长 者 先 幼 者 后 长 呼 人 即 代 叫 人 不 在 己 即 到
称 尊 长 勿 呼 名 对 尊 长 勿 见15 能 路 遇 长 疾 趋 揖 长 无 言 退 恭 立
骑 下 马 乘 下 车16 过 犹 待 百 步 余 长 者 立 幼 勿 坐 长 者 坐 命 乃 坐
尊 长 前 声 要 低 低 不 闻 却 非 宜 进 必 趋 退 必 迟 问 起 对 视 勿 移
事 诸 父 如 事 父 事 诸 兄 如 事 兄
谨
朝 起 早 夜 眠 迟 老 易 至 惜17 此 时 晨 必 盥 兼 漱 口 便 溺 回 辄 净 手
冠 必 正 纽 必 结 袜 与 履 俱 紧 切 置 冠 服 有 定 位 勿 乱 顿 致 污 秽
衣 贵 洁 不 贵 华 上 循 分 下 称18 家 对 饮 食 勿 拣 择 食 适 可 勿 过 则
年 方 少 勿 饮 酒 饮 酒 醉 最 为 丑 步 从19 容 立 端 正 揖 深 圆 拜 恭 敬
勿 践 阈 勿 跛20 倚 勿 箕 踞 勿 摇 髀21 缓 揭 帘 勿 有 声 宽 转 弯 勿 触 棱
执 虚 器 如 执 盈 入 虚 室 如 有 人 事 勿 忙 忙 多 错 勿 畏 难 勿 轻 略
斗 闹 场 绝 勿 近 邪 僻 事 绝 勿 问 将 入 门 问 孰 存 将 上 堂 声 必 扬
人 问 谁 对 以 名 吾 与 我 不 分 明 用 人 物 须 明 求 倘 不 问 即 为 偷
借 人 物 及 时 还 后 有 急 借 不 难
信
凡 出 言 信 为 先 诈 与 妄 奚 可 焉 话 说 多 不 如 少 惟 其 是 勿 佞 巧
奸 巧 语 秽 污 词 市 井 气 切 戒 之 见 未 真 勿 轻 言 知 未 的22 勿 轻 传
事 非 宜 勿 轻 诺 苟 轻 诺 进 退 错 凡 道 字 重 且 舒 勿 急 疾 勿 模 糊
彼 说 长 此 说 短 不 关 己 莫 闲 管 见 人 善 即 思 齐 纵 去 远 以 渐 跻
见 人 恶 即 内 省 有 则 改 无 加 警 唯 德 学 唯 才 艺 不 如 人 当 自 砺23
若 衣 服 若 饮 食 不 如 人 勿 生 戚 闻 过 怒 闻 誉 乐 损 友 来 益 友 却
闻 誉 恐 闻 过 欣 直 谅 士 渐 相 亲 无 心 非 名 为 错 有 心 非 名 为 恶
过 能 改 归 于 无 倘 掩 饰 增 一 辜
【《弟子规(百衲本)》注释】
14“出则弟”的“弟”读tì,通“悌”。(同注1)
15“勿见能”的“见”读xiàn,通“现”,不读jiàn。
16“乘下车”的“车”读chē,古音为“jū”。
17“惜此时”的“惜”读“xī”(统读)。
18“下称家”的“称”读chèn,是相当、适合、符合之意。《荀子·富国》:“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
19“步从容”的“从”读cóng(统读)。
20“勿跛倚”的“跛”读bì,跛(bì)为偏。《礼记·曲礼》:“游毋倨,立毋跛。”跛倚,即偏倚,即偏倚,立不正。《礼记·礼器》:“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注:“偏任为跛,依物为倚。”疏:“有司倦怠,故皆偏跛斜依于物。”(《辞源》2993页)
读跛(bǒ)者,指瘸,应辨正。
21“勿摇髀”的“髀”读bì,《说文解字》:“髀,股也。”即大腿。
22“知未的”的“的”读dí,不读dì。
的(dì),箭靶的中心,引申为目的、目标。
的(dí),意为确实、实在、明确。如“的耗”指确实的消息,“的当”指确实恰当,“的一确二”指“一是一,二是二”。(《辞源》2176页)
23“当自砺”的“砺”读lì,意为磨砺。
泛 爱 众
凡 是 人 皆 须 爱 天 同 覆 地 同 载 行24 高 者 名 自 高 人 所 重 非 貌 高
才 大 者 望 自 大 人 所 服 非 言 大 己 有 能 勿 自 私 人 所 能 勿 轻 訾25
勿 谄 富 勿 骄 贫 勿 厌 故 勿 喜 新 人 不 闲 勿 事 搅 人 不 安 勿 话 扰
人 有 短 切 莫 揭 人 有 私 切 莫 说 道 人 善 即 是 善 人 知 之 愈 思 勉
扬 人 恶 即 是 恶 疾 之 甚 祸 且 作 善 相 劝 德 皆 建 过 不 规 道 两 亏
凡 取 与 贵 分 晓 与 宜 多 取 宜 少 将 加 人 先 问 己 己 不 欲 即 速 已
恩 欲 报 怨 欲 忘 报 怨 短 报 恩 长 待 婢 仆 身 贵 端 虽 贵 端 慈 而 宽
势 服 人 心 不 然 理 服 人 方 无 言
亲 仁
同 是 人 类 不 齐 流 俗 众 仁 者 希 果 仁 者 人 多 畏 言 不 讳 色 不 媚
能 亲 仁 无 限 好 德 日 进 过 日 少 不 亲 仁 无 限 害 小 人 进 百 事 坏
余 力 学 文
不 力 行 但 学 文 长 浮 华 成 何 人 但 力 行 不 学 文 任 己 见 昧 理 真
读 书 法 有 三 到 心 眼 口 信 皆 要 方 读 此 勿 慕 彼 此 未 终 彼 勿 起
宽 为 限 紧 用 功 工 夫 到 滞 塞 通 心 有 疑 随 札 记 就 人 问 求 确 义
房 室 清 墙 壁 净 几 案 洁 笔 砚 正 墨 磨 偏 心 不 端 字 不 敬 心 先 病
列 典 籍 有 定 处 读 看 毕 还 原 处 虽 有 急 卷 束 齐 有 缺 坏 就 补 之
非 圣 书 屏 勿 视 敝 聪 明 坏 心 志 勿 自 暴 勿 自 弃 圣 与 贤 可 驯26 致
【《弟子规(百衲本)》注释】
24“行高者”的“行”读xíng(旧读xìng),意为德行、品行。
25“勿轻訾”的“訾”读zǐ,意为诋毁、怨恨、厌恶。《礼记·曲礼》:“不苟訾。”(《辞源》2893页)不读zī,若读訾(zī),则意为计量、资财、恣意、放纵等,于此大谬矣。
26“可驯致”的“驯”读xùn(统读)。
“驯致”,逐渐达到。《易经·坤》:“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辞源》3452页)
【说明】:
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说明二:“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调不受此限)。”
加载中,请稍候......